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自然災害作文
地球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星球,而天氣,氣候災害佔到自然災害的百分之七十。如何預防自然災害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歡迎閱讀。
篇一
手中拿著筆,心情無比沉重,不知該從何寫起.心中不斷地浮現著那一張張令人髮指的圖片,耳邊不時響起那撕心裂肺的呼救聲;那痛徹心肺的哭泣;那歇斯底里對親人的呼喚……
這就是災難,僅僅這兩個字就可以讓所有人恐懼,更別說災難真正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時候.災難包括許多種:自然災害,比如,地震、火災、颱風、泥石流等.早在古代,人們沒有防範意識,不知如何來防範,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人們懂得用科學道理保護自己,提前預測災害,減少生命危險.本文將告訴大家怎樣用科學的方法來防震減災,保護自己,保護家園.
據調查,全國有許多地方發生大地震,如: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如此多災害,損傷慘重,特別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萬人死亡和受傷.
其實,有些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地震發生前,會有些預兆.比如正在冬眠的蛇會湧出洞外;蜜蜂會驚飛、逃竄;狗會狂吠,還有一些家畜會出圈,到處竄跑;螞蟻成群結隊搬家……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發生地震,以防在先,及早撤離.地震發生了並不是就必死無疑,其實,還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壓在廢墟的底下,這時候,你不要盲目亂動,要冷靜,先把手抽出來,慢慢地挪動廢墟,先保持呼吸順暢,在找一些堅硬的木棍或鋼筋撐住身邊的廢墟,以防發生餘震,再找旁邊有沒有食物或水.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家裡,必須馬上鑽到堅固、並且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中躲避,以免砸傷.在商場發生了地震,要避開玻璃櫃,避開貨物、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車內,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穩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災害不像地震一樣不可避免,有時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不止自然災害,還有人造災害.如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類自己砍伐樹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所以,我呼籲大家做好以下幾點:
1、 保護森林,種植樹木,保護水土.
2、 工廠不要排放太多廢氣 .
3、 要保護臭氧層,適當開汽車 .
4、 要多學防震、防災方面的知識,有防範意識.
5、 節約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6、節約用電.
為了我們的明天,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讓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篇二
自然災害是我們一生中不可避免的一種危險,但是懂得自救的人往往會在危險中得以脫身,保住性命,由此可見,學會自救是非常重要的,是我們人生中必需的一課。
一、地震災害
地震發生時,身處不同場所就得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因為所有的自然災害的發生都會有一定徵兆的,越早發現越好做好逃生準備。
如果是在樓房住所發生地震時,應就地避震:飛速跑到承重牆牆角、衛生間等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或者堅硬的桌子底下躲起來。在廁所是因為這裡空間小,大塊的天花板掉下來的可能性小,且有水源,可以爭取更長的生存時間。桌子也能起到減壓的作用。等首震過後,再迅速撤離。
如果在學校或公共場所時發生地震,首先要做到聽從老師或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千萬不能慌亂、擁擠。應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撐物下面,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儘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待地震過後,聽從指揮,有組織地迅速撤離。
二、洪澇災害自救
在遇洪水時,首先應該迅速登上山岡、牢固的高層建築避險,而後要與救援部門取得聯絡。同時,注意收集各種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為逃離險境的好工具。洪水中必須注意的是,不瞭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轉移。
篇三
地球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的星球,而天氣,氣候災害佔到自然災害的百分之七十,因氣候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佔自然災害總死亡人數災害的百分之六十一。然而,氣候災害並非是不可抗拒的,事先了解自然災害即將來臨的資訊,科學的組織災害防禦工作,採取正確有效的防禦措施,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比如說,在大霧來臨時,在高速路實行交通管制,能夠避免撞車事故。在強颱風來臨時,採取臨時停業,停課,轉移人口等措施,就能夠避免人口傷亡等等。
氣象防災減災有三個關鍵壞結,第一要做好正確的災害性天氣預報,第二要將災害天氣預報資訊及時有效地輻射到包括政府在內的社會各層面,與社會大眾密切相關的輻射渠道主要有:電臺,廣播,電視,報紙等。第三要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災害防禦工作,政府及時有效的實施防災應急預案,當遇到災害性天氣襲擊時,適當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就可以取得比較滿意的防災減災效果。
在面臨氣候災害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持一種積極的態度,都應該有較強的防災減災意識,減輕自然災害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就是要喚醒全球社會給予重要關注。平時我們應該儘可能多的掌握一些防禦災害的措施和方法,災害來臨時,科學的使用這些措施和方法,就可以達到避免或減輕災害損失的目的,才能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