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陷入成交量的陷阱

  成交量顧名思義,是指股票交易市場或個股買賣交易的數量。成交量的大小,可以衡量股票市場或個股交易的活躍程度,並由此觀察和了解買賣雙方主力進入或退出市場的情況。有經驗的股票投資者,往往把整個市場或個股的成交量作為衡量和觀察市場變動趨向的前提,並從中尋找主力機構或莊股的動向,選擇入市或退出市場的契機。

  經典的股市投資或投機的理論都認為成交量是不會騙人的。成交量的大小與股價的上升或下跌成正比關係,具體歸納一下,就是

  1、量增才能價漲;

  2、成交量萎縮則股價就不會大幅下跌;

  3、長時間盤整的股票帶量突破盤局向上漲升時,意味著莊家要拉高;

  4、股價在高位放巨量後股價一定還會創新高。

  這些觀點有時是正確的,但在許多情況下是片面的,甚至完全是錯誤的。老愚在投資實踐中也把股票成交量的變化作為重要的觀察物件,並一度按照經典的量價理論進行操作,結果發現成交量不僅會騙人,而且是莊家設定陷阱的最佳辦法,它對一些多少了解一些量價關係,對技術分析似懂非懂的人一騙一個準,使許多人深受其害。莊家是如何在成交量方面設定陷阱,中小投資者應該怎樣防備呢?

  陷阱一:久盤後突然放量突破。這裡說的久盤有時是指股價在炒高了相當大的幅度後的高位盤整,有的是炒高後再送配股票除權後的盤整,還有的是中報或年報公告前不久的盤整。所謂盤整是指在一個時期內***如兩個月、三個月,甚至半年等***股票在一個相對窄小的價格區間進行波動,上行無力,下跌無量,交投極不活躍,不被市場人士關注。這種股票有時候會在某一天的開盤後發現掛有大量的買單或賣單,擺出一幅向上拉昇的架式。開盤後半小時到一小時內,大量的買單層層疊疊地封掛在買一、買二、買三的價位上,同樣,賣單也大批大批地掛在賣一至賣三各價位上。成交量急劇上升,推動股價上漲。投資者會立即發現它的成交量異常變化,不少人甚至會試探性地買入。但是由於買單已經塞得滿滿的,要想確保成交,只能直接按市場賣出價買進。正是因為這種市場買入的人增多,儘管拋單沉重,股價還是會不斷上升,更進一步增強了買入的信心,併產生該股將突破盤局帶量上升,展開新一輪升勢的聯想。一小時左右,股價可能勁升至8%左右,有的甚至以大量買單短時間封漲停。但不久後又被大量賣單開啟漲停,回撥到漲幅7-8%左右盤整。盤整時買二、買三的掛單很多,買一的掛單相對少一些。但賣一至賣三的三個價位的賣單並不多,然而成交量卻不少,顯然是有賣盤按市價在買一的價位丟擲。直到當天收盤時,大部分股票都在7-8%的漲幅一帶成交。第二天,該股可能略為低開,然後快速推高,上漲至5-7%一帶。也有的乾脆高開高走,大有形成突破缺口的架式。當許多人看到該股突破盤局而追漲時,該股在漲到5-7%左右會突然掉頭下跌,大量的拋單拋向那些早上掛單追漲而未能成交而又沒有撤單的中小散戶。雖然隨後還會反覆拉昇,但往上的主動買單減少,而往下的拋單卻不斷,股價逐漸走低,到收市前半小時甚至跌到前天的收盤價以下。隨後的日子,該股成交量萎縮,股價很快跌破前次的起漲點,並一路陰跌不止。如果投資者不及時止損,股價還會加速下跌,跌到難以相信的程度,使投資者深度套牢。

  仔細研究一下,為什麼該股會在突然放量往上突破時又調頭向下,甚至加速下跌呢?這就是莊家利用成交量設定的陷阱。通常的情況是,莊家在久盤以後知道強行上攻難以見效,如果長期盤整下去又找不到做多題材,甚至還有潛在的利空訊息已經被莊家知道。為了趕快脫身,莊家在久盤後,採取滾打自己籌碼的方式,造成成交量放大的假象,引起短線炒手關注,誘使人們盲目跟進。這時,莊家只是在啟動時滾打了自己的股票,在推高的過程中,許多追漲的人接下了莊家的大量賣單。那些在追漲時沒有買到股票,然後就將買單掛在那裡的人更加強了買盤的力量,併為莊家出貨提供了機會。莊家就是這樣利用量增價升這一普遍被人認可的原則,製造了假象,達到出貨的目的。

  以“經緯紡機”為例,該股於1997年6月24日職工股上市前幾天,莊家造成了幾根小陽線,做出吸貨的模樣,24日,壓低開盤後,成交量迅速放大,股價幾乎拉到漲停。當天成交量高達1500多萬股,但隨後卻連連陰跌不止,跌幅高達50%以上。顯然24日那天莊家拉昇出貨。類似的情況還有1998年4月20日的“廣東福地”***0828***,1998年8月6日的“武漢實業”***600168***等股,其操作手法如出一轍。對於這種技術騙線不容易提防,但值得特別提醒的是,一旦股價跌破它帶量上攻的那一天的開盤價,就應該止損出場,以防吃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