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攝影的使用攻略

  在攝影史上,許多攝影大師都是從街頭開始攝影之路,在練就快速反應的本領之外,更是培養出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分享給你們!

  :被攝人群的選擇

  首先我個人不是很支援拍攝社會底層人士,當然我不反對這種紀實,拍攝一張無家可歸者或街頭藝人的照片是很容易的,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但是這種行為的本身並沒有多大的攝影價值,而且這同時也是街頭最容易引起爭執的一類人物,因為他們本身就是靠乞討賣藝或其他非職業為生的,你這麼做,就算不是侮辱,也可能會被認為是一種鄙視,所以很可能會遭到巨大的反抗,何必呢?退一步想,我們掃街的目的是什麼?放鬆自己,記錄生活,分享快樂而不是沒事找事吧?所以這類題材能避免則避免,除非真的故事很感人,或者你親身參與了,比如是你給對方一定的幫助,那麼可以邀請給對方拍一張留影作為紀念。

  另外馬路上每天來來回回的人物眾多,是不是隻要看到坐著,躺著,等車的,喝水的,抽菸的,推嬰兒車的我們都拍一張呢?當然這些都能拍,但是拍攝這些的意義是什麼?他們很特別嗎?你想透過這些路人表達什麼?剛開始接觸街頭攝影的人往往都會認為這種整條馬路的掃或者拍路人就算是街頭攝影,但其實這些所拍攝到的行為大多毫無意義,所以我們要從眾多的題材中去篩選適合的主題或人物,把重點放在人物的故事性上。其次是上班族,無論是路上急匆匆趕路的,還是地鐵上堅持鏖戰的又或是下班路上慢悠悠的,其實都很容易被發現話題的一個人群,而且這個人群相當的廣泛,不受題材的限制。

  最後是中老年,由於歲月的積累或是生活的坎坷,人一旦上了年紀對人對事對物的看法都會不一樣,所以如果仔細觀察從這部分人群中我們可以拍攝到一些平時很難想象的畫面,另外誰家裡還沒有個長輩呢,這樣也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鳴。隔代之間的感情尤為特別。剩下的小商小販,如果是特別的天氣或者特別的場合這部分人群也是話題很豐富的一個部分,尤其是夜市的叫賣或者大排檔,無論色調和氛圍都非常適合人文,紀實的拍攝。

  :拍攝4要素

  時間:明確的時間,怎麼界定明確的時間,掃街當然只有在室外別人才能通過光線來區分時間。

  地點:最好能有明確的場景,比如舊里弄,新里弄,學校,工廠,交通工具上

  人物:主線人物最好不要超過6個,主體人物不要超過3個,否則一個畫面有上百人,或者幾十人的那種你讓別人怎麼知道你到底要表現的是什麼?

  事件:其實這是最難的,很多片子光線好,色調好,構圖好,但是就是沒有人,個人比較贊同街頭攝影還是儘量要通過人來表現,如果整片掃街都沒有一個路人出現,這類片子很快會被遺忘而不被傳頌下去。

  :保持低調

  其實,選擇輕巧小型的器材,也與拍攝時你和身邊陌生人的互動有關。如果你揹著一個大型的相機揹包,再帶著兩部相機、幾支鏡頭,以一個十足十的“專業攝影師”的形象走到街頭拍攝路人,你想你是會先拍到照片,還是器材太具攻擊性,給別人發現而嚇跑途人先呢?

  街頭拍攝其中一個要訣是,要儘量保持低調。可以的話,儘可能把自己融入環境裡,把自己隱藏起來。最理想的辦法是捨棄大型相機揹包、只帶一機一鏡輕裝上路,輕輕鬆鬆的浪遊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