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會議接待禮儀知識有哪些

  根據參加會議的人數不同、會議接待的準備工作的內容不同以及會議接待的方式不同,對會議的組織方法,禮儀要求也不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商務會議接待禮儀知識文章內容。

  商務會議接待禮儀知識

  首先是會議的籌備工作。

  根據會議規模,確定接待規格。

  發放會議通知和會議日程。

  會議通知必須寫明召集人的姓名或組織、單位名稱,會議的時間、地點、會議主題以及會議參加者、會務費、應帶的材料、***等內容。通知後面要注意附回執,這樣可以確定受邀請的人是否參加會議,準備參加會議的是否有其他要求等。對於外地的會議參加者還要附上到達會議地點和住宿賓館的路線圖。這個路線圖避免了外地人問路的許多麻煩。

  會議日程是會議活動在會期以內每一天的具體安排,它是人們瞭解會議情況的重要依據。它的形式既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表格的。它可以隨會議通知一起發放。

  選擇會場。

  選擇會場,要根據參加會議的人數和會議的內容來綜合考慮。最好是達到一下標準:

  第一:大小要適中。會場太大,人數太少,空下的座位太多,鬆鬆散散,給與會者一種不景氣的感覺;會場太小,人數過多,擠在一起,像鄉下人趕集,不僅顯得小氣,而且也根本無法把會開好。所以,英國的首相丘吉爾曾說:“絕對不用太大的房間,而只要一個大小正好的房間。”

  第二:地點要合理。歷史召集的會議,一兩個小時就散的,可以把會場定在與會人員較集中的地方。超過一天的會議,應儘量把地點定的離與會者住所較近一些,免得與會者來回奔波。

  第三:附屬設施要齊全。會務人員一定要對會場的照明、通風、衛生、服務、電話、擴音、錄音等進行檢查,不能夠因為“上次會議是從這裡開的,沒出什麼問題,”就草率地認為“這回也會同樣順利”。否則,可能會造成損失。

  第四:要有停車場。現代社會召集會議,“一雙草鞋一把傘”趕來開會的人已經不多了。轎車、摩托車都要有停放處,會才能開得成。

  會場的佈置。

  會場的佈置包括會場四周的裝飾和坐席的配置。

  一般大型的會議,根據會議內容,在場內懸掛橫幅。門口張貼歡迎和慶祝標語。可在會場內擺放適當的輕鬆盆景、盆花;為使會場更加莊嚴,主席臺上可懸掛國旗、黨旗或懸掛國徽、會徽。桌面上如需擺放茶杯、飲料,應擦洗乾淨,擺放美觀、統一。

  坐席的配置要是和會議的風格和氣氛,講究禮賓次序,主要有以下幾種配置方法:

  ①圓桌型。如果是使用圓桌或橢圓形桌子。這種佈置使與會者同領導一起圍桌而坐,從而消除不平等的感覺。另外,與會者能清楚地看到其他人的面容,因而有利於互相交換意見。這種形式適於10—20人左右的會議。座次安排應注意來賓或上級領導與企業領導及陪同面對面做,來賓的最高領導應坐在朝南或朝門的正中位置,企業最高領導與上級領導相對而坐。同級別的對角線相對而坐。

  ②口字型。如果使用長形方桌。這種形式比圓桌型更適用於較多人數的會議。

  ③教室型。這是採用得最多的一種形式,它適用於以傳達情況、指示為目的的會議,這時與會者人數比較多、而且與會者之間不需要討論、交流意見。這種形式主席臺與聽眾席相對而坐。主席臺的座次按人員的職務、社會的地位排列。主席的座位以第一排正中間的席位為上,其餘按左為下右為上的原則依次排列。

  準備會議資料。

  會務組應該準備有關會議議題的必要資料,這些資料在整理後放在資料夾中發放給與會者,方便於與會者的閱讀和做好發言準備。

  會議前的接待禮儀。

  會前檢查。

  這是對在準備工作階段考慮不周或不落實的地方進行的補救。比如檢查音像、檔案、錦旗等是否準備齊全。

  提前進入接待崗位。

  接待人員應該在與會者到來之前提前進入各自的崗位、並進入工作狀態。一般的接待工作分以下幾個崗位。

  ①簽到。設一張簽字臺,配上1-2名工作人員,如果是要求接待檔次比較高,可以派禮儀小姐承擔。簽字臺北有毛筆、鋼筆和簽到本。向客人遞鋼筆時,應脫下筆套,筆尖對自己,將筆雙手遞上。如果是毛筆,則應蘸好墨汁後再遞上。簽到本應精緻些,以便儲存。如需要發放資料,應禮貌地雙手遞上。接待人員應經常向會議組織者彙報到會人數。

  ②引座。簽到後。會議接待人員應有禮貌地將與會者引入會場就座。對重要領導應先引入休息室,由企業領導親自作陪,會議開始前幾分鐘再到主席臺就座。

  ③接待。與會者坐下後,接待人員應遞茶,或遞上毛巾、水果,熱情向與會者解答各種問題,滿足各種要求,提供儘可能周到的服務。

  會議中的服務禮儀

  會議進行中的服務要做到穩重、大方、敏捷、及時。

  倒茶服務人員注意觀察每一位與會者,以便及時為期天茶水。到誰是動作輕盈、快捷、規範。杯蓋的內口不能接觸桌面,手指不能因在北口上,不能發生杯蓋碰撞的聲音。一般是左手拿開背蓋,右手吃水戶,將熱開水準確倒入杯裡,不能讓茶水見到桌面上或與會者身上。杯子放在與會者桌上的右上面。如果操作不慎,出了差錯,應不動聲色地儘快處理,不能驚動其他人,不能慌慌張張,來回奔跑,將與會者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否則,這將是極大的工作失誤。

  其他服務會議按擬定的程式進行,應緊湊,不要出現冷場的局面。這就要求各個工作人員“嚴陣以待”,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如,會議進行第一項:全體起立、奏國歌。這是音響應立即播放出國歌。又如,大會宣佈辦法榮譽證書,組織人員應迅速將受獎人員排好隊,禮儀小姐把領導從主席坐席上引出來,另有禮儀小姐將證書一一遞上,由領導頒發給受獎者。為使會場上的活動有條不紊,必要時應將有關人員組織起來進行模擬訓練,避免會場上出現混亂。

  如果與會者有電話或有人要相告特別重要的事,服務人員應走到他身邊,輕聲轉告他。如果要通知主席臺上的領導,最好用字條傳遞通知,避免無關人員在臺上頻繁走動和耳語,分散與會者注意力。

  做好會後服務的準備。會議進行之中,就應為會後服務做好準備。如,會後要照相,就應提前將場地、椅子等佈置好,攝影師做好攝影的準備。另外,會後的用車也應在會議結束前妥善安排。

  會後服務

  會議結束後,全部接待人員應分工明確地做好善後處理工作。

  組織活動會議結束後,有時還會安排一些活動。如聯歡會、會餐、參觀、照相等,這些工作很繁瑣,應有一位領導統一指揮和協調,而且這位領導要有很強的組織能力才能勝任,同時其他接待人員要積極配合,各負其責,做好自己分擔的工作,以保證活動計劃的順利實施。

  送別根據情況安排好與會者的交通工具,使其愉快、及時地踏上歸程。

  清理會議檔案 ①根據保密原則,回收有關檔案資料。②整理會議紀要。③新聞報道。④主卷歸檔。⑤會議總結。

  商務接待外賓的禮儀知識

  各國對來訪外賓,尤其是國賓的安全,都特別重視。有些國家在重要國賓來訪時,採取特別的安全警戒措施。這是因為東道國政府有責任保證客人在其境內逗留期間的人身安全。按照國際上通常的做法,國賓來訪,自入境之時起,其安全保衛的責任,就落在東道國肩上。東道國政府應同來訪國政府配合,精心制定保護他們的計劃,包括警察護送、現場控制、近身保衛、食物品嚐、交通安全以及其他一切必要的技術和預防性措施。禮賓部門在考慮日程和活動現場的安排時,也應將安全因素考慮在內。

  外賓來訪期間的生活接待十分重要。住房、坐車、生活起居,要儘量使其舒適、方便、安全,飲食應當可口。住地應當選擇在環境優美安靜的地段,以便使來賓在繁忙緊張的活動之後得到適當的歇息。國事訪問一般以住國賓館、高階飯店為多,這些地方裝置好,服務周到有經驗。也有的國家為了講究禮儀規格而安排來賓住在王宮、別墅等地方。元首住地應升來訪國的國旗或元首旗。住房的分配,身邊工作人員,如祕書、譯員、近身警衛和服務人員等應住在靠近主賓的房間。對代表團中的高階官員亦應妥善安排。除非不得已的情況,單身漢亦應安排單獨房間,而不要安排單身漢兩人合住。住房可由東道主安排分配後,再徵求客人意見;也可將房間位置圖提前交給對方,請對方自行安排。

  關於飲食,應按外賓的習慣和愛好,儘量搞好。還應按外賓習慣,在房間內準備一些飲料、水果等,供其隨時取用。

  對於來賓國家的國旗***元首旗***的旗樣和製作說明,國歌的樂譜可以通過外交途徑向對方索要。此外,還要收集一些來訪國的樂曲,供奏席間樂及晚會表演時用。

  國賓來訪,一般都要送禮給東道國的領導人和工作人員,東道國亦相應贈禮答謝。領導人互贈禮品,可在會見時當面致送,也可通過禮賓工作人員轉交;給一般隨行人員和工作人員的禮品,則可收禮賓人員轉交。送禮要避免千篇一律,重複雷同,因此對每次來訪國賓的禮物,應有所記載,以備日後查閱。送給來訪國賓的禮物,應爭取隨專機帶走。如無專機,則一般不宜贈送大件易碎難運的禮品,以便於賓客作為隨身行李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