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食物有什麼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故鄉的月,其實就是我們的心燈。中秋時節,是我們歡慶團圓的日子。那麼,我們該吃什麼有兆頭的食物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了一些關於中秋節的美文,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節食物1、烤肉

  在我國臺灣省,中秋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烤肉。其實多年前兩家醬油廠商在電視上大展廣告攻勢加上許多商場在中秋前夕搞起了烤肉相關產品的特賣會,所以很多人光顧。在不知不覺中,中秋節吃烤肉也變成了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菜餚。

  中秋節食物2、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這個東西沒剝開的時候可玩性大於可看性,摸在手裡涼涼圓圓滑滑的,剝開之後可看性又大於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寶石攢在一起,好看。也是取個團圓的意思。

  中秋節食物3、大閘蟹

  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箇中滋味讓神往的。回到世俗的生活:不過今天的大閘蟹一定夠貴,不妨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留到明天吃也罷。

  中秋節食物4、芋艿

  用清水煮一大鍋小芋艿粘了糖吃,是過去窮人家的實在日子。在江浙一帶,芋艿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艿,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中秋節食物5、毛豆

  在江浙一帶中秋節除了芋艿外還會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當地又稱毛豆莢,而莢又與“佳”、“吉”等字諧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夠吉祥如意,萬事順心。

  中秋節食物6、鴨子

  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制嚴厲,不能明著組織鬥爭,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中秋節吃鴨子,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當然秋季吃鴨子對身體頗有裨益。

  中秋節食物7、梨

  中秋節吃梨意思是把要把“分離”吃掉,表示永遠團圓不分離的意思。而且中秋節前後正是梨上市的季節。

  中秋節食物8、糯米蓮藕

  中秋食藕,是寄團圓之意。以糯米填充蓮藕,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濃***,意喻甜甜蜜蜜。

  中秋節食物9、西瓜

  在我國北方個別地區,中秋節時無論貧富,全家都要吃西瓜。西瓜是圓的,意喻團團圓圓,也正好合了中秋節全家團圓的意思。

  中秋節食物10、包子

  在我國有些地方,中秋節要蒸包子吃給祖先上香,而且吃包子之前必須要放鞭炮。

  中秋節食物11、桂花糕、桂花酒

  八月桂花香,的確,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無一例外地散發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中秋節食物12、田螺

  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而且螺肉營養豐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