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灸與三伏天灸的區別

  你知道麼。你知道中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麼。下面由小編為你分享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和作用

  天灸的作用原理

  利用“三伏”天炎熱氣候,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平喘藥物,可以提高藥物效能,達到溫陽利氣,驅散內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正常,溫補脾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預防這些疾病的發生。哮喘、過敏性鼻炎是目前難治之症,病程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且易反覆發作,正氣虛時易誘發,所以,中醫認為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病員要有耐心堅持治療。各地天灸經驗認為貼藥年限長,次數多,則其療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堅持多年“三伏”天貼藥。

  西醫研究發現,通過天灸療法以後能提高巨噬細胞吞噬能力,增加E—玫瑰花結形成率和淋巴細胞轉化率等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同時血中噬酸性細胞明顯減少免疫球蛋白和補體C3的含量下降,明顯抑制機體的過敏狀態,同時在促進啟用氣道平滑肌細胞膜上腺苷酸環化酶,使腺苷酸環化酶催化細胞內CAMP***血漿環腺苷單磷酸***的合成,提高CAMP的水平上,能有協調氣道平滑肌的功能增強,能抵禦風邪的侵入,起到預防的作用。

  兒童天灸,強身健體以及對疾病治療的效果比成人更明顯。

  天灸療法的作用機制

  通過將藥物貼敷在俞穴,使藥物沿俞穴→經絡→臟腑途徑滲透並放大藥效。

  敷貼療法一方面使藥物通過面板吸收,經穴位隨經脈的循行,匯入臟腑,直達病所,發揮藥物的“歸經”作用;另一方面,輸佈於全身,激發周身之經氣,振奮人體相應的臟腑功能,達到疏通表裡、通過經絡、促進氣血流暢、臟腑安和、陰平陽祕,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防病治病效果。

  現代醫學亦證實,穴位貼敷具有區域性刺激作用,可使機體區域性血管擴張,促進血液迴圈,改善周圍組織營養,增強體質,減少疾病發生。

  三伏天灸作用機理

  三伏天使全年中天氣最熱,陽氣最旺盛的時期,這一時期人體腠理疏鬆,經絡氣血流通,有利於藥物的滲透與吸收,所以在三伏天藉助自然界夏季陽氣升騰,採用白芥子、細辛、甘遂等辛溫的藥物祛除體內凝寒之氣,去除體內伏痰,可減少虛性、寒性疾病的發生。

  三九天灸作用機理

  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時候,但也是陰極轉陽的時機,此時陽氣潛藏,氣血不暢,面板乾燥,毛孔閉塞。

  此時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和“內病外治”的理療,在“三九”時段採用辛散溫通功效的中藥進行穴位貼敷治療,可疏散風寒、溫補肺腎、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止咳平喘、調和臟腑,扶助人體陽氣,從而達到增強人體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

  2016年“三伏”的時間為:初伏:2016年7月17日;一伏:2016年7月27日;二伏:2016年8月06日;三伏:2016年8月16日;為兼顧部分患者三伏正日時間可能安排不了,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