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故事新編有感

  《故事新編》內容光怪陸離,天馬行空。讀者讀完後,都寫了什麼讀後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魯迅先生寫的《故事新編》,在他寫的所有小說,雜文中,絕對是一個另類。在我看來,如果單看這八篇故事,事先不知是誰寫的,我絕對猜不出是魯迅寫的。橫眉的一字胡先生不再板著臉,講起了好玩的故事。

  八篇小說全是對歷史或神話的改編,妙筆生花,再加上魯迅的冷幽默,讀起來一點也不吃力,放在床頭,是一本很好的睡前讀物。

  最喜歡的一篇小說是起死。莊子在路上游玩,見到一具白骨,便發善心,招來大司命***能復活死人的神***,復活了那具白骨,是個精壯的漢子,赤身裸體。漢子說他拿著禮品去探親戚,路上遇見了強盜,被悶了一棍,便暈了,醒來後,卻發現自己的衣服不見了東西也不見蹤影。便向莊子討要東西,莊子問他是哪個時候的人,漢子說他去探親時紂王正要修建鹿臺,莊子一聽,說,我幫不了你,離現在有好幾百年呢,況且兄臺,你已經死了,不是睡著了。漢子認為莊子在騙他,死活不讓他走。莊子沒辦法,想把大司命招來,再把漢子變成白骨一具,大司命卻再也招不來了。後來走過來一名巡警,莊子趁機跑了,留下漢子和巡警在那裡糾纏。

  這篇小說是用話劇的形式講述的,我讀時一直在想誰能演那個赤身裸體的漢子。

  篇二

  魯迅先生寫的《故事新編》是被我一口氣看完,剛看完我就無法抑制對魯迅先生的敬佩之情,也奇怪裡面情節的光怪陸離、天馬行空及對人物的刻畫,在讀的時候,也無時無刻不被先生書中的幽默及灑脫所感動。

  《故事新編》作為一本是在之前的神話故事,及史實記載的基礎上創造而來的,其創新性定是難以突破的。但先生卻成功的將《故事新編》轉型了,並還擁有了自己的固有形象。無論是《鑄劍》還是《理水》,其中無論是從故事性,還是寫作文筆上都是完美的,最主要的是,先生還把它變成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記得裡面有一篇《鑄劍》,原先神話裡面講的是眉間尺聽母講殺父之仇,並犧牲自己為父報仇的故事。從他幾次在沒有任何的準備下,就敢刺殺楚王,就可以知道他是個有勇無謀之人。但還好有俠士宴之敖的幫助,在最後三頭廝殺的結果下,眉間尺終於要了楚王的命為父報仇。結局看似完美,但是裡面的宴之敖又是誰,他又為什麼願意放棄自己的生命來幫助眉間尺。如果沒有宴之敖的幫助,在幾次刺殺為果的情況下眉間尺會不會就會“沒堅持”了……

  事實上,每次看完先生的書,都需要慢慢回味,甚至還要多次返回去多看幾遍,因為先生書中的用詞犀利、精到。文中內容晦暗難解,總是讓人忍不住再回頭看看。就像上文提到的《鑄劍》,一開始是被它的情節緊湊、跌宕起伏所吸引,接下來就是為看後產生的無數疑問……

  篇三

  形式上看,很適合做劇本,像後來的現代戲了。或許是魯迅心中一個劇本的源頭。但起死只是個片段,無頭無尾。

  理水,開頭的諷刺是一個格調,後來禹的出場是另一個格調。前面活潑些,是雜文的小說化。後面自然些,是歷史的小說化。結構上看,不算完整。但前半部分荒誕些,後半部分意象好。

  出關、采薇,這兩篇我最喜華。采薇比出關更有小說感,采薇寫的細膩,出關寫的有氣勢一些,采薇在意象上略差,但在敘事上更好。

  鑄劍是很世俗化的,也很成熟的小說,近於武俠,但更像是莎士比亞。狼像是小丑。

  奔月的結構最薄弱,意象最世俗。

  故事新編不是一個時期寫的,感覺雖然出發點是一致的大氣,但是寫法上有很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