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握手禮儀
握手是一種禮儀,但人與人之間、團體之間、國家之間的交往都賦予這個動作豐富的內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握手的標準方式
行至距握手物件1米處,雙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傾,伸出右手,四指併攏,拇指張開與對方相握,握手時用力適度,上下稍晃動3、4次,隨即鬆開手,恢復原狀。與人握手,神態要專注、熱情、友好、自然,面含笑容,目視對方雙眼,同時向對方問候。
握手的手位
***一***單手相握:手掌與地面垂直、四指併攏、指尖稍稍朝下。
***二***雙手相握:適用於親朋古舊之間。
***三***男士握位:整個手掌。
***四***女士握位:食指位。
握手的先後順序
男女之間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後才能握手,如女方不伸手,無握手之意,方可用點頭或鞠躬致意;賓主之間,主人應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歡迎;長幼之間,年幼的要等年長的先伸手;上下級之間,下級要等上級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時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別人握完後再伸手。握手時精神要集中,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握手時不要看著第三者,更不能東張西望,這都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軍人戴軍帽與對方握手時,應先行舉手禮,然後再握手。
握手的力度
握手時為了表示熱情友好,應當稍許用力,但以不握痛對方的手為限度。在一般情況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與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緊,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婦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握手時間的長短
握手時間的長短可根據握手雙方親密程度靈活掌握。初次見面者,一般應控制在3秒鐘以內,切忌握住異性的手久久不鬆開。即使握同性的手,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對方欲罷不能。但時間過短,會被人認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握手的場合
場合一:頒獎。
場合二:見面或告別。
場合三:表示祝賀慰問。
場合四:表示尊重對方。
不必握手的場合
場合一:對方負傷、負重。
場合二:對方忙於其他事。
場合三:對方與自己距離較遠。
場合四:對方所處環境不適合握手。
握手的禁忌
不要在握手時戴著手套或戴著墨鏡,另一隻手也不能放在口袋裡。只有女士在社交場合可以戴著薄紗手套與人握手。
握手時不宜髮長篇大論,點頭哈腰,過分客套,這隻會讓對方不自在,不舒服。
與基督教徒交往時,要避免交叉握手。這種形狀類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被視為不吉利。
與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與他人握手,因為他們認為左手是不潔的。
除長者或女士,坐著與人握手是不禮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握手還含有感謝、慰問、祝賀或相互鼓勵的表示。
握手的由來
國際重大會議上,“握手”禮增進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握手”是人際交往的一件法寶。
可是,誰也不會想到,“握手”這件在當今世界人際交往中發揮著很大作用且暢通無阻的“法寶”,在古代的中國卻是非常耐人尋味的。眾所周知,中國古人常用的見面禮儀是“作揖”,即兩人相見,抱拳拱手,躬身施禮,更為隆重的見面禮儀便是跪拜乃至磕頭。而“握手”卻與喪葬有關。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握手在古代是個不吉利動作。
史載,早在先秦時期的喪葬禮俗中,就有“握手”一稱,它是指用黑色帶子系在死者手臂上的物品。這種喪葬風俗不僅被世襲,還得以發揚光大。據《新唐書·禮樂志》和《大明會典·喪禮》等古籍都記述了喪葬中“握手”的規定。古人舉行殯殮儀式時,要往死者嘴裡放錢幣、穀物等,以示要有吃有花的,所放之物稱為“含”;往死者耳朵填塞棉球,以示之充耳不聞陰間鬼哭狼嚎,此填充之棉球稱“充耳”;而要死者手中拿著玉或者其他物品,以示不能讓死者兩手空空前往另一個世界,此物則被稱為“握手”。直到晚清,“握手”依然被用作喪葬禮儀。晚清李伯元在小說《文明小史》中描述晚清官員跟義大利地質專家初次見面的情景,用的是“拉手”而非“握手”;晚清非常著名的《官場現形記》寫清廷有些官員巴結洋人時用的也是“拉手”。於是,有人推斷,古代中國人見面沒有“握手”這種禮儀,現代流行的握手禮儀是近代從西方傳入的。
然而,如果要這樣一根筋地理解古代中國的“握手”,卻又曲解了古代“握手”。因為古代典籍中還有關於“握手”的另一種記載,很快就顛覆了你的分析和想象。成語“握手言歡”中“握手”的含義,跟現代流行的握手禮儀所要表達的意思是幾乎一致的。而這個成語就是源自於一個歷史事實。《後漢書·李通傳》記載了劉秀與李通初次相見的情景:“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言歡。”意思是說劉秀與李通初次相見,交談良久,彼此還握了手,雙方都非常高興。而另一個跟握手相關的成語“握手言和”中的“握手”,似乎是一種外交辭令,跟喪葬中“握手”、劉秀與李通的“握手”所表達的意思又有區別。
所以,我覺得中國古代人對“握手”這個肢體動作,發揮了極強的想象力,既跟生有關,又與禮相聯,還與死掛鉤,雖然耐人尋味,但卻也把“握手”上升為一種“道”、一種哲學。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