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需要注意什麼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聽說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和賽龍舟。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1 必須選擇糯米包粽子,口感才軟糯,糯米必須提前漲發2個小時;

  2 糯米中加鮮醬油***生抽***是提香提味增色的關鍵;

  3 糯米中加色拉油是粽子後期好剝粽葉的關鍵,並且口感更軟糯;

  4 肉必須選擇新鮮五花肉肥瘦相間,用五香味調料暴醃2個小時,才能夠香夠入味;

  5 蛋黃一定要精挑細選,選最能出油的那種,買有品質夠新鮮的;

  6 第一勺米放進粽葉裡後要壓嚴實了,這樣粽子才有稜有角有範兒;

  7 粽繩子扎的要不緊也不鬆,粽子內部才會鬆緊正好,粽子熟後不至於太溼潤或者太乾緊;

  8 高壓鍋水位加到沒過粽子,一次性中大火壓40分鐘,中途不熄火不開蓋是粽子全熟軟糯的關鍵。

  粽子葉的處理方法

  浸泡:

  菜場賣乾貨的店裡可以買到乾的粽子葉子,將葉子用清水浸泡一天,

  煮葉:

  放鍋中,加一小勺鹽,煮開5分鐘關火,可以使葉子消毒並變得更有楞性不

  易破損,

  清洗:將葉子在流水下用溼抹布從根部往頂端順紋理擦拭一遍,兩面都要洗,

  修剪整理:

  用剪刀修剪葉子頂端,如果根部特別長而大,也需要修剪;這就是可以開包了的粽子葉子拉。

  包粽子的主要方法

  1、選擇粽葉。粽葉可以選常用的箸葉、箬葉、蘆葦葉。粽葉越大***寬***越好,先把粽葉放到水裡浸泡、泡軟,一般是提前一天做的,然後再慮幹。

  2、選米,米要新米,要純糯米。

  3、準備自己喜歡的餡,如:大棗、豆沙等。先將糯米洗淨,棗子也要洗乾淨,棗最好是金絲棗,有核的比沒核的,沒核的包粽子太軟。

  4、準備好五彩線,洗乾淨。

  5、材料準備好後,就可以取兩張***均為反面***粽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放入一小碗***125克***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劃一字,放入餡,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往裡摺疊並向後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綁粽子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後才從一端逐一綁向一端以防變形,繩子緊度不能過緊或過鬆,以輕扯不移動即可。

  6、綁好後逐一放到鍋裡,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cm左右。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裡上下粽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7、煮熟了,等冷卻後再把粽子放特製水裡過一下***這樣的話就不會粘葉子了*** 。

  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民間有很多說法,流傳最為廣泛的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吃粽子,就是為了表示人們對屈原的懷念和崇敬。 在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一個特定的節日習俗,無論南方和北方的老百姓,都會在這一天吃粽子。在這一天,人們都會通過吃粽子來祭奠屈原,這一節日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根據民間的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史記》的記載中,人們可以瞭解到,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屈原一心想著聯和齊國對抗秦國。然而,屈原的想法卻遭到了反對,最後屈原遭遇陷害,被貶黜。在流放期間,當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攻破之後,傷心欲絕,抱石投汨羅江。在屈原死後,楚國的老百姓都悲痛萬分。為了不讓屈原的屍體,遭到魚蝦的侵蝕,人們都自發的向江中投粽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依然承襲著傳統。都會選擇在端午節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這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精神的慰藉。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儘管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