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肝癌病人送什麼

  癌症的病發率在最近幾年上升很快,我們平時需要用積極的態度來預防癌症。?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孝素膏:癌症病人每天食用兩次瑞他命酵素膏,可以有效的輔助癌症治療,孝素膏能夠減少細胞病變的可能,同時增加人體免疫力,促進食物的營養吸收利用,還可以改善便祕,恢復腸胃功能。健康人平時每天食用一次,也可以有效的預防癌症。

  蛋白質類食物:尤其放療後應選擇高蛋白飲食來補充能量,如魚、蛋、肉類***豬、牛、羊肉和禽肉***以及豆製品。蛋白質佔總能量的10%即可滿足成年腫瘤患者的需要,但通常老年病人的蛋白質攝入量要大於總能量的10%。腎功能不全的病人要限制蛋白攝入量。

  乳品類食物:包括各種形式的乳製品,是維生素A、B、D以及鈣的主要來源,也可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質,也可以送給癌症病人食用。

  肝癌的臨床症狀

  1***症狀:肝癌的亞臨床前期是指從病變開始至診斷亞臨床肝癌之前,患者沒有臨床症狀與體徵,臨床上難以發現,通常大約10個月時間。在肝癌亞臨床期***早期***,瘤體約3~5cm,大多數患者仍無典型症狀,診斷仍較困難,多為血清AFP普查發現,平均8個月左右,期間少數患者可以有上腹悶脹、腹痛、乏力和食慾不振等慢性基礎肝病的相關症狀。因此,對於具備高危因素,發生上述情況者,應該警惕肝癌的可能性。一旦出現典型症狀,往往已達中、晚期肝癌,此時,病情發展迅速,共約3~6個月,其主要表現:

  ***1***肝區疼痛,右上腹疼痛最常見,為本病的重要症狀。常為間歇性或持續性隱痛、鈍痛或脹痛,隨著病情發展加劇。疼痛部位與病變部位密切相關,病變位於肝右葉為右季肋區疼痛,位於肝左葉則為劍突下區疼痛;如腫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散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後生長的腫瘤可引起右側腰部疼痛。疼痛原因主要是腫瘤生長使肝包膜繃緊所致。突然發生的劇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徵,可能是肝包膜下癌結節破裂出血引起腹膜刺激。

  ***2***食慾減退,飯後上腹飽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和腹瀉等症狀,因缺乏特異性,容易被忽視。

  ***3***消瘦、乏力、全身衰弱,少數晚期患者可呈現惡液質狀況。

  ***4***發熱,比較常見,多為持續性低熱,37.5~38℃,也可呈不規則或間歇性、持續性或者馳張型高熱,表現類似肝膿腫,但是發熱前無寒戰,抗生素治療無效。發熱多為癌性熱,與腫瘤壞死物的吸收有關;有時可因癌腫壓迫或侵犯膽管而致膽管炎,或因抵抗力減低合併其它感染而發熱。

  ***5***肝外轉移灶症狀,轉移灶症狀:腫瘤轉移之處有相應症狀,有時成為發現肝癌的初現症狀。如轉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咯血;胸膜轉移可引起胸痛和血性胸水;癌栓阻塞肺動脈或發枝可引發肺梗塞,使患者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和胸痛;癌栓阻塞下腔靜脈可引發下肢嚴重水腫,甚至血壓下降;阻塞肝靜脈可出現Budd-Chiari綜合徵,亦可出現下肢水腫;轉移至骨可引起區域性疼痛或病理性骨折;轉移到脊柱或壓迫脊髓神經可引起區域性疼痛和截癱等;顱內轉移可出現相應的定位症狀和體徵,如顱內高壓。顱內高壓可引發腦疝而使患者發生死亡。

  ***6***晚期患者常出現黃疸、出血傾向***牙齦、鼻出血及皮下淤斑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以及肝腎功能衰竭等。

  ***7***伴癌綜合徵***paraneoplastic syndrome***,即肝癌組織本身代謝異常或癌組織對機體產生的多種影響引起的內分泌或代謝紊亂的症候群。臨床表現多樣且缺乏特異性,常見的有自發性低血糖症,紅細胞增多症;其他有高脂血症、高鈣血癥、性早熟、促性腺激素分泌綜合徵、面板卟啉症、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癥和類癌綜合徵等,但比較少見。

  預防肝癌“四吃”

  1、吃胡蘿蔔柑橘

  蔬菜和水果對肝臟的保護作用是由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等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綠葉蔬菜、胡蘿蔔、土豆和柑橘類水果的預防作用最強。董菁博士建議,

  每天應吃五種或五種以上的蔬菜水果,包括早晨喝一杯果汁,上、下午各吃一片水果,正餐時再吃兩份以上蔬菜,這樣一天總攝入量約400-800克,可使你患肝癌的危險性降低20%。

  2、喝鐵觀音

  閩南人愛喝茶,董博士說,這對防肝癌很有益,尤以閩南一帶常見的鐵觀音為最佳,雨前龍井也不錯。

  3、吃奶製品

  醫學研究證明,在控制喝酒的情況下,如果每天食用奶製品,包括牛奶及酸奶等,患上肝癌的機率將減少78%。目前小孩已經養成了食用奶製品的習慣,但成年人中食用奶製品的還為數不多,不妨加以改進。

  4、多吃“三筍”

  三筍,即竹筍、萵筍和蘆筍。專家提示日常多吃這三種食物,可降低肝癌的發生率,而且還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