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雕刻圖片欣賞

  八仙的事蹟多散見於唐、宋時的書籍中,但當時還沒有形成“八仙”這樣一個群體。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八仙過海雕刻圖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八仙過海:

  八仙過海是八仙最膾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見於 雜劇《爭玉板八仙過海》中。相傳白雲仙長有回於 蓬萊仙島牡丹盛開時,邀請八仙及 五聖共襄盛舉,回程時鐵柺李***或呂洞賓***建議不搭船而各自想辦法,就是後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或“八仙過海、各憑本事”的起源。

  此時鐵柺李拋下自己另一項法器鐵柺***或說葫蘆***,漢鍾離扔了芭蕉扇,張國老放下 坐騎“ 紙驢”,其他神仙也各擲法器下水,橫渡東海。由於八仙的舉動驚動龍宮,東海龍王率領蝦兵蟹將前往理論,不料發生衝突,藍采和被帶回龍宮***亦說法器被搶***。之後八仙大開殺戒,怒斬 龍子,而東海龍王則與 北海、南海及 西海龍王合作,一時之間驚濤駭浪。此時曹國舅拿出玉板開路,將 巨***往兩旁,順利 渡海。最後由南海觀音菩薩***或說 如來佛***出面調停,要求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之後,雙方才停戰。

  除上述以外,民間中關於八仙也有一些口碑傳說,其中有則悲慘的“八仙過海”故事。

  北宋建隆年間,沙門島***今 廟島***是朝廷囚禁犯人的地方,從建隆三年開始,凡軍人犯了法,都發配沙門島。這樣年復一年,島上犯人越來越多。但朝廷每年只撥給全島三百人的口糧,所以糧食越來越不夠吃。後來,沙門島看守頭目 李慶便想了個狠毒辦法:當犯人超過三百時,便將其中一些捆住手腳,扔進海里淹死,使島上犯人總是保持在三百人內,如此被殺的,兩年內就達七百餘人,為了活命,犯人們經常跳海 鳧水逃命,但絕大部分都被激浪吞沒,一次,有五十多名囚犯得到即將被殺的訊息,便趁著天晴月朗,避開看守,抱著葫蘆、木頭跳入海中,往 蓬萊山方向游去。從 沙門島到蓬萊約三十里之遙,途中多數犯人體力不支淹死水中,只剩下八名身懷武功、體格健壯的善遊者,藉著水流游到了岸邊,在蓬萊城北 丹崖山下的獅子洞內躲了起來。第二天,漁民發現了他們,當聞知八人從沙門島游水越海而來,無不驚奇萬分,把他們稱作“神人”,此事便在民間傳開了,並且越傳越神,他們被傳稱為“八仙”,演變成今天的“八仙過海”的故事。

  八仙因為鬧過海,沿海人們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理髮業奉呂洞賓為 祖師爺,相傳陰曆四月十四的所謂呂祖生日,各地理髮業一般要熱鬧一番。民間祝壽要扮演八仙敬酒,渲染歡樂氣氛。

  八仙過海雕刻圖片:


八仙過海雕刻圖片1

八仙過海雕刻圖片2

八仙過海雕刻圖片3

八仙過海雕刻圖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