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鹹臘八粥的做法是什麼

  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你知道河南鹹臘八粥的做法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河南鹹臘八粥的做法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河南鹹臘八粥的做法

  【鹹臘八粥的做法一】

  1、先將米淘淨,放入砂鍋裡,加水後用小火煲。若無砂鍋用普通鐵鍋、鋁鍋也可代替。水不可加太少,以漫過鍋的十分之六、七為準。

  2、將牛肉餡放入鍋裡,待開鍋後撇去泡沫。肉餡儘量選用較瘦的牛肉餡。

  3、將蝦仁洗淨放入鍋內。

  4、將事先泡發好的香菇切成約3毫米小丁,再將泡好的木耳切碎一同倒入鍋內。

  5、把胡蘿蔔切成約3毫米的小丁,放入鍋內。胡蘿蔔應選用小一點的,嫩一點的,中間不能有硬芯。

  6、15分鐘後,將薰幹也切成3毫米的小丁,放入鍋內。

  7、10分鐘後,將青筍切成3毫米的小丁,放入鍋內。

  8、期間應經常攪動粥,避免粘鍋。視其情況也可再加些水***因為放了這麼多東西后,粥會變得很稠,當然如果你喜歡喝較稠的粥的話***。

  9、30分鐘後,加少許精鹽後即可出鍋。

  【鹹臘八粥做法二】

  鮮鹹臘八粥

  原料:大米、山藥、栗子、銀杏、香菇、胡蘿蔔、青豆、開洋、火腿、薑絲、料酒、鹽、胡椒粉。

  做法:

  1、大米淘洗乾淨,開洋用料酒泡發,火腿、香菇切丁,胡蘿蔔、山藥去皮切丁;

  2、 鍋裡放入大米、栗子、銀杏、開洋、火腿丁、薑絲,加入足量清水;

  3、 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30-40分鐘;

  4、 加入山藥、香菇、胡蘿蔔丁繼續熬煮約20分鐘至粥粘稠;

  5、 加入青豆,調入適量鹽和白胡椒粉即可。

  北方臘八節的習俗

  泡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曆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製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最講究的京津臘八粥

  在北京,臘八節時喝的臘八粥的食材絕對不僅僅是8種,而是不下20種,通常摻在白米里的有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葡萄、白果、青絲、玫瑰、紅豆、花生……品種齊全。除此以外,這臘八粥講究的還不止是食材,還有這做粥的工序,通常是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泡果、剝皮、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經過這樣精心的選材和熬製,這臘八粥想不誘人都難了。

  安徽黔縣不吃粥吃豆腐

  可別以為只有西北用臘八面代替臘八粥是新奇,在安徽黔縣卻盛產著一種風味小吃,那就是“臘八豆腐”,每年的臘八節前後,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晒制豆腐。先用上等小黃豆作成豆腐,並切成圓形或方形的塊狀,然後抹上鹽水,在上部中間挖一小洞,放入適量鹽水,置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晒,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也漸晒乾,這種自然晒制而成的豆腐就被稱作“臘八豆腐”。“臘八豆腐”平時用草繩懸掛在通風處晾著,吃時摘取,不僅僅是臘八時候的美味,也是黔縣人們招待貴賓的美味佳餚。

  在山東 “孔府食制”中,規定“臘八粥”分兩種

  一種是用意米仁、桂圓、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裡還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種形狀的水果,是為點綴。這種粥專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種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給孔府裡當差們喝的。

  福州臘八節食俗

  州的傳統臘八粥有個有趣的特色:在粥上放個由幾種果子做成的小獅子,取避邪之義。

  福州市民間藝術家說,臘八節的來源有不少傳說,有的是佛教故事,有的是民間故事,還有一個說法是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傳說朱元璋小時給地主放牛,飢餓難當,發現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類和穀物,煮粥食用。後來他當了皇帝,想起那頓粥,就命人用各種糧食熬了一鍋糖粥,宴請群臣。後百官爭相效仿,傳入民間。因朱元璋當天吃糖粥的日子是臘月初八,這種粥便被命名為“臘八粥”。

  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繁多,但主要食材離不開各類穀物和果子,有慶祝豐年之意。過去福州人一般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製作臘八粥,細細燉上一夜,次日清晨,臘八粥就熬成了。

  有的人家會先將果子雕刻成各種形狀,最有意思的是做“果獅”。脆棗剔核烤乾後做獅身,半個核桃仁做獅頭,桃仁做獅腳,杏仁做獅子尾巴,然後用糖漿把各部分黏在一起,放在粥面上。如果碗麵大,還可以擺雙獅,取“避邪吉祥”之義。在大寺院裡,還有見到用棗泥、豆沙、山楂等帶顏色的食品捏成八仙、羅漢、壽星公等小造型。

  臘八粥熬好後,當天清晨先敬神祭祖,然後贈送親友鄰居,中午前送出。最後全家人分食,要剩下一點兒,取“年年有餘”的兆頭。在數九寒冬,喝一碗熱氣騰騰、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驅寒暖胃,對人體健康也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