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影響因素有哪些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重要的一部分,而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會受到哪一些因素的影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外匯儲備影響因素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外匯儲備影響因素分析

  ***1***國內生產總值***GDP***:外匯儲備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反映了一國經濟規模對於外匯儲備量的需求。外匯儲備糧與國內生產總值應保持適宜水平。

  ***2***進出口額:一國對外經濟交易主要通過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商品交易和資本往來專案反映。對外經濟交易量越大,表明對外開放程度越大,受外界干擾也越大。由於儲備的基本用途是作為對外支付準備金,彌補國際收支赤字。因此,我國對外貿易經濟的活動規模,尤其我國進出口貿易規模對儲備需求的決定是重要的。進出口差額達,所需要的國際儲備量也越大;相反,就越小。

  ***3***外商直接投資***FDI***: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外商直接投資時我國外匯儲備增加的主要結構性因素,對我國外匯儲備增量的貢獻度日益加大,同時外商投資企業的匯出利潤也構成了用匯需要的重要內容。利用外資可視為舉借外債之外的另外一個對外融資方式之一,可大大減輕外匯儲備的負擔,而且使得經濟建設獲得躍進式的增長。

  ***4***外債餘額: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資金是最稀缺的資源之一。近年來,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我國也大膽採用在國際資本市場籌措資金的做法,對外融資有了長足的發展。截至2005年底,我國外債餘額達到了2810.45億美元,外債規模的擴增適應了國內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了基礎設施方面的加速發展。對外融資正越來越成為國家巨集觀經濟調節的一種重要手段,因此,外債的風險、成本、幣種結構以及累計餘額、清償能力等都與我國的外匯儲備息息相關。

  ***5***匯率制度、外匯政策和外匯管制:固定匯率或穩定的外匯政策對儲備的需求比浮動匯率制度大。外匯管制嚴格的國家其所需的外匯儲備相對較少。

  ***6***此外,國內資本市場的活躍程度、是否儲備貨幣發行國、外債規模、出口商品供求彈性、各國政策的國際協調等因素也都會對儲各需求量造成影響。

  外匯儲備的功能

  1、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2、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3、維護國際信譽,提高融資能力;

  4、增強綜合國力,抵抗金融風險。

  外匯儲備帶來的影響

  1. 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著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的流出,這種狀況不利於一國經濟的增長。如果中國的外匯儲備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

  2. 帶來利差損失。據保守估計,以投資利潤率和外匯儲備收益率的差額的2%來看,若擁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年損失高達100多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一潛在損失更大。另外,很多國家外匯儲備構成中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若美元貶值,則該國的儲備資產將嚴重縮水。

  3. 存在著高額的機會成本損失。中國每年引進大約500億美元的外商投資,為此國家要提供大量的稅收優惠;同時,中國又持有大約一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閒置不用。這樣,一方面是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儉用借錢給外國人花,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可忽視。

  4. 削弱了巨集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負有無限度對外匯資金回購的責任,因此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佔款投放量不斷加大。外匯佔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從總量上制約了2004年以來巨集觀調控的效力,還從結構上削弱巨集觀調控的效果,並進一步加大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 影響對國際優惠貸款的運用。外匯儲備過多會使中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按照IMF的規定,外匯儲備充足的國家不但不能享受該組織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對國際收支發生困難的其他成員國提供幫助。這對中國來講,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

  6.加速熱錢流入,引發或加速該國的通貨膨脹。

  7.大量囤積外匯,會引起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無論是出口創匯還是發行本國貨幣購買外匯,都會形成對本國有形經濟資源的購買能力,造成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

  8.推高本國貨幣的通貨膨脹,資源的流失和大量發行本國貨幣所換來得外匯如果不能實現購買,則會推動國內通貨膨脹的持續上揚。

  9.迫使國內生產企業和銀行系統倒閉,出口創匯不能回購資源,在國內以發行本國貨幣虛增企業利潤來實現,實質上是生產企業的出口成本以通貨膨脹消化,長期運做,使所有生產企業總體上收不抵支,使這些企業所持有的生產資料轉化為外匯儲備的貨幣形態,造成倒閉,而以企業經濟贏利為基礎而生存的銀行也會因企業的倒閉使放出的貸款不能收回而發生倒閉。

  10.使中央銀行產生鉅額的匯兌損失,由於這些損失需要通過本國貨幣的無保證發行獲得,由工商企業和銀行系統消化,迫使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革,吸收民間資本公擔,我國大批國企和國有獨資銀行的股份制改革,就是因為企業無法獨立承擔央行大量囤積外匯產生的匯兌損失,不得不吸收民間資金共擔損失以苟延殘喘。實質上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本質屬於國有獨資製造企業和銀行的變相破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