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小篆書法字型作品圖片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的一種字型風格,它是我國書法字型最為古老的一種字型形式。這種字型對我國的書法字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我國的書法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

  秦朝小篆書法作品欣賞

  從中國書法發展的角度看,秦代是以小篆光耀史冊的。所謂小篆當以秦刻石為代表。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鞏固統治,加強影響,他帶丞相李斯和百官巡視各地,刻石記功,以頌揚他廢分封、立郡縣、統一中國的歷史功績,從而留下了珍貴的秦代刻石,相傳為丞相李斯所書。秦始皇東巡刻石多已殘毀佚亡,今所存者僅《泰山刻石》、《琅玡刻石》,雖已殘毀,但秦篆面目尚存,而《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均為後人翻刻,僅存字形格局,而神意俱失。《泰山刻石》也稱《封泰山碑》,是秦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刻石。




  秦朝小篆書法作品圖片

  刻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內容是歌頌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頌辭144字,二世詔78字,共計222字。李斯手書。碑石四面環刻,書體為小篆。今存10字,字形結構長形整齊一致,運筆流暢飛動,轉折處柔和圓勻,風格優美,生動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