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沒有上進心怎麼辦

  編者按:孩子是多樣性的,孩子對於未來的期待也是多樣性的。在成功學大行其道的今天,是不是人人都必須成功?到底什麼是成功?成功的標準是一刀切整齊劃一的嗎?

  今天,我們小號的特約作者,文筆出眾又個性鮮明的“誰和誰的咖啡”,將與我們分享她對於培養孩子和所謂成功的理解……

  昨天,和另一位媽媽聊天,她說她最近很苦惱,不知道如何才能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她就是希望孩子能顯得追求上進一些,哪怕孩子願意和同學攀比一下成績也行,可孩子總是那麼自甘恬淡,不願和別人攀比。

  無獨有偶,在和她聊天之前,我自己也剛剛和自己的兒子開展過一場討論,主題是“你願意做普通人還是願意做有成就的人”。聽起來這個討論似乎有點搞笑,我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卻還心心念著要求兒子成為有成就的人。

  兒子說:“我想做個普通人,不想做個有成就的人。”

  我問:“為什麼?”

  兒子說:“因為普通人的快樂也不一定就少,有成就的人快樂也不一定就多。我們要活在當下。”

  這是一個十一歲孩子對生活的分析,雖然不盡完善,雖然缺乏實踐的支撐,但我卻覺得,這就是百花齊放中的一朵別緻的小花!

  中國的父母大多望子成龍,覺得孩子有上進心,才能出人頭地,才能光宗耀祖。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獲得成功呢?

  以下是美國成功勵志大師拿破崙•希爾有關成功人士的十七條定律:

  1、積極的心態***PMA黃金定律***

  2、明確的目標

  3、多走些路

  4、正確的思考

  5、高度的自制力

  6、培養領導才能

  7、建立自信心

  8、迷人的個性

  9、創新致勝

  10、充滿熱誠

  11、專心致志

  12、富有合作精神

  13、正確看待失敗

  14、永葆進取

  15、合理安排時間和金錢

  16、保持身心健康

  17、養成良好的習慣

  看到這十七條,想必各位家長已暗暗為自己和孩子對號入座一番了。這些條件有些是先天因素,有些是後天養成,但無論如何,想全部達到對多數人來說都是不大可能的,包括你我。也就是說,我們大部分人不具備成為成功人士的先天及後天條件,雖然我們很渴望成功。當然,還有一些“沒有上進心”的人***其實不在少數***並不那麼強烈地渴望大眾所定義的那種成功。我們所說的沒有上進心的孩子就在此列。

  關於孩子沒有上進心,家長沒有不著急的,但作為一個“沒有上進心”的孩子的家長,我想談一下我的拙見:

  一、孩子真的沒有上進心嗎?

  首先談一下我對上進心的理解。所謂上進心,大概可理解為積極進取之心,是一種對優秀、對成功極度渴望的心態,具體表現為勇於向前,不甘落後。舉個通俗的例子:孩子這次考了90分,下次想努力考到100分;現在是科長,今後要努力當上處長;今年賺了50萬,明年爭取賺到100萬……努力考高分、努力當官、努力掙錢等一系列可以通過物質載體呈現的種種奮發向上的心理和行為,均被我們視為有上進心的表現。

  可是,現實生活中,並非人人如此,也許我們恰恰“碰上”一個沒有上進心的孩子。可孩子真的如我們所說就沒有上進心嗎?否!人都向往真善美,都想往更加美好的生活和境遇,但這種嚮往難免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

  比如先天因素。先天沒有那麼強大的基因,或沒有頂尖的大腦,或沒有強健的體魄,或沒有靈活的肢體……例如我,上學的時候從沒想過去考什麼清華北大,因為我對自己的實力足夠了解,知道那是遙不可及的幻想。我考上了一所提前錄取的院校,雖然不是清華北大,但我很知足。所以我認為:不想考清華北大的學生,不一定不是好學生;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也不一定不是好士兵。如果是草籽,好好澆灌,必定能長成一片綠茵;如果是樹種,用心栽培,一定能長成參天大樹。只是,草籽沒有樹種那樣的目標,樹種也沒有草籽那樣的志向。

  同理,孩子的上進心也是根據自身情況而來的。對於一個普通的孩子,小小的成績足以讓他充滿喜悅;對於一個尖子生,不考第一誓不罷休。我們為什麼不能和孩子一起小小地喜悅一下卻只盼著那個最大的驚喜呢?我們的孩子不是沒有上進心,而是他的定位和大人的定位不同罷了。

  再比如外部因素。家長是孩子模仿的第一物件,有些家長自己不讀書、不學習,進家就是摳手機,張嘴就是滿口牢騷,卻還要求孩子要有上進心,這不是天方夜譚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都不努力不上進,憑什麼要求孩子呢?

  央視《開門大吉》有一期的嘉賓是鄭亞旗,他是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談到自己的父親時,說父親對自己的影響最深刻的不是小學畢業就自編教材讓他在家念私塾,也不是十八歲就把他趕出家門創業,而是從他記事起,每天早晨一睜眼,看到的永遠是鄭淵潔趴在桌前寫著小說。父親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不僅給家裡帶來了經濟上的改善,還深深地激勵了兒子。提起“鄭淵潔”三個字,兒子眼前浮現地就是他伏案工作地場景。

  家庭對孩子影響巨大,父母首先需要自我審視!

  二、接納孩子是個獨立個體,尊重他的特質。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我們夫妻倆都是某某大學畢業……我們從小都很有上進心……我們小時候考試比誰差了回家就會哭……但我們的孩子怎麼就沒上進心……考了90分還笑得出來,什麼時候也沒考過100……

  打住打住!快別提你那些老黃曆了。你從小那麼要強,那麼學霸,怎麼不去和人家馬雲比啊!孩子都沒拿你和馬雲比,你就別拿孩子和別人比來比去了,這樣真的不是一種正常的思維!

  作為家長,首先應該接受的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不同於任何人,即便你是他的生身父母,他也只可能和你有30%——70%的相似度,其他的部分,早在孃胎時他就自己做主了。更何況你這個八九十年代的所謂“學霸”,未必能做出現在一個小學生的全部數學題。所以,別再以“學霸”自居,你已經out了,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吧。

  孩子就是孩子,永遠不是任何人的複製貼上,是原創,更是創新。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接納他的一切才是最好的愛。沒有接納就沒有好的教養。有時看著兒子,感覺他既不完全像我,也不完全像他的爸爸,突然會有一種很神奇的感覺。相信每個孩子都是上天對我們的恩賜。

  其次,請尊重孩子的付出,給他理解。澳大利亞著名婚姻問題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在《養育男孩》一書中曾經寫道,現代社會對孩子的要求遠比幾十年前高得多。以前,走進大學幾乎就能和體面的工作掛鉤,人生意味著大功告成。而現在,走進大學才剛剛是人生的開始,一切都還未知。書中採訪到的很多家長也表示,自己雖然是大學畢業,但依照自己以前的程度,放到現在無論如何是考不上大學的。

  忽略城鄉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因素,以城市小學生為例,即便他們只是按部就班毫不上進地完成基本學習目標,任務量也已經是我們小學時的數倍。我們還好意思說他們不上進?更何況,為了萬惡的小升初,我們的孩子還不得不去上更難的培訓班。家長,你小學下午四點放學,四點半寫完作業就拍屁股去玩了;你兒子四點放學,培訓班上到八點,寫作業寫到十點,日復一日。換成小時候的你,早哭死N回了吧。記住,他也是個孩子,而他早就比你有毅力、比你上進了!

  三、身正言傳,正確引導。

  孩子沒有上進心,確切地說應該是上進心不強,並不意味著無可救藥,家長可理解但不可聽之任之。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還是老生常談——身教言傳。都說現在家長難當,我們必須承認,連孩子都這麼難當的時代,家長難當是正常的;連孩子都在負重前行,我們更應該做好表率。正因為難,才有挑戰性;正因為有挑戰性,才是對我們進取精神的一種考驗和歷練。不是希望孩子有上進心嗎?自己先上進,做個好家長。這裡我想提幾點建議:

  ***一***做個愛笑的家長。

  笑可以令人愉悅。不僅能愉悅自己,也能愉悅家人。畢竟家是個讓人能感到溫暖的地方,誰都不欠我們的,我們又何必皺起眉頭給人看呢?

  笑是一種能力。和朋友一起K歌的時候,大家最愛唱的就是《笑紅塵》。人生生老病死,匆匆過客,學不會快樂,空活百年。

  笑代表著樂觀。一顆樂觀向上的心能讓我們應對一切艱難困苦。林清玄曾送給朋友一幅字,上面寫著“常想一二”,意思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要常常去想那一兩件令人開心的事。我們是否也應該常想一二,笑對人生呢?

  笑為家庭營造歡樂融洽、積極向上的氛圍,孩子一定也會充滿正能量,自然差不到哪兒去。

  ***二***做個愛書的家長。

  說起看書,我最最應該感謝的是我的兒子。自從兒子出生後,總感覺無論是育兒還是生活,遇到了很多挑戰和難以應對的問題。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向書請教,對書呈現出了從未有過的如飢似渴。以前是要我讀,現在是我要讀,因為面對孩子這樣一個每天都在不斷變化的個體,方方面面的情況層出不窮,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又什麼都想知道。

  隨著兒子的漸漸長大,又陪他許多童書。現在的兒童讀物圖文並茂,製作精美,讓人愛不釋手。而且,我終於能夠讀懂童書了!其中蘊含的愛和哲理是我小的時候無法體會的。

  讀書,讓人以最便捷的方式吸收作者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思想精華;讀書,讓人看到了另一個精彩的世界,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思考生活;讀書,讓人知道很多,又讓人覺得自己知道得遠遠不夠……讀書,讓你和你和孩子慢慢地進步。在這樣一個急功近利的時代,一切講求速成,但養孩子一定不要怕慢,尊重他的規律,他就定會健康成長。

  ***三***做個愛美的家長。

  網路上曾流行過這樣一句話:“沒人有義務必須通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我不是鼓勵大家去整容,我們這代人是能不整就不整的一代,再說迄今為止我還沒見到過一個真正有礙觀瞻的人。但我們完全可以在人到中年不再完美的情況下,減緩自己的墮落速度。少吃兩口,多走兩步,瘦身又健康。出門整理一下發型,畫個淡妝,美麗又精神。而且,我相信愛美的人更善於發現美。

  說一段有關我兒子的故事。一年前是他愛吃、貪玩、體型爆炸的一年,不知道為什麼我這個習慣性節制的媽媽多年來竟沒有同化掉他。直到有一天,讓他彭于晏由小胖墩兒變男神的勵志故事後,他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原來他也可以像彭于晏那樣。於是他開始打籃球、跑步,並有意識地不再總吃零食。半年後,走在大街上,開始有同學的家長認不出他,也開始有家長追著他問:“怎麼瘦的?怎麼瘦的?”他滿足地笑了。今天他跟我說:“放假了,作業還這麼多,讓人減肥都沒空。明天上午我要跑步!”家長們,你們能說這樣一個愛美的孩子沒有上進心?自願放棄美食對成年人來說有多難,對孩子來說就有更加的難;躺在沙發上打遊戲有多舒服,到跑步機上跑步就有多不舒服。不要以為只有追求好成績才叫上進心,只有挑燈夜讀才叫有毅力。這已經不是一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時代了。

  用你愛美的心,用你善於發現美的眼睛,發現孩子的優點吧。人人都有上進心,家長要做的是引領孩子發現他方方面面的優勢,因材施教,揚長避短,鼓勵他,支援他,讓他覺得:“其實我也可以了不起!”

  作者:誰和誰的咖啡

  公眾號: 爸鼻馬迷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