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怎麼挑選_新車挑選技巧

  消費者們去4s店買車一定要仔細挑選,以免日後產生糾紛。那買車怎麼挑選呢?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新車挑選技巧,希望你喜歡。

  新車挑選十大技巧

  1、檢車車身外觀

  你買的是新手,不是二手車,劃痕等車漆問題經銷商早就解決了,作為菜鳥來說,你就算在仔細看也看不出什麼來的。當然,你要是不放心也可以仔細檢查檢查,但一定要到太陽下,光線明亮的地方。當然,我主要說的車身外觀是一些細節部位。比較一下車門縫隙是不是均等,車玻璃有沒有損傷、劃痕。還要看看車窗玻璃是不是原配的,原配的玻璃下面有標記的。

  2、檢查底盤和電瓶

  各位可能要說了,新車有啥好看?錯了,新車也有漏油的!廠商很狡猾的,地上的油點肯定是看不到的,但是你可以趴下來看底盤有沒有油汙。新車電瓶簡單多了,只要看接頭有沒有腐蝕。要注意的是電瓶接頭一般是鬆的,開走前一定要擰緊。

  3、拉出機油尺看機油顏色

  有人又要說,不都是零公里嗎?有什麼好看?經銷商可不都是好人,有些車跑了許多公里,但是里程錶不接,愣冒充是零公里!看的時候要著車三分鐘後熄火,拉出油尺用紙巾擦拭,油黑的淘汰。

  4、檢查輪胎和減震

  輪胎除了看有沒有磨損、新舊怎樣外,要特別注意四個輪胎的規格、花紋是不是一樣,輪胎防盜接頭是不是配套、氣帽嘴在不在。這個要檢查仔細了,很有可能被偷樑換柱了。

  胎壓也很重要,你可以要求4S店把胎壓放到2.6-2.7左右,不要不好意思!輪胎處於正常胎壓且四輪氣壓一致時,可以在車前觀看車身、保險槓等對稱部位離地高度是否一致。

  減震檢查時,用手按壓汽車前後左右4個角,鬆手後跳動不多於2次,表示減震器效能良好。

  5、檢查車內各個部件

  這時候才是你進駕駛倉的時候,據廠商說,一看見上來就迫不及待進駕駛艙挑車的就知道是新手!最怕那種圍著機器轉了半天不進駕駛艙的!

  這裡要說的就是耐心,一定要有耐心!對著說明書檢查各種按鈕、開關是否都有效。燈光、音響、空調、座椅、安全帶、電動窗等等的調整,要不厭其煩的一個一個測試。廠家說什麼 “放心吧,都是新車!什麼問題沒有!”都不要聽!

  大家一定要仔細檢查,重點是控制檯面板,很容易出問題的。

  6、檢查平面軸承有沒有問題

  不知道平面軸承沒關係,你可以在試車的時候,原地打輪,聽聽有沒有異響,這個應該試過幾輛車的人都能聽得出來吧。

  大眾這方面問題經常會有,雖然原地打輪對輪胎磨損比較大,但是不要心疼車車,否則開回家以後出現問題更煩人,還是就地解決問題比較好,也可以趁機壓一下價啊。

  7、遠聽發動機聲音

  這個只能憑感覺了。操作方法是,打著兩輛車,你站在中間位置,離開兩車距離相等,你感覺到聲音大的淘汰,可以轉個身再聽,以免你兩耳聽力不同出現錯覺。

  8、細聽發動機聲音

  用個螺絲刀一端頂在發動機上,另一端頂在耳朵上聽聲音。這裡要詳細說明一下,這樣你才能聽見發動機內部的聲音是否有雜音,比如環子聲、敲缸聲、氣門的嘀嘀聲等等。好發動機只有一種“呼嚕呼嚕”聲,不會有其他的雜音。

  9、注意車椅是否被偷換

  許多新手知道選車的時候抄下車架號或者發動機號,但是您想過有可能被更換座椅麼?為什麼我不說其它零件?因為其它尤其是機械零件,被更換後很容易在使用和保養過程中被識別出來,但是座椅誰會去發現呢?最多覺得座椅有說不出的問題,但是不能確定呢?所以在選車的時候要特別留心,可以做個記號防止被偷換。

  10、檢查空調有沒有異響

  首先要提醒新車主,檢查空調要有耐心,不要因為沒有問題就馬上關了。把空調風力開到最大,坐裡面呆會,等溫度降下來,聽聽動靜,有的車空調開到最大的時候幾分鐘後就會出現異響,這就要找廠家問明白了。另外,讓4S檢測一下空調含氟量,有的廠家只充一半,忽悠新車主。

  選購新車注意事項

  過硬的安全性

  我想誰都不會拿自己的性命當兒戲吧,所以買車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性。為駕乘者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是判斷車輛品質高低的首要因素。汽車的安全性分兩大類,“主動安全性”,可理解為防範於未然。重點是將車輪懸架、制動和轉向的效能達到最好的程度,儘量提高汽車形式的穩定性和舒服性,減少行車是所產生的偏差。例如安裝制動防抱死裝置ABS,以提高制動效能防止甩尾現象;安裝驅動防滑裝置ASR,防止汽車產生側滑;採用轉向動力輔助系統,減輕駕駛者的疲勞程度;採用新式光源提高照明射程……“被動安全性”,顧名思義就是一旦事故發生時,汽車保護內部乘員及外?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鋇陌踩?潭取@?綈踩??搖⒃ぞ?槳踩??⒎雷渤瞪斫峁溝取;褂薪?昀純?⒌母髦職踩?氨福?縊娑??虼蟮啤⒆遠?鉤迪低車齲?諞恍└嘸侗鴣瞪暇?芸吹剿?塹納磧啊R豢詈貿悼隙ɑ崛諍細髦職踩?氨贛諞簧懟?/p>

  出眾的品牌號召力

  據一些權威機構調查顯示,在購車過程中,60%的消費者購車時會考慮品牌因素。對汽車品牌與經銷商品牌的認知度,已成為目前國內消費者選車、購車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可否認,美譽度高、歷史悠久的汽車品牌,帶給人們的,大多是品質出眾的汽車產品。大品牌所提供的附加服務,也是普通品牌無法比擬的。以大眾、奧迪為代表的德系品牌,經久耐用的超凡品質;以本田、豐田為代表的日系品牌,經濟省油與做工精緻;以福特、別克為代表的美系品牌,寬大舒適的美式風情;以奇瑞、吉利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價廉物美。

  優美的外型

  在我們日常交往過程中,都很注重第一印象。買車也一樣,當你第一眼看到一輛車時就對它的外形沒有感覺,我想接下來的因素恐怕都不會考慮,直接會把它從候選名單上pass掉。正如人們常言所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一款造型優美的車,往往在第一眼過後就會給人留下不錯的印象,接著才會有考慮它的慾望,當前車市中時尚動感的流線型車身造型一般比較受人追捧,它們不僅滿足了消費者視覺上的享受,而且也會影響到車輛的綜合性能。例如外形風阻係數越低的車型,高速行駛中阻力將越小,行駛穩定性也越高增加,油耗也將維持在較低水平。因此,造型優美,也是選車的一大標準.

  人性的設計

  一款好車,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了各種人性化設計。如女士穿高跟鞋開車不方便,在自己的座下設計鞋盒,這樣方便換鞋駕駛;手上會提很多東西,汽車感應到你的鑰匙,門會自動開啟;根據你坐的習慣位置,座椅可以有記憶功能;此外,隨手可及的眼鏡盒、零錢盒等細小設計,成為一款好車的必備之選。一些看著不起眼的小細節,將在日後用車生活中給你帶來極大的方便。在購車時,您必須考慮汽車是否有豐富的人性化設計。

  高保值率

  消費者都有這樣的心理,就是不希望自己的車降價過快,如果到手的新車不到一年便直降數萬,這會嚴重挫傷購買者的消費情緒,因此,那些定價合理,價格體系穩定的車型往往是人們鐘意的物件。一些車輛憑藉過硬的質量,良好的品牌形象,穩定的價格體系,往往在二手車市場中也擁有較高的保值率。例如大眾、豐田,本田等品牌的車型保值率一般都比較高,買這些車幾年後要換時也不至於虧得太多!

  新車保養注意事項

  “拉高速”時速至少130公里,而我國法律規定公路最高時速為120公里

  北京車主白先生最近有件撓頭事:去年6月,白先生成了有車一族,如今到了首保的時間,但是首保之前去哪裡“拉高速”,一直困擾著他。他曾聽人 講:“拉高速”需要車速至少達到130公里每小時,且需要持續跑上10分鐘以上才可以。可是我國高速公路最高只能跑120公里每小時,怎麼辦?有人建議他 把車牌擋住,晚上到北京六環或上其他高速路“拉”車。可機動車超速、遮擋號牌,都是公安機關嚴查重罰的交通違法行為,同時晚上視線受影響車速太快容易出事 故。“雖說不‘拉高速’可能對車不好,但畢竟生命安全和遵守法律問題更重要。”白先生表示,眼看通過合法途徑“拉高速”行不通,只好將“拉高速”的想法暫 時擱置了。

  以前大家買了新車都會“拉高速”,現在汽車製造工藝更加成熟了,還需不需要“拉高速”?如果非拉不可,又該到哪裡去“拉高速”?有白先生這樣困 擾的人,還有不少。近年來,我國汽車呈井噴式增長,根據公安部統計,至2012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達2.4億輛,汽車保有量1.2億輛,私家車年增 長率超過20%。新增汽車都會面臨要不要“拉高速”的問題。

  “拉高速”對車況的好與不好尚無定論,而因“拉高速”造成的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屢見不鮮。

  去年11月末,江蘇車主周某新車的磨合期剛過,就聽人建議在首保後去“拉高速”,於是他趁著早上車少跑到318國道上“拉高速”,不料在行駛途 中遇到一塊較大的石頭,周某立刻踩了剎車,但因車速太快還是撞到了中央隔離帶,幸運的是他只受了輕傷。據處理這起事故的交警介紹,好在周某的車還沒有真正 跑起來,如果按周某“拉高速”的想法,等車真正跑到時速120公里以上時,遇到這類緊急情況,很可能就是車毀人亡。

  而另一位湖北車主範某更是“愛車不惜命”,他在高速公路上用“喜紙”遮蓋住車牌,一路狂飆到180公里每小時,為的就是讓新車“拉高速”,結果遭到重罰。

  據公安部交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執法查處情況看,確實有一些人在高速公路或者國道上“拉高速”。為躲避測速電子眼,有的人就用光碟或者紅紙遮 住車牌,有的乾脆摘下車牌。為了能讓車跑起來,有的人選擇晚上在高速公路上“拉高速”,晚上車雖少但光線不好,而且多有大卡車,這時候開超速車是非常危險 的。

  眾說紛紜“拉高速”

  對於“拉高速”的方法、時機、程度,從來就沒有人給出一個準確而具體的說法

  新車磨合期過後到底需不需要“拉高速”?到底應該怎樣拉?無論是在網路的相關論壇上,還是在現實生活的交談中,都可謂是眾說紛紜,各執一詞。

  贊同“拉高速”的人認為,新車磨合期過後 “拉高速”時的時速,決定了今後車子的最高時速,所以不“拉”的話會影響以後車的提速和速度極限。與此同時,高速運轉也可以燃燒掉髮動機內的積碳。一位北 京汽車4S店的售後服務人員說:“車程一般在2000公里以上就可以‘拉高速’,‘拉’完之後會覺得車開起來很輕,而且之後提速也快。”他還建議,如果路 況好的話,車子能跑多快跑多快,如果在市區或者限速的情況下,理論上發動機轉速3000轉左右、車速達到100公里每小時,保持時間長一點,也可以起到 “拉高速”的效果。

  而反對“拉高速”的人認為,“拉高速”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如果操作不當反而會傷害車的效能。網友“KILLERLZ007”表示,原來的新 車“拉高速”,是可以用快速高溫的方法將磨合後的一些鐵屑等雜質清除出去。可是現在的車,出廠前已經經過了細化處理,所以“拉高速”也沒有原來那麼大的作 用了。也有網友從機械學角度分析,“拉高速”有害無益,還會造成車子過早報廢,不安全。而且拉高速清理積碳的作用有限,還不如直接去汽修廠清理積碳。

  “那麼多的車型,那麼多的發動機型號,如何得到一個合理的所謂‘拉高速’標準呢?”懷疑“拉高速”的人還從側面進行了反問,對於“拉高速”的方法、時機、程度,從來就沒有人給出一個準確而具體的說法。

  雖然誰也說服不了誰,雖然汽車使用說明書從來不提“拉高速”的事,但一些汽車4S店的工作人員還習慣給新車主提醒“拉高速”,周圍的人也常提及“拉高速”,因此一些車主不管相信不相信、情願不情願,還得冒險去“拉高速”。

  專家的看法和建議

  隨著汽車製造工藝的成熟,汽車產品質量的提升,刻意“拉高速”得不償失

  新車究竟要不要“拉高速”?筆者採訪了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帥石金教授。在這位汽車發動機專家看來,汽車“拉高速”不是汽車使用中必須走的一道程式。

  “汽車廠家並沒有硬性要求汽車‘拉高速’,更沒有統一的‘拉高速’標準。”帥教授介紹說,在新車交付給使用者之前,發動機會做規範的磨合實驗,磨 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交付使用者使用了。使用者在使用新車時,不應該讓車在高速高負荷執行,這樣會對發動機有害。新車只要按正常工況行駛,就是最好的磨合,執行一 段時間,汽車的動力性和經濟性就會處於比較好的狀態。

  談到“拉高速”對於清除積碳,帥教授表示這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汽車長時間在低速低負荷工況執行,會造成燃油在進氣門和燃燒室表面積碳,這時如 果汽車能短時間在高速高負荷工況執行,可以把沉積的積碳燃燒掉,相當於給燃燒室做一次“打掃衛生”。但新車並沒有積碳,說“拉高速”後車開起來輕、提速 快,也許可以縮短新車處於最佳工作的時間,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他同時強調,由於“拉高速”並沒有統一的規範和要求,如果新車長時間處於高速高負荷執行, 反而會損害發動機,對車也有負面的影響,更別說在當前,還得冒違法受罰以及生命安全之險。因此,在他看來,汽車刻意“拉高速”,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誠如帥教授所言,隨著汽車製造工藝的成熟,汽車產品質量的提升,不少人也認同新車沒必要再刻意“拉高速”。汽車維修高階工程師許建忠認為:“拉 高速”來源於最早的修理,那個時候的加工工藝和現在的修理工藝有很大差距,汽車發動機通過減少進氣量使車速不能太高,目的是降低磨合期內發動機磨損。而當 磨合期結束了,因為長期在低轉速的狀態下運作,油品質量等致使車輛執行中的雜質沉積增多,這個時候“拉高速”,可以在大的汽油衝擊以後,清洗掉這些東西, 以後才跑得起來。而現代汽車製造工藝和修理保養技術,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並不需要刻意“拉高速”。

  北京某名車的4S店工作人員的話,也印證了現在的車不需要刻意“拉高速”的說法。據他介紹,現在很多車在出廠前都經過了很好的磨合,無需“拉高速”了。

  專家建議,對於長時間在市區低速行駛的車輛,如果不想到4S店清理積碳,也可適時往郊區或在高速路上跑一跑,時速100公里就完全可以達到清理積碳的目的。

  “不管什麼時候,高速行駛對發動機乃至整個汽車都是不好的、對交通安全是不利的。”這已成為相關專家和廣大車友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