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勞動實踐體會

  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有利於孩子養成勤勞的作風和培養勞動技能。懶惰笨拙的人,是不受人歡迎的。從小參加家務勞動,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而且會養成勤勞的作用。一旦走出家庭,走向社會,這些技能和作風,就會在集體生活中表現出來,受到大家的歡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篇,供大家參考一下!

  篇一:

  週六吃完早飯,媽媽就安排我做家務活,主要任務是掃地拖地、洗碗刷鍋。我心想,這能難倒我,太簡單了。

  可是真正幹起來,我才發現自己大錯而特錯。說來也奇怪,平常看家長做家務的時候,覺得很輕鬆。可是,今天自己做的時候,總覺得難上加難。我把自己做家務的艱難歷程給大家描繪一下吧。

  我最先做的事情是拖地。首先,我小心翼翼的把地清掃一遍。然後,就開始拿拖地。我把拖把沾沾水,然後拎出來開始拖。我學著大人的樣子拖,但覺得拖上面好像壓塊大石頭似的,很難拖。但我最終還是把地拖好了,此時,渾身已經汗吁吁了。

  第二件事就是洗碗。洗碗倒是比較輕鬆,認為隨便刷幾下就中了。但總刷不乾淨。刷過的碗滑滑的,粘粘的,還有油漬。沒辦法,只好動用洗潔精了。把洗過“泡泡員的碗碟沖洗乾淨之後,心裡特舒服,感覺特別有成就感。

  最後一件事那就是擦桌子!不要小看擦桌子,你不能隨便擦幾下就完了。要先用沾了洗潔精的抹布,把桌子的反面和正面都擦一遍。然後再把抹布洗乾淨,再擦,反覆兩遍以上才行,那才叫亮,才叫乾淨。

  一場家務活終於完成了,渾身上下累的要散架。但我心裡卻美滋滋的,我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了家庭的責任。

  篇二:

  今天媽媽不舒服,很早就睡了,於是我便幫媽媽洗衣服。

  我抱著衣服來到水池邊,把衣服放在盆裡,倒上水,灑上洗衣粉浸泡一會,當搓到一件白色衣服上面還有一片油漬,怎麼搓也搓不掉,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媽媽一定能搓掉這些油漬,就留給媽媽洗吧!可我眼前就浮現媽媽那疲憊的身影,我心裡一酸又繼續搓了起來。

  說也奇怪,平時穿在身上那麼柔軟的衣服,一下子變得硬了起來,搓衣板也不聽使喚,搓得手真疼,我搓呀,柔呀,豆大的汗珠直往嘴裡鑽,鹹滋滋的真難受。我咬牙堅持著,好不容易把一些衣服洗好了。

  當我要拿起衣服準備往衣架上掛的時候,又想起媽媽說過的話:“洗完衣服,要把衣服再擺一擺,這樣才會更乾淨!”於是我又把衣服擺了擺,便把它們掛在陽臺上了!

  衣服終於洗完了,我的腰都直不起來了,現在我知道了,媽媽平時有多麼辛苦!以後,我要每天都幫媽媽做家務,減輕媽媽的負擔!

  篇三:

  我的媽媽是北方人,所以她擅長做包子、麵條和包餃子,樣樣都很精通。我和爸爸幾乎沒有到外面吃過早餐,好吧。都是媽媽起很早做的。我看到媽媽每天都那麼辛苦,就想幫媽媽做一件家務事。今天是星期天,我快就想跟媽媽學做一件家務事,那就是“包餃子”。想親手為媽媽做一頓早餐。

  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包餃子的過程吧:因為我媽媽從來都不到外面去買餃子皮的,都是自己做餃子皮。所以第一步:把做餃子皮的面活好。先把麵粉倒進盆子裡,再倒點水,用手把面活好,面不能太硬。第二步:做餃子餡。把買好的羊肉洗乾淨。切成片。再把洗乾淨的香蔥和大白菜和羊肉一起用刀剁碎,放到盆子裡,加鹽、雞精和油,餃子餡就做好了。第三步:做餃子皮。把面揉成長條,用刀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用擀麵杖把一小塊的面擀成圓片,餃子皮就做好了。第四步:包餃子。用筷子夾一點餡放到餃子皮裡,用手把它捏緊,一個白白胖胖的餃子就包好了。第五步:燒餃子。先把水燒開,再把餃子放進鍋裡,不時用勺子推一下,怕它粘在鍋上,等餃子浮起來就好了。

  餃子燒好了,我盛一碗給媽媽,媽媽說:“啊!今天的餃子好香啊!兒子今天好棒呀!”我也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咬一口。覺得今天的餃子比往日的餃子更香啦!

  啊!我學會包餃子咯,學會做家務了,能幫媽媽幹活了,一想到媽媽的誇獎和讚賞,心裡感到特別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