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法書法作品欣賞

  餘春法老師是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他擅長於行草,書法造詣頗深,是我國書法界公認的實力書法家。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餘春法書法概述

  餘春法***1940——***福建古田後彰人,號苦竹山人。師從現代著名書法家李若初先生和著名篆刻家周哲文先生。擅長行草,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展,先後獲第一、二、三屆全國土地書畫展三等獎、一等獎和優秀獎,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展特別金獎,中國首屆壽星杯書法大獎賽佳作獎,“保險杯”一等獎,“唐宋杯”銀獎,首屆全國實力派中老年書法家提名展銀獎,福建老年報創刊二十週年老年書法比賽第二名等獎項。作品入編《中國書法家作品選集》、《全國書畫藝術展優秀作品集》、《當代書畫藝術家優秀作品集》等專輯。傳略入編《中國地方藝術人才年鑑》。主編有《泰寧縣書法篆刻作品集》、將建泰三縣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週年《夕陽紅書畫作品集》和《餘春法書法集》。現為福建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書法的外勢簡述

  所謂“外勢”,即有形之使轉,其盤紆於實,有象可睹,行草多用此法。外勢以露鋒居多,收筆時帶出一縷鋒痕。在書法術語中謂之“牽絲”,點畫與點畫、字與字交換過度時帶出一縷墨痕相銜接,謂之“遊絲”。這二種筆法又稱為“引帶”“帶筆”。如“使”字左豎收筆帶出一縷鋒痕為“牽絲”“一”和“身”之間,“想”“必”“及”之間相銜接的墨痕為“高空遊絲”。

  牽絲和遊絲皆在書寫行書時因筆勢的往來偶然不經意帶出,如長空遊絲,搖曳而往來,增強了點畫之間的流動感,用筆雖輕,細如絲髮。卻挺拔婀娜,寓剛於柔,當以出之自然為貴,非年高手硬,難臻斯妙。

  牽絲和遊絲在行書中只能偶爾為之,不可多用,多用則連綿纏繞,給人以眼花繚亂之感。趙宦光《寒山帚談》謂:“晉人行草,不多引鋒,前引則後必斷,前斷則後可引,一字數斷者有之。後世狂草,渾身纏之以絲牽或連篇數字不絕者謂之精練可耳不成雅道也。”

  另要注意,引帶之筆,本是無中生有,只處於從屬地位,猶文章之過脈。故一般地說,引帶之筆,不宜重用,過粗則往往使點畫與牽絲不分,有喧賓奪主之嫌。但古人寫行草時,亦偶有重用而不妨正者,運用得好,反添異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