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遊安全常識有哪些

  旅遊安全隱患四大成因

  目前多見的旅遊事故有幾大原因。

  其一是遊客貿然探險。據瞭解,眼下探險遊、特種遊成為旅遊時尚,卻也是旅遊事故發生的重點領域。因為這類旅遊專案風險性較高,而且不少探險遊客沒有經驗或能力做足事先準備和應付中途變故。

  其二是景區安全設施不完善。武漢某動物園裡發生過獅虎傷人、吃人的事件,這其中有景區安全設施不完善的原因,但也有一些遊客不按園方交待,自行與猛獸“靠攏”等原因。另外,一些景區設定了新型遊樂設施,如笨豬跳或漂流等,有的安全檢驗不過關,也會給遊客帶來傷害。

  其三是自駕遊交通隱患多。據瞭解,近年,無論是有組織的自駕遊車隊還是散兵遊勇的自駕遊者,都曾出過嚴重的交通事故。業內人士稱,自駕遊不同於一般遊山玩水,應該看成是對駕手能力的全面考驗,尤其是不走常規道路的自駕遊客,隨時面臨駕駛、認路、應變意外的挑戰,如果輕率上路,往往會出事。

  其四則因突發自然災害。雪崩、山火、岩石崩塌、海嘯颱風,都是“不可抗力”的災害源頭。

  如何應付氣候突變

  自助遊一族外出時,時常會碰到野外天氣突變的情況,掌握一些天氣知識及應付措施顯得非常重要。

  〔準備與認識〕自助遊者,平常應學習一些天氣方面的知識,以便了解野外天氣的特徵和天氣為何產生變化等。不妨學會觀測天氣,根據對星星、太陽、月亮的光度或雲層形狀、動向等情況的觀察,設法預測未來的天氣。另外,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獲取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

  為應付惡劣天氣,出發前應先準備多種物品。首先,收音機要小型輕便,能收聽短波廣播,以便收聽凌晨的氣象預報;其次要攜帶雨具、防風夾克、毛衣等,如方便還可帶帳篷前往,遇緊急狀況時可派上用場;另外還要隨身攜帶易下嚥、易消化、熱量高的乾糧,如羊羹、煉乳、巧克力等。

  〔應付措施〕如果遭遇惡劣氣候,應該採取哪些措施?有經驗的遊客稱,因野外天氣變化無常,為避免溼透的身體受強風吹襲等,應在天氣惡化前先採取預防措施,如穿上雨衣等,把預備替換的衣物收藏妥當,並仔細檢查,避免弄溼。天氣惡化之前先進食。另外,須確認預定的行程是否變更、下一站的休息地點等,應與同伴採取一致的行動。如行程不能進行,最好能進入附近的民居躲藏,如不行則要選擇安全的地方安營紮寨。

  青山綠水間的“走路經”

  在青山綠水間旅遊要學會走路。掌握“走路經”,才能玩得輕鬆愉快安全,反之則勞累甚至受傷。

  其一,走路不要三步並作兩步走或蹦蹦跳跳,這樣會加重膝踝負擔,容易勞累或受傷。

  其二,勻速行走最省體力,而且有利於保持良好心態;急一陣歇一陣的走路方式最累人。

  其三,上午出遊的路可走得稍快,傍晚返程則要慢些走,以免疲勞的關節、肌腱受傷。

  其四,上下山時儘量走石階,少走山面斜坡。

  其五,在水泥、瀝青、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河灘、溼地等軟地面上行走省力,也安全。

  其六,不走冰面、沙石坡,寧可繞點路。再者要多問,少走冤枉路。

  在外衣食住行有講究

  〔衣〕外出旅遊著裝要輕便、大方、舒適。衣褲不宜過於寬大或窄小,以免影響走路。夏季旅遊,由於早晚溫差較大,除了帶上隨身的換洗衣服外,最好再帶一件夾衣或絨線衣;冬季旅遊,必須帶上毛衣、棉衣、風帽等。

  旅遊不宜穿化纖類的汗衫、背心。由於其透氣性差,出汗後易貼上在身上,不舒服。另外夏天不宜穿深色衣服,為減少烈日直接暴晒頭部,應戴上草帽或白色遮陽帽。另備輕便的雨衣或摺疊式雨傘。

  旅遊時穿的鞋要輕便、透氣、防滑,走路以布鞋為最佳,爬山以橡膠底鞋為最佳,忌穿新皮鞋、硬底鞋、高跟鞋。

  用腰包攜物最省力,其次是雙肩式揹包,單肩挎包及手提物品較費力。

  〔食〕食品要新鮮、多樣。最好帶些餅乾、糕點,以防途中無法就餐。飲茶不宜過多、過濃,以免引起興奮、失眠、心跳加快等症。

  〔住〕住宿的要求應當是安全、方便、舒適、衛生,住下以後及時盥洗、淋浴,按摩一下腰腿部及小腿肌肉,有利於消除疲勞。夏天不要在有風的地方久留,否則易引起感冒或關節疼痛;冬天取暖要注意通風,睡前將未熄滅的煤爐移至室外,以防一氧化碳中毒,同時要保證足夠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