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鈣片有哪些牌子

  鈣片一般以碳酸鈣醋酸鈣或磷酸鈣鹽為原料,輔助有機酸如檸檬酸,生產有機鈣,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那麼寶寶鈣片哪個牌子的比較好呢?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寶寶鈣片好的牌子推薦

  1、體恆健牌鈣之緣片——富含維生素D,安全純淨,效果顯著

  2、寧波天真牌葡萄糖酸鈣——只有醫院有配,效果和小兒四維鈣粉顆粒一樣,口服液狀,寶寶服食起來非常方便。

  3、愛爾鈣——愛爾鈣是一種碳酸鈣,小寶寶容易吸收。

  4、金箍棒乳酸鈣——這是一類保健品,其中的糖份含量比較高,建議小寶寶不要服用。

  5、三精牌葡萄糖酸鈣——這也是保健品類,醫院一般不推薦使用,裡面的成分,鈣含量都比較豐富。

  6、小兒四維鈣粉顆粒——很適合剛出生不愛喝水的寶寶,因為這個鈣粉顆粒略帶水果口味,衝調水後服用,既補鈣又補水。

  7、鈣爾奇——雖然這並不是專用的嬰兒鈣,但富含的營養物質卻非常豐富,但不容易被小寶寶吸收。

  8、美國樂力***複方氨基酸鰲合鈣***——適合年紀稍大點的嬰兒。

  鈣片的相關知識

  補鈣的根本在於調整膳食結構

  服用一些高鈣營養品固然有效,而通過日常膳食補鈣則是最基本、安全、經濟的途徑。按現代營養標準計算,我國成人每日補充鈣劑不得少於800毫克,小兒不得少於1000毫克。除了老年人、兒童和孕婦等特殊人群確需選用鈣劑補充日常飲食不足的部分外,一般身體健康的成年人,只要注意進食含鈣豐富的食物,不必另外補充鈣劑。我們身邊含鈣量高的食品比比皆是,不妨在吃的方面多留心。

  牛羊乳及乳製品為最好,100毫升牛奶含100毫克鈣劑,不僅含量豐富,且吸收率高。世界人均奶製品年佔有量為105公斤,其中美國為170公斤,日本為80公斤,而我國居民卻只有6.6公斤。專家們指出,增加牛奶的攝入量是解決我國人體鈣營養不良的最經濟有效的方法之一。

  海帶和蝦皮是含鈣量高的海產品,100克蝦皮含鈣2000毫克。魚肉特別是海魚中鈣和蛋白質相結合有利於鈣的消化和吸收。加工後的魚製品或罐頭,有的魚骨也可食用,更是含鈣豐富的食品。 豆類***黃豆、青豆、黑豆***尤其是豆腐、豆漿、豆製品中含鈣量很高,100克豆漿含鈣40毫克,10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300毫克。大豆製品中含有的植物激素對骨質疏鬆的防治有很好的作用。豆腐在點滷過程中加入一些電解質,使蛋白沉澱,對骨質也是有益的。

  動物骨頭80%以上都是鈣,加醋文火褒湯喝可幫助吸收鈣質。

  含鈣豐富的食物還有蛋類、芝麻、核桃、黑木耳、紫菜、杏仁、柑橘、香菇、部分蔬菜等。

  運動和晒太陽可增加鈣的吸收

  運動員的骨密度大於靜坐較多的人群,大多數人右臂的骨密度大於左側,這說明運動可以增加骨骼的密度和強度。我國南方人較北方人骨鈣含量高,原因之一是由於南方較北方接受的陽光照射更充足的緣故。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面板可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儲存。維生素D有助於鈣、磷在腸道的吸收,促進鈣、磷在骨組織上沉積。成年人如果堅持戶外運動,每天接受陽光照射,就不必服用維生素D。老年人最好避免早晚散步,改成白天活動,增加日照的機會。

  影響鈣質吸收的各種因素

  鈣、磷比例:在正常情況下,缺乏磷也會導致骨量減少,鈣與磷在骨中的比率為1:0.6。如果磷攝入不足,鈣磷比例不適當,儘管補充了足夠的鈣,鈣的吸收和沉積並無明顯增加。牛奶之所以對骨質疏鬆症有利,原因之一是因牛奶中鈣、磷比例適當,能達到鈣、磷雙補的作用。

  植物酸、草酸鹽的影響:可樂飲料、酒精、菠菜等食物中含植物酸、草酸和鞣酸,可與鈣離子結合成不溶性的鈣鹽,影響鈣的吸收。在兩餐之間服用鈣製劑可避免食物中不利因素的影響,有利於鈣的利用,而且分次服用鈣劑比集中服用的效果更好。

  食鹽的影響:飲食中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越差,鈣從尿中排出量越多。在一項研究中,把絕經後婦女的每日鹽攝入量由10.6克減至4.4克,鈣的排出量大大降低,骨密度明顯增加。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標準,成人每日食鹽量以5克為宜。

  性激素的影響:雌激素、雄激素、生長激素、降鈣素等是影響人體鈣質吸收與沉積的主要激素,可有效地防止骨質疏鬆。婦女絕經後,雌激素減少,補充雌激素後可使骨量增加,但補充激素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鐵劑的影響:鐵對鈣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樣鈣對鐵的吸收也不利,貧血病人補鈣與補鐵的時間最好隔開。

  鈣片在身體的功能和缺乏症

  1.99%的鈣分佈在骨骼和牙齒中。

  20歲之前是骨骼的生長階段,長個子的時候。人有兩個生長高峰期:1歲以前***兒童缺鈣將導致發育遲緩,發育不良。諸如出牙晚、學步晚、雞胸***和12—14歲***身材矮小、生長痛***。

  20歲以後骨質依然在增加。

  35—40歲,骨密度達到峰值。

  40歲以後骨鈣逐漸流失***對老年人將加快骨鈣的流失,導致身材變短,骨質疏鬆和骨質增生***。

  2.1%的鈣分佈在血液、細胞間液及軟組織中。保持血鈣的濃度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有著致關重要的作用。人體有一套機制來維持血鈣的濃度。血鈣的來源有兩個:通過消化道吸收的鈣以及骨骼中鈣的***骨骼是人體鈣的大倉庫,當攝入鈣不足事,則動用倉庫應急***這一切通過甲狀旁腺分泌升血鈣素和降血鈣素來加以調節。

  3.缺鈣會降低軟組織的彈性和韌性。面板缺彈性顯得鬆垮,衰老;眼睛晶狀體缺彈性,易近視、老花;血管缺彈性易硬化。

  4.降低神經細胞的興奮性,所以說鈣是一種天然的鎮靜劑。缺鈣會導致神經性偏頭痛***佔女性的10%--20%***、煩躁不安、失眠。對嬰兒會引起夜驚、夜啼、盜汗。缺鈣還會誘發兒童的多動症。

  5.強化神經系統的傳導功能。比如說你的手碰到一杯水,特別熱,很快就放下,這中間就有一個神經系統的運作過程:感受器***面板***—傳人神經—中樞神經—傳出神經—效應器***肌肉***。其中感受和衝動怎樣傳遞給神經細胞,神經細胞又怎樣傳出去?這中間有一種物質叫做神經遞質。鈣有助於神經遞質的產生和釋放。

  6.維持肌肉神經的正常興奮。如血鈣增高可抑制肌肉、神經的興奮性;當血鈣低於70mg/L時,神經肌肉的興奮性升高,出現抽搐。腸激綜合症、女孩子痛經,缺鈣是一個重要原因。

  7.降低***調節***細胞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缺鈣易導致過敏,水腫等。

  8.促進體內多種酶的活動。缺鈣時,腺細胞的分泌作用減弱。鈣還是酶的啟用劑。

  9.維持酸鹼平衡。

  10.參與血液的凝固過程。血的凝固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中一個步驟是:凝血酶原—具有活性的凝血酶,其中需要有鈣來啟用。

  按2004年10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釋出會材料《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2002年8—12月,由衛生部、科技部和國家統計局牽頭,調查總計27萬人,全國城鄉鈣攝入量人均僅為391毫克,相當於推薦攝入量的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