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書法作品欣賞
石松是我國現代著名書法家之一,其書法蒼勁有力,古樸沉穩,是不可多得的藏品。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石松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石松書法作品圖片1
石松書法作品圖片2
石松書法作品圖片3
石松書法作品圖片4
書法藝術中形與勢
形與勢是書法藝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形勢理論源自兵法。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其中兵家是為顯學。“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班固著《漢書·藝文志》,將兵書分為四種:一權謀,二形勢,三陰陽,四技巧。據《三國志》裴松之注的記載:諸葛亮向劉禪推薦的必讀書是法家著作和兵書,孫權提示呂蒙“宜急讀”的書也是史書和兵書。由此可見漢魏時期,人們對兵法非常熱衷。
漢末魏晉,兵法盛行的同時,書法藝術也突飛猛進。首先,分書走向成熟,原先篆書那一根等粗的線條演變為橫豎撇捺等各種點畫,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造形上極誇飾之能事。然後,又迅速地從分書向楷書、從隸書向行書、從章草向今草演變,所有這些演變都強調書寫之勢,追求點畫的上下相屬,連綿不斷,特別注重筆勢。形與勢成為當時書法的創作重心,而這樣的創作在方法上與兵法相似,於是,人們就藉助兵法來討論書法,蔡邕《九勢》說:“夫書肇自然,自然既出,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焉。”兵法中的陰陽與形勢成為中國書法史上鑿破鴻蒙的理論基石。蔡邕之後,衛夫人以兵陣之法論書,取名為《筆陣圖》。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開門見山的第一句話就說:“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揚筆者吉凶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將書法創作的每個環節都與兵法一一匹對。這樣的研究儼然成為一種風氣,以至於一般的書法論著都以形勢為名,成公綏有《隸書體》,王珉有《行書狀》,蕭衍有《草書狀》***體和狀都與形同義***。蔡邕有《九勢》、衛恆有《四體書勢》***包括《字勢》、《篆勢》、《隸勢》和《草勢》***,還有索靖的《草書勢》、王羲之的《筆勢論十二章》等等。即使其他各種著作,無論人物品評、作品賞析還是技法闡述,也都以陰陽和形勢作為分析和評判的理論基礎,詳見第一章第三節“形勢合一”。
魏晉以後,陰陽與形勢成為書法理論的核心問題,一千多年來,經過歷代書法家的努力,其內容不斷擴大和深入,陰陽理論將書法藝術中所有的表現形式都建立在一種對比關係的基礎上,例如用筆的輕重快慢、點畫的粗細方圓、結體的大小正側、章法的疏密虛實、墨色的枯溼濃淡等等。形勢理論則將所有對比關係分為兩大系列並加以不同組合,一大系列如粗細方圓、正側大小等皆為形,為空間造形,偏向繪畫,另一大系列如輕重快慢、離合斷續等皆為勢,為時間節奏,偏向音樂。形勢合一使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逐漸融音樂與繪畫於一體,融時間與空間為一體,成為一種形而上的藝術。正因為如此,近代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書為形學”,緊接著又說:“古人論書,以勢為先。”拈出形勢兩字,作為書法藝術的基本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