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斗門有什麼好去處

  珠海假期外出遊玩去哪裡好?來斗門就夠你玩的了!珠海本地寶教你如何玩轉斗門各大景點!詳情請看下文!

  

  珠海斗門有很多玩的好去處,不僅適合週末休閒度假,想要好好觀光遊玩一番也很適合。

  蓮江村

  江村村位於斗門區蓮洲鎮蓮溪片中心,常住戶371戶,人口1138人;耕地面積2331畝,其中水稻200畝,魚塘1055.68畝,水果440畝,花卉450畝,作物178.69畝。村“兩委”幹部3人,後備幹部2人,黨員39人,2005年村集體入39萬,增長5.4%;人均收入5173元,增加780元,增長17.7%。

  蓮江村在2005年被斗門區人民政府受於“文明生態第一村”的稱號,並通過了省文明生態村驗收領導小組的驗收。其主要特點是:

  1、地理優勢比較明顯,臨近江珠高速出***,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交通方便,土地肥沃,無汙染工廠,適宜發展無公害蔬菜種植和發展生態旅遊農業,村“兩委”班子團結,村風民風純樸,村幹部和黨員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

  2、生態文明建設好,積極爭取各級的支援。加大生態文明村建設力度。近幾年,共投入資金27萬元,進行了“三治”、“六改”和“五化”工作,極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基本做到道路硬化,村道亮化,庭園***山坡***綠化,衛生淨化,環境美化。

  3、生態環境質量較好,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無出現汙染,森林覆蓋率高、無工業汙染、病蟲害綜合防治好。是一個真正的原生態文明示範村。

  電話:5595678

  地址:蓮洲鎮蓮江村

  交通:可從井岸乘坐401路車到蓮江村車站下車

  燈籠沙水鄉

  燈籠沙水鄉坐落於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東北面,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這裡的河鮮、海鮮和貝殼類十分豐富。每家前面是路,廚房後面是河,家家戶戶門前有埠頭,有小船或小艇。河是燈籠沙水鄉的路,船是燈籠沙水鄉的車。

  燈籠沙水鄉的水上巡遊表演以及水上捕魚、鹹水歌對唱、水上婚嫁等節目,更為燈籠沙增添了水鄉特色。

  地址: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燈籠村

  電話:***0756***5228075

  六鄉水松林

  斗門區白蕉鎮六鄉水松林位於斗門區西北面,磨刀門水道中間,距堤岸200米左右,白蕉鎮竹洲村附近。地處亞熱帶,年均氣溫約20—30℃,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六鄉水松林是亞洲最大的水松林,佔地24.3公傾***面積約360畝***,種有70000多棵水松樹。水鬆蒼翠挺拔,隔水登高遠眺,只看見綠蔥蔥的一片,水天一色,深綠的水松林尤如海上綠舟,宛如陸上翡翠。這是一片在沖積沙島上生長的,由清一色水松樹組成的森林,綠蔥蔥一大片,令人歎為觀止。

  喜愛大自然的遊客,可坐上小船,環繞其一週,遇上潮水上漲,人們還把小船劃入樹叢中去觀賞在水松林內生活的各種鳥類和螃蟹***蟛蜞***,以及在其棲息的各種蝴蝶。六鄉水松林是斗門區的一塊寶貴資源,她不僅是一塊難得的溼地,一個天然大氧吧,對旅遊業來說,便是一方未開墾的處女地。

  交通:從珠海市乘609或601路車到斗門車站,再轉乘井岸至白蕉六鄉竹洲班車到竹洲落車再往前約2公里即到。

  黃楊山金臺寺

  黃楊山風景幽雅,登高遠眺,一覽無遺珠江平原。這裡有宋元古戰場遺址,加上歷代高人隱土的履痕苔蹤,山上文物古蹟俯拾皆是,還有珠海十大風景區黃楊山金臺寺。

  金臺寺***舊址***在黃楊山第二峰即北峰中腰。南宋末年,宦官趙時縱、鄧光薦、龔行卿三人為避元亂在此建“金臺精舍”隱居。清乾隆年間立寺並擴建。寺門有一對聯“金身永在”、“臺鏡常明”;橫匾刻:“金臺寺”。1992年金臺寺得到了港澳同胞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佛教弟子的熱心支援,在黃楊山北峰之下即豬乸山的105.3米處重建金臺寺,寺面向三山一水,左有青龍山,右有白虎山,前有供養山,三山圍著黃保水庫,從對面縱目,宛若向寺門供奉一盤牲畜祭品。經過十多年的建設,由當初是一片荒山坡,如今建設成為初具規模的宗教聖地。現已建成了大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鐘鼓樓、僧房、客房、齊堂以及其它配套建築設施約7000多平方米。寺主體三廂:中座為大雄寶殿;東廂供奉南宋三遺像;後座為二層的魁星閣和藏經閣。周圍環境秀麗,山水夾流。

  金臺寺風景秀麗迷人,雲行霧合,不僅是賢士大人遊宴之地,也是當今娛樂旅遊的聖地。1998年8月金臺寺入選《中國佛教2000年》大型紀念書冊;同年12月在廣東省800多家開放寺院中,被評為文明寺院;2001年4月入選國家文化部編纂的大型中英文宣傳畫冊《中國邊疆文化》;同年6月被選為珠海市十佳風景區之一;2002年在廣東省5000多家宗教活動場所中榮獲廣東省民族宗教事務局頒發的宗教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先進集體;同年,又在廣東省1000多家開放寺院中,再次獲得文明寺院獎。連續三年在黃楊金臺寺舉辦了三屆水陸大法會,到會的有海內外諸山長老、大德高僧百餘人,國內外信眾8000多人蔘加。這是“護國利民,祈福消災萬緣水法大會”,祈三寶慈蔭龍天降臨,護佑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民安樂。如今,金臺寺已是一個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每逢佛誕及習俗節日,山上游人如鯽,寺內香客如潮。

  交通:乘香洲609路車或乘拱北601路車到斗門總站轉乘609路車或402路車;到斗門八甲加油站落車

  南門綠漪祠

  綠漪祠,就從南門村談起。該村從明朝永樂年間立村至今近600年,現在總人口5000多人,八成五以上人口是宋太祖趙匡胤之弟趙匡美的後人,俗稱魏王派。南門村是一條古老的鄉村,處處是價值連成的瑰寶:有坐落在村中的古建築群五祖祠;有兩條分別縱橫南門村古色古香的石板街;有建於清末年間的磚木混合的民宅……。在眾多古蹟中,“綠漪祠”最為矚目,它始建於1454年,清代乾隆年間曾修復過。

  這些古代建築博物館頗具民間藝術特色,保留了原有明清年間的古建築:碩大的蠔殼牆、青磚牆、龍舟屋脊、擱檀式樑架、綠色琉璃瓦簷、壁畫、木雕、石雕等裝飾。它有著濃郁的民族特徵,鮮明的地域色彩,而且代代相傳,經久不衰。綠漪堂是自然、古樸的中國民間特色城鎮村落,定會讓你陶醉其中,樂而忘返。

  綠漪祠堂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是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一個值得開發的旅遊景點。

  交通:乘香洲609路車或乘拱北601路車到斗門總站轉乘609路車或402路車;到斗門鎮車站落車

  斗門古街

  斗門鎮這個古街,有異國風情的味道。經過,考究,得知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斗門墟中心建起了有多間布匹店,百貨商店,還有藥堂,米鋪十多間、錢莊四間等幾十間商鋪之外,還有天主教堂,基督教福音堂。清朝異國風情古街,全長500多米,當時斗門鎮常有船隻來往。每逢農曆二、五、八日是墟日,商旅非常非常熱鬧,農副產品購銷兩旺。如今古街古蹟隨處可見,但一片冷清,稀疏的幾家店鋪大門開啟,其它的不是關門就是破落,至今惜未開發成為一個很好的旅遊點,讓遊客回到這條異國古街購買東西。

  交通:乘香洲609路車或乘拱北601路車到斗門總站轉乘609路車或402路車;到斗門區斗門鎮斗門墟中心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