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銀河的攝影技巧

  由於地球的自轉,我們在地球上感覺到天上的星星也和太陽月亮一樣東昇西落,使用長時間的曝光可以把星星在天空中的執行軌跡拍攝下來,這就是星跡***星軌***的拍攝。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星空銀河怎麼拍。

  1:銀河的拍攝

  春夏的夜晚特別晴朗,而且沒有月光干擾的時候,我們能清楚的看見天上的銀河,像一條白色的河流掛在夜空中。銀河亮度很弱,只有在幾乎一點光汙染沒有***也沒有月光***,背景天空幾乎全黑的情況下才能看的比較清楚。因此拍攝銀河在幾年前還往往需要動用赤道儀等專業的天文裝置進行長時間跟蹤曝光拍攝。隨著新一代全副相機如5D3、6D的可用感光度超過6400,普通攝影愛好者拍攝銀河也成為了現實。

  如果你去檢視星圖,會發現銀河一年四季都能看到,但是似乎只有夏季的銀河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這恐怕主要是因為銀河最璀璨的部分稱為銀心,就是出現在夏季銀河裡,在7、8月份天剛剛黑的時候,這一段正好出現在天頂偏南的位置,這也是人們外出乘涼觀星最多的時間,因此印象深刻。實際上春季、秋季、冬季銀河也各有特色,但是隻有星空愛好者才欣賞的更多一些。

  銀河只有在環境非常暗,光害非常小的地方才能拍攝。一般來說最少的拍攝引數是ISO6400,f2.8,15s,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在這個引數下背景環境已經過曝,很遺憾,光害太嚴重,拍不了銀河,肉眼也難以看見銀河。在能夠用相機拍到銀河的地方,肉眼是可以清晰的看到銀河的。

  也許有人說,不用這麼高的感光度,曝光時間長一些可以嗎?很遺憾,對銀河而已,較長的曝光時間意味著星星的拖線,銀河最璀璨的部分清晰度也會受一些影響。有一個參考公式,星星不拖線的快門速度要小於“500/焦距”。所以對於17mm而言,30秒曝光還可以接受,24mm就得20秒以內了。

  銀河隨著地球自轉,每天也是東昇西落。春季後半夜,銀河剛從地平線升起來的時候,從南到北橫跨整個東半部天空,看上去就像一座彎彎的拱橋,被天文愛好者稱為銀河拱橋,是非常難得一見的奇妙美景。

  2:流星雨的拍攝

  流星雨也是夜空中非常壯麗的景觀,看著一顆顆流星劃過天際,確實讓人激動不已。隨著一些和流星雨有關的青春偶像劇的熱播,看流星雨似乎成了一個非常熱門時尚的行為。而有的時候一些對天文不太熟悉的媒體往往把一些並不太具有觀賞價值的流星雨報告給大家,讓很多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說到流星雨的拍攝,先介紹一下流星雨的一些基本情況。北半球三大流星雨,1月初的象限儀流星雨,八月份12-13日極大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左右極大的雙子座流星雨,這三大流星雨的ZHR一般常年穩定在100以上。只有英仙座流星雨觀測起來在夏夜,比較舒服,另外兩個流星雨都在冬夜,觀察拍攝都是比較辛苦的。

  除了這三大流星雨,還有獵戶座、獅子座、小熊座等流星雨,但是這些流星雨往往不夠穩定,ZHR甚至只有20左右,如果天氣稍有不理想,恐怕整晚上也看不到幾顆流星。流星雨的ZHR,是Zenithal Hourly Rate的縮寫,它代表的是在最佳狀態下***輻射點位於天頂,天空中也沒有光汙染***一位觀測者每小時可以看見的流星最多數量。一場ZRH在120的流星雨,肉眼一個小時能看到20顆流星就不錯了,而這些流星也是分佈在整個天空,一般的14mm鏡頭也就是能覆蓋1/4個天空的大小吧,一小時能拍到幾顆流星大家可以自己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