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人物攝影技巧

  草原的壯闊秀麗,來到這裡的人都要好好的拍照留念一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參考!

  

  典型的三分法構圖

  為了構成穩定的畫面,可利用景物輪廓,橫向三等分畫面,而把被攝主體擺在黃金分割線位置上。右邊這幅圖突出了草原的秋意,而且攝影者在取景時特意加大了草原所佔的比重,使其處於畫面下方的1/3處。

  用全景構圖來表現草原的寬廣

  攝影者可以利用寬幅取景的方法來拍攝整個草原。但是大多數時候,攝影者還是需要重點塑造那些能夠抓住觀者眼球的被攝物件。

  用色彩對比來表現草原與樹

  草原與樹木攝影的目的在於表現清新感。所以,當攝影者在拍攝草原上孤立的一棵樹時,既然決定攝影主體是樹木,就要大膽排除周圍多餘的被攝物件,而將攝影的重點放在色彩的對比上,並突出表現主體。下面兩張照片均以水平線構圖,並將一棵樹縱向安排在黃金分割線交點上,而樹木的陰影則增強了畫面的穩定感。  攝影者應對準前景中的亮部物件,用點射光拍攝,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背景色調變暗,以體現出整體的高調效果。

  用逆光來拍攝草原

  對於平凡的風景,攝影者利用逆光下強烈的光線效果和景物投影,就足以設計出美麗的畫面;或者利用草原一角、五彩雲霞及樹木本身的剪影輪廓,就可以表現出畫面的氣氛和光影魅力。

  在夕陽的照射下,一般會有很多冷暖色調對比的場景,用心去構圖並拍攝下來,在相機裡的這種對比效果會比肉眼看到的更加鮮明。

  刻畫樹木。

  

  帽子,尤其是有帽沿的帽子,在室外陽光下使人物面部部分受光,部分背光,給攝影帶來一定困難。為此,應留意如下幾點:

  1. 留意麵部光線情況,必要時可作些調整,如把帽沿向上推一推,或是轉動頭部的方向。若仍不能避免部分背光,可用反光板對陰影部分補光。

  2. 中午頂光拍攝時效果最差,應儘量避免。若此時拍攝,可讓被攝人物位於建築物背陰處或樹蔭下。

  怎樣給打著陽傘的人拍攝

  夏日旅遊,手持陽傘,既實惠又典雅大方。陽傘是攝影的道具之一,為用好這一道具,應留意如下幾點:

  1. 陽傘要用得恰當,不要不分場合濫用。例如,到樹蔭下,就顯得不適宜;在陽光下,陽傘卻扛在肩上使陽光晒在臉上,也分歧情理。這種不公道地使用道具往往給人以虛假的彆扭之感。

  2. 調整陽傘的位置和角度至關重要。傘稍高些,可使人物面部光線柔和均勻,既無強烈反差,又有一定亮度。若將傘稍側一些,使人物面部大部分在陽傘下面,少部分受陽光直射,形成區域性輪廓光線,效果更好。

  3. 假如陽傘遮住了被攝者臉上的光線,應增加輔助光。倘若面部光線很暗,可使用反光板補光。

  4. 陽傘的花色應與被攝者服裝協調一致。就布光而言,淺色的陽傘優於深色的陽傘。

  5. 構圖時,可巧用陽傘遮擋人物背後雜亂的背景。

  室外所攝人物照片中,凡是帶有留影性質的,可以統稱為室外紀念照。

  拍攝這類照片,要留意以下幾點:

  1. 神情和姿態

  被攝物件要輕鬆愉快,神情和姿態顯得既自然,又大方,切忌裝模作樣和搖擺不安。要做到這一點,攝影者最好利用拍攝前交談的機會,預先研究構圖,並對好焦點,當被攝人物姿態合適而又流露出最好的情緒時,迅速拍下理想的畫面。

  2. 人和景

  拍攝時,要以人物為主體,適當結合環境,借景襯人。例如,旅遊攬勝,可選擇山、河、建築、古蹟等作為背景;有關學校活動,則將校舍、校園、運動場等攝進畫面。

  3. 遠近清楚度

  為了把近處人物和遠方景物都拍清楚,通常可使用小光圈,以擴大景深範圍。例如,夏季晴天上午8時至下午4時,在順光下拍攝,光圈和快門速度的組合通常可以是F/16 和1/125秒。

  此外,根據超焦距原理,把間隔定在5米處,並使用F/16光圈,攝得的人物照片,從2.5米處直至無窮遠都會清楚。假如選用28毫米廣角鏡頭,被攝物件在1米處,對焦 於1.5米左右處,並使用F/16光圈。

  這時,從80釐米處直至無窮遠,一律清楚;而被攝物件在2米處,對於3米處,並使用F/8光圈,也可攝得人和景都很清楚的人物照片。

  4. 用光

  正面光:運用正面光拍攝,固然影像顯得平淡一些,但是整個音調明朗,而且被攝物件的肌膚還可得到柔化,從而減弱臉部皺紋的表現。

  因此,正面光通常仍被用作室外紀念照的光源。不過,一要留意曝光正確,否則,會使影像更加平淡,嚴重缺乏層次;二要留意選擇背景,使明亮人物配以深暗背景,深暗人物配以明亮背景。

  拍攝時,如有必要,還要提醒被攝物件不要因陽光直射而閉上眼睛,以免影響表情。

  側逆光:這是來自被攝物件左後側或右後側,而與被攝物件、攝影鏡頭構成135 角左右的一種光線,具有空間透視,可勾劃出人物輪廓,並使層次豐富、立體感強,有助於表達人物的特定情緒。

  但是,曝光較難把握,以致人物臉部往往發黑。一般地說,側逆光拍攝應比正面光拍攝開大一至二檔江圈,或減慢一至二級快門速度。

  前側光:這是從被攝物件前方射來,而與被攝地象成45°-70°角時的一種光線,為室外紀念照所常用的光源。

  可使人和景的大部分受到照射,產生一定的明暗反差,從而豐富層次,並增強立體感,較好地表現人物。

  假如拍攝彩色片,也能較真實地再現人和景的原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