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攝影的常用技巧

  街頭攝影 是攝影師在街頭通過尋找,捕捉到的符合自己審美意願的瞬間的照片。 在街頭攝影時若拍攝物件發現你在拍攝,他們會戴上面具,你便失去了最真實的樣貌。 若要拍攝出一張耐人尋味、生動自然的街頭攝影作品,就要有很多行之有效的 方法 。此方法可分為 思維方法 和 技術方法 。街頭攝影藝術不僅需要人們熟練地掌握照相機的技術,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有關,分享給你們!

  說起攝影裡的“掃街”,不少影友非常熟悉,這句“黑話”可不是環衛工人天天工作的那種哦,而是特指在街頭的拍攝,講求畫面的真實性,多數不進行擺拍,而是在逛街中,捕捉日常生活中種種動人的細節和瞬間。

  掃街很容易,拿起相機走到街上去,開拍即可。但是同時掃街也是攝影裡最難的一個種類,街上人來人往,紛繁雜亂,要在其中捕捉到動人的瞬間,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不少中外攝影史上鼎鼎大名的攝影大師,比如紀實攝影之父創立“決定性瞬間”理論的亨利·卡蒂埃-佈列鬆,無數次拍攝中國的馬克·呂布,日本著名自由攝影大師森山大道等等,無不將大量時間放在街頭攝影上,通過捕捉普通人的日常瞬間,留住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瞬間,作品感動著無數的人們。甚至可以說,通常幫助人們記住那些歷史和時代的攝影作品,往往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件,而是記錄常人生活的細節、記錄時代特徵的街頭攝影作品。

  

  掃街中,突發的場面處處可見,往往突發得往往連舉起相機和自動對焦都顯得太慢,因此盲拍的技術非常重要,所謂的盲拍,就是不看取景器也能大概預測某個角度能大致拍到什麼畫面和構圖,這項技能需要練習同時也需要對相機焦段非常熟悉,可以在沒事的時候拿相機先預測場景再盲拍,然後對照,如此反覆鍛鍊一段時間可以較熟悉的掌握。盲拍在街頭攝影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在很靠近被攝者又不希望干涉物件的拍攝,還有對飛速瞬間的拍攝。還可以利用盲拍進行很低角度的拍攝,當角度足夠低的時候,可以使得被攝事物顯得高大,產生獨特的視角新鮮感,還能使用天空為背景從而避開周圍雜亂的環境。

  此外,你也可以採用舉高雙手跳起來盲拍得到俯拍的角度,這點要視乎你的體力狀況,哦,當然還要注意安全。

  相機的自動對焦如今是越來越快了,不過在很多場合還是沒有時間對焦,這時要視乎你對相機的熟悉程度,筆者的做法在街上走的時候,相機從來不關機,而且苦練西部牛仔的拔槍手法,以便飛速從相機包裡抽出相機。當然也有穩妥點的做法,就是使用每個焦段超焦距,比如50mm鏡頭的光圈為8的時候,對焦在三米距離,那麼三米到無限遠的距離都是合焦範圍,使用這個特性可以使用手動對焦的方法,免去對焦的環節。

  結語和題外話:

  對於街頭攝影而言,最困難往往不是拍攝技巧的問題,而是你看待問題的角度。街頭的景觀如此豐富而且多變,你選取了什麼主體,你選擇了哪個瞬間,往往沒有規律可循,而是取決於你的學識、氣質、乃至人生閱歷和價值取向。其實功夫在攝影之外,街頭攝影某種意義上其實已經脫離了藝術的範疇,它與社會學、人類學、歷史、政治、經濟、哲學等等學科的相關更為緊密,一張照片往往承載的不僅僅是愉悅人們的美感,還承載了許多來自真實世界的資訊,使人沉思,讓人關注,為之動容,產生共鳴。

  有人問某位攝影大師拍攝某張作品的光圈快門資料,大師回答:“這張照片的拍攝快門是五十年又二百五十分之一秒”。也許這個對答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街頭攝影需要攝影者有過硬的技術、堅強的心理素質、不辭勞苦的雙腳、一雙慧眼,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愛心,不要作街頭的獵奇者、偷窺者,而要作人性美的表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