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談判禮儀及禁忌事項

  談判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談判是指除正式場合下的談判外,一切協商、交涉、商量、磋商等等,都可以看做談判。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澳大利亞的談判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澳大利亞的談判禮儀

  一、澳大利亞談判準備

  商務談判之前首先要確定談判人員,與對方談判代表的身份、職務要相當。

  談判代表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談判前應整理好自己的儀容儀表,穿著要整潔正式、莊重。男士應刮淨鬍鬚,穿西服必須打領帶。女士穿著不宜太性感,不宜穿細高跟鞋,應化淡妝。

  佈置好談判會場,採用長方形或橢圓形的談判桌,門右手座位或對面座位為尊,應讓給客方。

  談判前應對談判主題、內容、議程作好充分準備,制定好計劃、目標及談判策略。

  二、澳大利亞談判之初

  談判之初,談判雙方接觸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言談舉止要儘可能創造出友好、輕鬆的良好談判氣氛。作自我介紹時要自然大方,不可露傲慢之意。被介紹到的人應起立一下微笑示意,可以禮貌地道:"幸會"、"請多關照"之類。詢問對方要客氣,如"請教尊姓大名"等。如有名片,要雙手接遞。介紹完畢,可選擇雙方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談。稍作寒暄,以溝通感情,創造溫和氣氛。

  談判之初的姿態動作也對把握談判氣氛起著重大作用,應目光注視對方時,目光應停留於對方雙眼至前額的三角區域正方,這樣使對方感到被關注,覺得你誠懇嚴肅。手心衝上比衝下好,手勢自然,不宜亂打手勢,以免造成輕浮之感。切忌雙臂在胸前交叉,那樣顯得十分傲慢無禮。

  談判之初的重要任務是摸清對方的底細,因此要認真聽對方談話,細心觀察對方舉止表情,並適當給予迴應,這樣既可瞭解對方意圖,又可表現出尊重與禮貌。

  三、澳大利亞談判之中

  這是談判的實質性階段,主要是報價、查詢、磋商、解決矛盾、處理冷場。

  報價——要明確無誤,恪守信用,不欺矇對方。在談判中報價不得變換不定,對方一旦接受價格,即不再更改。

  查詢——事先要準備好有關問題,選擇氣氛和諧時提出,態度要開誠佈公。切忌氣氛比較冷淡或緊張時查詢,言辭不可過激或追問不休,以免引起對方反感甚至惱怒。但對原則性問題應當力爭不讓。對方回答查問時不宜隨意打斷,答完時要向解答者表示謝意。

  磋商——討價還價事關雙方利益,容易因情急而失禮,因此更要注意保持風度,應心平氣和,求大同,容許存小異。發言措詞應文明禮貌。

  解決矛盾——要就事論事,保持耐心、冷靜,不可因發生矛盾就怒氣衝衝,甚至進行人身攻擊或侮辱對方。

  處理冷場——此時主方要靈活處理,可以暫時轉移話題,稍作鬆弛。如果確實已無話可說,則應當機立斷,暫時中止談判,稍作休息後再重新進行。主方要主動提出話題,不要讓冷場持續過長。

  四、澳大利亞談後簽約

  簽約儀式上,雙方參加談判的全體人員都要出席,共同進入會場,相互致意握手,一起入座。雙方都應設有助籤人員,分立在各自一方代表簽約人外側,其餘人排列站立在各自一方代表身後。

  助籤人員要協助簽字人員開啟文字,用手指明簽字位置。雙方代表各在己方的文字上簽字,然後由助籤人員互相交換,代表再在對方文字上簽字。

  簽字完畢後,雙方應同時起立,交換文字,並相互握手,祝賀合作成功。其他隨行人員則應該以熱烈的掌聲表示喜悅和祝賀。

  澳大利亞商務禮儀及禁忌

  禮節禮儀

  澳大利亞人與朋友偶會於途中或相逢在其他場合,只習慣輕聲地說個“哈羅”的“哈”字,有時乾脆連“哈”字也不講,向你擠一下左眼,就算向你打招呼了。與賓客相見時,總喜歡熱烈握手,彼此以名相稱。

  一般禮儀

  在亞太地區的所有國家中,澳大利亞可能是西方人,特別是美國人,感覺最安樂舒適的地方。

  大多數澳大利亞人,不論其地位多高,都很平易近人,肯定會真誠而專注地傾聽你的意見。他們討厭任何仗地位來擺架子的作風。

  在澳大利亞,體力勞動比在美國受到較高的尊重。

  澳大利亞人在提供服務或接受個人服務時極為隨便——出租汽車的司機接待單身男乘客時歡迎他坐在自己旁邊。

  儘管澳大利亞人在穿著方面常比他們同等地位的英國人較為隨便,但是在形式和禮節上卻與英國人一樣重視,不過遵循的“規則”不同。

  在澳大利亞必須注意不亂擲東西,因為他們希望來訪的客人尊重澳大利亞人高標準的整潔要求。他們大多數人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傾向於高度重視集體的努力。

  稱謂與問候

  人們喜歡緊緊地握手並以名字相稱。男人往往把他們的朋友親密地喚作mate***夥計***。

  約會與準則

  事先約會是必要的,人們高度重視準時赴約。

  款待與饋贈

  應邀去吃中飯或晚飯時,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或一瓶酒是受歡迎的。告別時必須對主人的款待表示感謝。

  澳大利亞有些土著居民,握手方式有兩人中指相互勾住,而不是全指掌相握。

  澳大利亞土著人還有一種嚼骨告別的禮俗。每當親朋好友之間彼此告別,即要在口中放一根骨頭,並用牙齒使勁地咬嚼它,使它發出“格格”的聲音,人們以此來互相珍重,盼望重逢。

  澳大利亞人最喜愛袋鼠。他們認為袋鼠是澳洲古大陸最早的主人;他們還喜歡用各種金屬製成形狀不同的袋鼠紀念章等物品。他們偏愛素有“籬笆樹”之稱的金合歡花。人們視它為大洋洲的象徵,並尊之為國花。他們喜歡琴鳥,愛其貌美,鳴聲宛轉,善於模仿,並將其譽為國鳥。

  信仰忌諱

  澳大利亞人大多信奉新教和羅馬天主教,此外還有東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

  在澳大利亞,即使是很友好地向人眨眼***尤其是婦女***,也會被認為是極不禮貌的行為。他們對兔子特別忌諱。認為兔子是一種不吉祥的動物,人們看到它都會感到倒黴,因為這預示著厄運將要臨頭。他們對“13”數很討厭。認為“13”會給人們帶動不幸和災難。他們忌諱“自謙”的客套語言。認為這是虛偽和無能或看不起人的表現。

  澳大利亞人在飲食上不吃辣味;個別人也不吃酸味。伊斯蘭教徒恪守教規,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製品。

  飲食習慣

  澳大利亞國內居民95%為英國移民的後裔。因此生活及飲食習慣基本與英國人相似,但他們對魚類的菜餚顯得比英國人更愛吃,對中餐他們倍加喜愛。在餐具使用上,一般都以刀叉取食用餐。

  澳大利亞墨爾本市人十分喜愛野餐。通常人們的野餐,是以烤肉當作一項重要內容。

  澳大利亞一些島嶼上的人,把粘土視為美味佳餚。他們招待遠方來客的最好食物就是各色粘土。這也是他們尊敬客人的一種表示。澳大利亞土著人嗜好嚼豬籠草。因為豬籠草是當地的一種含麻醉劑的食物,每當他們友好往來或舉行聚會之時,都以此來互相款待共同咀嚼。他們還有食“蜜蟻”昆蟲的習慣。食用時,用手捏住它的頭部,然後直接拿嘴將其腹中的“蜜汁”吮吸而食。

  澳大利亞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餚的色彩,菜品要量少質精。

  ②口味 一般不喜太鹹,愛甜酸味。

  ③主食 樂於吃麵食,特別愛吃中國風味的清湯餃子。

  ④副食 愛吃雞、鴨、鴿、魚、海鮮品、牛肉、豬肉、蛋類等;也喜歡豆芽菜、西紅柿、黃瓜、生菜、菜花等新鮮蔬菜;調料愛用番茄醬油、味精、鹽、醬油、蔥、姜、胡椒粉等。

  ⑤製法 對煎、炒、炸、烤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 對中國的淮揚菜、浙菜、滬菜、京菜推崇。

  ⑦菜譜 很欣賞冷盤鹹魚、火腿、炸大蝦、煎牛裡脊、北京烤鴨、煎豬肝、油爆蝦、烤雞、黃油菜花、烤魚、番茄牛肉、炒裡脊丁、脆皮雞、炒鴿脯、糖醋魚、炒什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喜歡喝啤酒和葡萄酒;對飲料中的咖啡很感興趣,也愛喝紅茶和香片花茶。

  ⑨果品 對水果中的荔枝、蘋果、枇杷、葡萄、西瓜、梨都很愛吃;乾果喜歡花生米等。

  
澳大利亞的談判禮儀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