老人抑鬱症前期的症狀有哪些

  現在很多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其中最大原因是缺少關愛,沒家人陪同說話。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老人抑鬱症前期的症狀,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人抑鬱症前期的症狀

  1、抑鬱心境程度不同,可從輕度心境不佳到憂傷、悲觀、絕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沒意思,高興不起來,鬱鬱寡歡,度日如年,痛苦難熬,不能自撥。有些病人也可出現焦慮、易激動、緊張不安。

  2、喪失興趣是抑鬱病人常見症狀之一。喪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熱忱和樂趣,對任何事都興趣索然。體驗不出天倫之樂,對既往愛好不屑一顧,常閉門獨居,疏遠親友,迴避社交。病人常主訴“沒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興不起來了”。

  3、精力喪失,疲乏無力,洗漱、著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洩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4、自我評價過低:病人往往過分貶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極和否定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現在、過去和將來,這也不行,那也不對,把自己說得一無是處,前途一片黑暗。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5.病人呈顯著、持續、普遍抑鬱狀態,注意力困難、記憶力減退、腦子遲鈍、思路閉塞、行動遲緩,但有些病人則表現為不安、焦慮、緊張和激越。

  5、消極悲觀:內心十分痛苦、悲觀、絕望,感到生活是負擔,不值得留戀,以死求解脫,可產生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

  6、軀體或生物學症狀:抑鬱病人常有食慾減退、體重減輕、睡眠障礙、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晝夜波動等生物學症狀,很常見,但並非每例都出現。

  7、食慾減退、體重減輕:多數病人都有食慾不振,胃納差症狀,美味佳餚不再具有誘惑力,病人不思茶飯或食之無味,常伴有體重減輕。

  老人抑鬱症的治療原則

  1、加強心理疏導

  為了更好地度過晚年,避免孤獨、寂寞,老人儘可能和兒女們住在一起。如因條件所限不能住在一起,兒女們要常常看望老人。

  另一方面,老年人也應體貼兒女,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此外,多參加一些社會工作和娛樂活動,把晚年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這樣不僅增加了生活樂趣,還能保持智力不衰。

  2、長晒太陽強身健體

  冬季氣溫低,天氣陰冷,老年人最易發生抑鬱症。這與他們大腦垂體中松果體激素分泌失調,導致生物鐘節律變化有關。

  3、堅持藥物治療

  治療老年抑鬱症的抗抑鬱藥種類很多,如三環類多慮平、阿米替林以及四環類麥普林等等。但這些抗抑鬱藥必須由醫師根據病人的情況選用,患者應按醫囑服用,不可隨意增減藥量。

  老年抑鬱症患者就應該到戶外多走走,鍛鍊鍛鍊身體。若不方便也可以利用室內燈光照射,這些方法都可以明顯改善老年人的抑鬱症狀。

  老人抑鬱症治療期間的禁忌

  1、缺乏耐心

  臨床資料表明,輕型抑鬱症經過科學合理治療,大約在2周左右可使情緒低落和乏力等症狀得到明顯改善,睡眠和食慾方面也有所改善,但並不意味著已基本“好了”,這只是一種初期治療結果。此時不可隨意停藥,否則會引起病情反反覆覆或使病情逐漸加重,增加日後治療難度。隨意停藥還可能引起停藥綜合徵的發生,增加患者痛苦,對健康更為不利。有關專家指出,輕型抑鬱症的治療亦應當堅持在一年以上。

  所以,患者要保持平穩心態,既不要過於悲觀失望又不要盲目樂觀,正確看待治療效果,具有信心和耐心以堅持長期科學合理治療。

  2、單純依賴於藥物

  在抑鬱症的治療中,藥物發揮著重要而積極的作用,是治療不可缺少的關鍵措施。但是患者決不可單純依靠藥物而忽視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調理。針對抑鬱症的治療措施應當是綜合性的,包括生活、心理和藥物的共同作用,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生活具有規律性,按時作息、進餐,安排好運動、娛樂時間,避免整天呆在家中將自己“封閉”起來。調節心態,使生活充滿情趣,既增強治病信心又提高生活質量。

  3、對抗抑鬱藥的顧慮過多

  在一般人的潛意識中認為凡屬精神疾病用藥都有很大副作用,用多了會“傷害腦子”。因而有些老年人對抗抑鬱藥使用也顧慮甚多,以為是輕型抑鬱症最好不用藥,要用也最好是偶爾用用,不可多用,更不可長期服藥。這是一種誤識。老年患者應當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絡,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抗抑鬱藥,堅持足夠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