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遊攻略大全
新加坡,匯聚了現代與傳統的風格特色,融合東西文化之精粹。它是典型的城市國家,以“花園城市”著稱。新加坡面積雖小,其城市文化確實世界領先。我們一起學習新加坡的文化吧。
概述
新加坡共和國,通稱新加坡,別稱獅城。作為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新加坡有時會被人戲稱為“小紅點”,但他的國際地位絕對不容小覷。新加坡居住環境堪稱世界前列,到處都能看到花園,摩天大樓林立,是名副其實的國際都市。新加坡以“和而不同”獨樹一幟,這正符合他們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如果想要有更加深刻的旅行體驗,不妨與這裡的本地人多接觸一下,新加坡人都非常友善。
島上有各種歷史古蹟和紀念碑來供人們訪古懷舊,而牛車水、小印度以及甘榜格南等文化區也是來到新加坡的人必須體驗的旅程之一;市區擁有眾多的高階購物中心、餐飲與娛樂勝地,這裡繁華喧鬧,令熱愛購物的您流連忘返;而這裡形形色色的美食——無論日夜,總是誘惑著人們的味蕾,從中華美食、娘惹菜餚、馬來風味到印度大餐,甚至各國融合的新派佳餚,無論是來自亞洲的旅客還是來自其他各國的友人,在這裡幾乎都能滿足你的味蕾。
新加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而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這裡的各類設施也十分完善,多元化的融合造就了這裡獨特的文化背景,當然,還有各種名勝古蹟及世界領先的娛樂場所,使她成為了商業和休閒的理想之地。想要了解新加坡的美,僅靠幾天的遊覽是完全不夠的,這裡除了有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娛樂設施,新加坡這個多民族文化並且結合了東西方文化的多元文化魅力,只能憑著你對這裡滿滿的深入瞭解而細細體會了。
新加坡的歷史、文化、民風、購物以及美食都無時不刻不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而其實這裡還藏有更多的驚喜,正待你一一發掘。
歷史
雖然有關新加坡最早的歷史記錄,因年代久遠而難以追溯,但公元三世紀的中國史料曾將其描述為“蒲羅中”,意為“半島末端的島嶼”。到了公元 1298-99 年,首批移民落戶此處,並將城市命名為淡馬錫 ***Temasek***,爪哇語意為“水鎮”。
獅子城
新加坡這個名稱是由“新加普拉”***Singapura***衍生而來,“新加普拉”意為“獅子城”。相傳13世紀時,一位蘇門答臘王子在第一次踏上新加坡島遊歷時,看到一隻很像老虎的野獸,它“行動敏捷而美麗,豔紅的身軀,漆黑的頭”。有人認為,這很可能就是頭獅子,於是王子就把新加坡島叫做獅子城。
自由港
公元1811年新加坡再次被發現,一百名馬來人在其首領田緬剛的帶領下,來此地落戶。8年後,英國的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岸登陸,他認為雖然當地海盜猖獗,但新加坡仍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海外貿易據點。 其後的一百多年,在英國治理下,新加坡成為重要的轉口港,負責印度至中國以及東南亞間之貿易往來,進使該地成為主要的海港城市。 自由貿易政策吸引了亞洲各地的移民來此工作,改善其生活水平,新加坡逐漸成為亞洲人理想中的天堂。
共和國
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歷了黑暗的日佔時期,二戰勝利後,新加坡人決定脫離英國的統治邁向自治。在1959年新加坡人的願望順利達成,推舉李光耀出任新加坡第一任總理。1963年新加坡和馬來亞、北婆羅州***今沙巴***、沙撈越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此聯邦由馬來亞總理東古-拉赫曼提議籌組。合併後,新加坡開始和馬來西亞聯邦中央政府發生矛盾,其治國方針大相徑庭。聯邦只維持了兩年的時間,在1965年新加坡宣佈正式成為獨立的新加坡共和國。如今的新加坡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和改革,不僅成為了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亞洲的工商業、金融業中心之一,而且新加坡的旅遊業也蒸蒸日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投資商和世界各國的遊客。
文化
新加坡的人口由華人、馬來人、印度裔、歐亞裔組成,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是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和英語。出於國際都市的定位,英語是新加坡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也是政府公函、商務往來採用的語言。新加坡的文化豐富多彩,有歐亞文化、馬來文化、印度文化、華人文化和土生華人文化,這些文化都通過建築、飲食、服飾、風俗習慣等展現出來。比如政府大廈***City Hall***地區,有不少殖民時期英國人建的教堂、酒店、俱樂部;小印度***Little India***地區充斥著咖哩和辣椒的味道,有印度寺廟、印度餐廳、香料店、紗麗店、寶萊塢音像店;牛車水***Chinatown***地區有中餐館、中藥行、中式廟宇,連地鐵站都裝飾著中文書法作品;馬來人聚居的甘榜格南***Kampong Glam***地區,擁有金碧輝煌的回教建築、中東情調的裝飾品和可口精緻的美食。說到土生華人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土生華人***Peranakan***。土生華人是明朝時期隨鄭和船隊來到馬六甲地區的中國人和當地人結婚所生的後代,男性稱為峇峇***Baba***,女性稱為娘惹***Nyonya***。土生華人的語言綜合了中國福建方言與馬來語,他們的文化也是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和馬來族文化。土生華人色彩斑斕的服飾、飲食都很惹人喜愛,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空姐就是身穿娘惹服裝,腳著嵌珠拖鞋。
環境
新加坡不僅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是東南亞中南半島的一個城邦島國。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西馬來西亞相隔,並以新柔長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樑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新加坡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獨立以來,大規模的填海已經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積,相等於130平方公里。
宗教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移民社會,也因此彙集了世界上多種宗教。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占人口的83%。佛教為新加坡第一大宗教,其他宗教依人口多寡分別為基督教、無宗教信仰、伊斯蘭教、道教和印度教。佛家與道教的信徒多為華人,具有馬來或巴基斯坦血統的民眾基本為穆斯林,另外也有一部分印度血統的穆斯林,印度教則基本上是印度族裔。除以上主要宗教外,還有錫克教、猶太教、拜火教。
小貼士:
新加坡有13%的馬來人,他們都信奉伊斯蘭教,所以在馬來餐廳,餐館或者回教堂時,請尊重伊斯蘭教的習俗,如果跟馬來人同桌吃飯,儘量不要在他們面前吃豬肉。
民族
華族
華族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大約佔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因此,華族文化在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都佔據著突出地位,從語言和食物到娛樂和節日,莫不如是。大多數華族來自中國的福建和廣東等南方各省。來自閩南語和潮州話方言區的華族人數最多,其次是來自粵語區、海南話方言區和其他少數方言區的華族。儘管他們的傳統文化已經與其他本地種族的文化互相融合,並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但歡度春節這一傳統卻始終未曾改變;熱鬧的慶祝活動也讓人銘記身為華族的意義。
歐亞族
生活在新加坡的歐亞族人雖然人數少,但影響力深遠,是展現東西方在這裡融匯共生的一個鮮活的縮影。歐亞族人融合了歐洲人和亞洲人的血統,自從十九世紀初就開始在新加坡生活。大多數新加坡歐亞族人的歐洲祖先是葡萄牙人、荷蘭人或英國人,而他們的亞洲祖先則是中國人、馬來人或印度人。目前新加坡大約有 1 萬 5000 到 3 萬名歐亞族人,佔總人口的比例不到 1%。儘管如此,歐亞族人在新加坡的媒體和娛樂行業發揮著突出作用。
印度族
印度族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而且新加坡的印度族是海外印度族人數最多的族群之一。自 1819 年英國人在新加坡定居以來,許多印度族人從印度南部來到這裡。今天,這裡約有 60% 的印度族居民都是淡米爾人的後代。新加坡一半以上的印度族裔居民都信奉興都教。這裡的印度族節日多姿多彩、歡快活潑。屠妖節***或稱萬燈節***是印度族的主要節日,而在大寶森節,信徒們會穿刺自己的身體以示淨化自身心靈,這是一種極具震撼的慶祝畫面。
馬來族
在最早來到新加坡的定居者中,馬來族是第二大族群。因此,他們的文化也影響了後來到達這裡的其他族群。他們的傳統美食以椰漿飯***用椰漿和香蘭葉烹煮的香米飯***和馬來撈麵***以辣味肉汁調味的黃色麵條***等獨具特色,深受本地人的喜愛,是新加坡著名的招牌街邊美食。
土生華人
土生華人的美食風格受到馬來飲食的影響,口感辛辣是其特色。土生華人展現出該地區多元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土生華人是指華族或印度族男性與當地馬來族或印尼女性聯姻而產生的後代,土生華人遍佈東南亞各地。許多早期的土生華人都是貿易商和零售商,而其他一些人則從事房地產、貨運和銀行業。儘管許多海峽僑生逐漸融入到更廣大的華族社群中,但他們仍然保持著獨特的文化特徵,最顯著的就是他們的飲食和傳統服飾。娘惹菜得名於製作食物的土生華人女性,以融合濃郁的馬來風味和印尼風味為特色,多使用香料和椰奶。
旅遊季節
新加坡是個典型的熱帶國家,位於赤道附近,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可以說這裡只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全年都很溫暖,年平均溫度在23-33℃之間,但這裡的降水較多,時常會有陣雨及雷雨,不過下雨的時間不長而且雨後會非常清新涼爽。新加坡沒有颱風,晝夜溫差較小,因此全年都很適合旅遊。
旱季***3月到10月***:這時的新加坡氣候溫暖,陽光普照。4、5月份可以欣賞百花盛開,7、8月可以去聖淘沙走走,欣賞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耐人尋味的人文景緻。10月屠妖節熱鬧非凡,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和伊斯蘭教徒們一起慶祝。新加坡雖然沒有明顯四季,但是6、7、8月的新加坡溫度也會比較高,所以怕熱的遊客可以避開這三個月出行。
雨季***11月到次年2月***:基本上每天都會下雨,通常是下午的雷陣雨。北半球的很多地方已經白雪皚皚,而新加坡卻彷彿被定格在了夏天,平均氣溫仍然高達 24、25度上下。這時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聖誕節了,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去聖安德烈教堂接受聖誕祝福。
小貼士:新加坡當地的紫外線指數很高,所以出門時要注意做好防晒準備,塗一些防晒霜,及時地補充水分也十分必要。而在雨季時,則要每天攜帶雨傘。
最佳出遊時間
四季皆宜,只是6、7、8月相對較熱,11月到次年2月是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