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做家務應該不應該給錢

  很多的父母為了鼓勵孩子積極的做家務,都會採用獎勵的方式去激勵的,錢就是其中的一種,那麼到底該不該做家務的時候給錢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錢,希望能幫到你。

  孩子做家務該不該給錢

  孩子應該有償做家務的支持者認為:

  1,教會孩子生活中的基本生存準則。

  父母給做家務的孩子付錢,可以教會孩子: 金錢來之不易,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的道理。孩子每週從父母那裡無償領取零用錢培養了孩子不勞而獲的思想,以為他們理所當然享有從父母那裡領取錢的權利。根據心理學智力和情感動力之間的關係:孩子把每週從父母那裡得到零用錢和付出的勞動結合起來。如果孩子每完成一件家務事,得到2塊錢,那麼孩子通過自己的親身經驗,明白勞動和收入的關係。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單一一種物品,而是和勞動聯絡起來了。所以勞動是觸發器,金錢是報酬。

  2, 理財教育。

  由於是孩子通過做家務掙的錢,他們有自由支配這些金錢的權利。孩子可以選擇把錢存起來,使用這些金錢或者用這些錢投資。讓孩子做家務掙錢給孩子製造了學習管理金錢的機會。父母還可以幫孩子如何使用這些掙來的錢出謀劃策,以達到理財教育。

  3,鼓勵孩子的創業精神。

  由於有了這些掙來的金錢作為後盾,孩子可以得到“用錢生錢”的機會,也就是使用現有的金錢來賺取更多的金錢。父母可以給孩子建議:用這些掙來的錢作為資本,比如購買檸檬,製成檸檬汁,在夏天賣給過往行人來賺取更多的利潤:買棒球卡收藏,投資,等價格上漲之後,出售。再有就是買個二手的割草機,為鄰居割草,賺錢。

  4,金錢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

  我們經常說:“金錢是萬惡之源”。但我們看看在現實生活中,企業都有獎勵員工的方法。如果一個人的銷售業績高於企業的平均水平,或者是超出企業所規定的銷售額,那麼銷售員就能得到額外的獎勵。因此孩子做家務也該如此:孩子整理,清掃了院子,車庫,為傢俱除塵,那麼父母就應該以金錢獎勵孩子。“有錢能使鬼推磨”所以父母就該從小讓孩子明白有償服務這一概念。

  反對給孩子做家務付費的父母認為:

  父母試圖用金錢來吸引孩子完成家務這種方法有弊端。從心理學來說,人們做事需要動力,而動力又分為內在和外在動力。

  外在動力來自外在的力量:比如你的好朋友讓你幫忙把他的孩子帶去看電影,也可能是為了得到一些金錢或物質的獎勵。在使 用外在動力作為目標時,人們不能因為完成某件事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感和成就感,由此而帶來由衷地喜悅和自豪。所以孩子完成家務事,只是為了得到由完成家務而得到的獎勵,而不能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一旦這個獎項沒有了,孩子也就失去了做家務的動力了。心理學上也有許多研究表明:如果父母給孩子一個有獎活動,那 麼孩子對這項活動本身的興趣就下降了。

  反過來,如果孩子是因為自己的內在動力所趨而完成家務事,那麼在孩子的心理上就能得到這樣的3種感受:

  •競爭力:因自己對如何完成家務/何時完成家務有控制能力而體會自己的競爭力。

  •相關性: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產生關心他人,與人互動的強烈願望。 •自主性:主導自己的行動的自主性。

  給孩子有償做家務這一方法很難滿足孩子以上這些心理的需求。因為有償,孩子們被外部獎勵所控,而完全沒有家庭成員之一的感受。

  到底父母應該採取哪種態度

  這麼看來,以上兩種做法都各有其優,缺點。在是不是讓孩子有償做家務這件事上,我覺得父母可以採用一個折中的方法。從孩子幼年開始,父母就應積極鼓勵他們和父母一樣為自己的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和榮譽感。讓孩子明確無償做家務就是他們對於家庭集體的貢獻。這樣從根本上滿足了孩子做家務的內在驅動力。但同時,父母也可以每週提供孩子一些份外的有償家務,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幫助和指導下,靠自己的勞動 掙得這些額外報酬。這麼一來,父母既可以培養孩子家庭責任感,自主性等能力,也讓孩子體驗“金錢必須通過勞動所得”這一概念。再者,父母對孩子參與做家務的獎勵也可以不是金錢上的獎勵。比如通過適當口頭表揚、允許孩子週末玩遊戲,和自己喜歡的朋友一起去看電影,坐車時,挑選自己喜歡的座位等等非物質性的獎勵形式。基於以上觀點,對於孩子做家務是否付費的問題,我覺得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首先可以先找了個機會對孩子說:“好孩子不能眼裡只有錢,家是你和爸媽共同的,愛護它、美化它也是我們一家人共同的義務和責任,這種責任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每天你首先要完成自己選擇的2-3件家務事。在完美地完成規定的家務事之後,媽媽同意為你做的那些份外的家務付錢。

  通過做家務,孩子從打理生活周邊的小事做起,學會生活所必需自理能力,從而能培養孩子自立意識,滿足的心態等健康的心理。孩子的成長必須靠自身的力量,父母給孩子的家務事而帶來的效果,真是超乎我們的想象呢。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

  1、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孩子會發現通過自己的雙手和能力能完成好多事情,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是被需要的,自信感也就產生了

  2、強化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參與做家務,體驗到家人的不易,學會珍惜家人的勞動成果,同時自己也能給家人帶來幫助,激發了孩子對家庭的責任感

  3、鍛鍊孩子的身體,對剛開始做家務的孩子來說,家務勞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掃地,要把握好掃把均勻的掃,整個過程能很好的鍛鍊孩子身體

  4、讓孩子學會分類和歸納,做家務的同時,能幫助孩子分類和歸納的好習慣。如襪子和手套要一對一對的放在一起,不同的東西放在不同的位置。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會受益無窮

  5、做家務還能讓孩子對生活有了更深的認識,對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精神自理都有很好的幫助

  6、讓家務活成為親子的一種陪伴,不要怕幫倒忙,在孩子學習做家務的同時,還能培養你們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