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緊跟騰訊系民營銀行開業倒計時

  阿里與騰訊兩大網際網路巨頭除了在電子商務、社交、旅遊等領域交手之外,即將在民營銀行展開正面之戰。同樣作為國內首批試點民營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均對外宣稱將打造不設網點與櫃檯的“純網路銀行”,馬化騰與馬雲的“兩馬之爭”也在民營銀行領域再次PK。

  昨日,浙江網商銀行已於3月26日前向監管部門提交開業驗收申請報告。而作為國內首家純網路銀行的微眾銀行已於1月18日試執行,或將於4月18日正式對外營業。4月7日,螞蟻金服副總裁俞勝法表示,目前浙江網商銀行開業時間還未定,不過按原計劃爭取今年5、6月份開業;與微眾銀行現在也無法比較。

  一、網商銀行倒計時 微眾銀行進度快

  4月7日,浙江網商銀行向新京報記者確認,該行目前已完成系統開發,並已於3月26日之前向監管機構提交了開業驗收申請報告,進入開業的準備階段。

  “目前浙江網商銀行開業時間還未定,不過,按原計劃爭取今年5、6月份開業。”昨日,螞蟻金服副總裁俞勝法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作為銀監會批准籌建的首批5家試點民營銀行之一,浙江網商銀行於2014年9月底獲得銀監會批覆,同意籌建。根據銀監會要求,網商銀行應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提交開業驗收申請的報告。

  公開資料顯示,浙江網商銀行註冊資本金40億元,主要發起人為浙江螞蟻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復星工業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萬向三農集團有限公司、寧波市金潤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等,上述四家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0%、25%、18%和16%。其餘股東佔11%的股份。

  網商銀行將做成一家純網路銀行,不設實體網點,不經營現金業務,通過網路資料對個人信用進行分析,並完成網商銀行的功能實現。

  近日,網商銀行人士對媒體表示,網商銀行的核心基於金融雲的技術架構,並由螞蟻金服的專家團隊自主設計開發。與傳統的金融系統架構相比,基於金融雲的網商銀行系統,在單賬戶、單筆交易上的成本更低。同時,能更好地應對更加複雜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且效率更高。

  作為2014年3月同時獲批試點的民營銀行,騰訊微眾銀行的進度明顯比網商銀行更有效率。去年12月12日拿到銀監會的開業批覆,16日完成工商註冊,28日官網正式上線,今年1月4日在國務院的見證下完成第一筆貸款業務,並將於4月18日正式開門迎客。

  “雖然浙江網商銀行成立時間較微眾銀行晚一些,正式營業時間也將略晚於微眾銀行,但我認為擁有阿里系基因的網商銀行進入角色的速度更快一些,將後來居上。”昨日,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新京報記者說。

  郭田勇認為,作為網商銀行的主發起人和大股東,阿里巴巴以電子商務起家,且近年來,以阿里小貸為代表的阿里金融佈局多年,阿里小貸運作數年來已經形成千億元規模。這為網商銀行積累了網上運作以及風險控制等經驗。

  二、同為純網路銀行 目前“無法比較”

  同為去櫃檯化的純網路銀行,浙江網商銀行與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目前均未對外正式營業,仍有較大的想象空間。兩家銀行有何區別呢?

  “與微眾銀行的區別現在也沒法對焦,他們現在還沒對外營業,所以無法比較。”4月7日,螞蟻金服副總裁俞勝法對新京報記者說。

  1月18日,明確打著國內首家“網際網路銀行”的微眾銀行試營業,首先試水的是一款線上信貸產品“信用付”,即讓客戶在一些消費應用場景時,支援“先消費,後付款”,14天內免利息,類似於“京東白條”的業務形式。

  昨日,記者登入微眾銀行***We Bank***官方網站,目前並無PC***,使用者需掃描二維碼才能瞭解微眾銀行資訊,顯露出移動網際網路的味道。同時,從官網上的資訊來看,未來微眾銀行或將圍繞“食、行、玩、社交和財富管理”幾大板塊進行重點佈局。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微眾銀行4月有望上線一系列產品,將主要在移動端進行釋出,而大股東騰訊旗下的手機QQ等渠道有望成為首批產品上線的主要渠道之一。此外,微眾銀行的貸款類產品將主要以無抵押信用產品為主。對於即將上線的產品情況,微眾銀行方面不願意進行更多披露。

  與微眾銀行一樣,浙江網商銀行也是去櫃檯化,將做成一家純網路銀行。不設實體網點,不經營現金業務,通過網路資料對個人信用進行分析,並完成網商銀行的功能實現,存貸款均在網上完成。

  背靠比騰訊更有金融業務優勢的阿里巴巴電商帝國,網商銀行是否可以憑藉阿里集團旗下的支付寶、阿里小貸等客戶和技術優勢反超微眾銀行呢?面臨存款保險制度將於5月1日起正式施行,存款利率有望完全放開,將於5、6月份正式營業的網商銀行是否為客戶提供更高利率的存款呢?

  對於上述問題,俞勝法對新京報記者強調,利率市場化還沒放開,不存在存款利率高低的問題。同時沒有其他可以對外披露的內容。

  三、小存小貸PK個存小貸 各有所長

  同樣主打“小貸”的阿里系網商銀行與騰訊系微眾銀行,在“小存”與“個存”方面的定位也有所不同。

  據此前銀監會公佈的民營銀行定位,阿里發起的銀行定位“小存小貸”,騰訊發起的銀行定位“大存小貸”。不過,微眾銀行在正式亮相前更改了定位,從“大存小貸”改成了“個存小貸”,成為首批民營銀行中唯一發生定位變化的銀行。

  對此,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解釋稱,“個存小貸”是以重點服務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為特色。而此前的“大存”即對公存款難以通過線上實現,因而改為“個存”,更能體現騰訊優勢,也更能解決老百姓的金融需求。

  四、騰訊的“個存”與阿里的“小存”有何差異呢?

  分析人士認為,騰訊和阿里都擁有海量的客戶群。不過,號稱“只對小微的世界感興趣”的螞蟻金服的客戶群是電商客戶、賣家和買家,可以對公對私業務並舉;而騰訊的客戶群大多為社交個體,側重於個人消費業務。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兩家純網路民營銀行各有特色,其主要區別是定位與客戶物件不同,而在做法上會有很多相似之處。造成區別的原因在於兩家銀行的主發起人騰訊與阿里的主營業務不同,一家主要針對個人社交,另一家主要針對小微企業等電子商務。

  連平認為,騰訊系銀行與阿里系銀行均是可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零售銀行,做法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均可以利用客戶優勢吸收較低成本的存款,並通過分析大資料和信用發放貸款。儘管兩者客戶物件主要是個人和小微企業,但是,小微企業主與個人往往是一致的,有時候很難分清楚。

  郭田勇表示,阿里巴巴靠電子商務起家,商業與銀行業有著天然結合比較緊密的優勢,同時,擁有支付寶、阿里小貸等多種網際網路金融形式的螞蟻金服將會為網商銀行提供更多的資料和客戶群以及其他技術支撐,因此,將更快進入角色,將以服務小微企業主為主。

  而靠社交業務起家的騰訊,同樣擁有非常龐大的客戶群,比如超過6億的微信使用者。郭田勇認為,騰訊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把微信、QQ等社交使用者轉化成可以提供金融服務的客戶,這部分潛在客戶數量也很巨大。預計騰訊系微眾銀行開展的“個存小貸”將主要面向公眾,也會形成專門的金融服務。

  “因此,不要以為阿里系網商銀行成立較晚,會趕不上騰訊的微眾銀行。其實,我認為阿里系網商銀行將更快速發展,將後來居上。”郭田勇說。

  五、網商銀行大事記

  2014年3月11日,獲銀監會批准成為首批5家試點民營銀行

  2014年9月29日,網商銀行獲批籌建

  2015年3月19日,創立大會和首次股東大會召開

  2015年3月26日前,向監管部門提交驗收報告

  2015年5月或6月份,將正式對外營業

  六、微眾銀行大事記

  2014年3月11日,獲銀監會批准成為首批5家試點民營銀行

  2014年7月24日,首家獲得銀監會正式批覆籌建“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22日,創立大會

  2014年12月12日,獲開業批覆及金融許可證

  2014年12月16日,完成工商註冊領取營業執照

  2014年12月28日,官網上線

  2015年1月4日,見證該行第一筆貸款

  2015年1月18日,對外試營業

  2015年4月18日,將正式對外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