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胡蘿蔔抽薹原因及防治措施

  農業***Agriculture***為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 農業的勞動物件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我們把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髮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為農業。農業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

  近年來隨著外貿出口與加工的需要,我國反季節春播胡蘿蔔面積日益增加,然而由於春播品種選擇的不當與栽培技術的不適,常導致大面積抽薹且有大量畸形根的產生,給廣大種植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筆者總結近幾年的栽培經驗,把導致春播胡蘿蔔抽薹的原因與畸形要增加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介紹如下:

  一、抽薹的原因及防止

  胡蘿蔔屬綠體春化長日照作物,根據不同品種對低溫的感應性不同中,可分為易抽薹品種,較耐抽薹品種與耐薹品種。易抽薹品種在苗期4~5片真葉甚至2~3片真葉時就能感受低溫而進行花芽分化,以後在5、6月分長日照條件下抽薹開花。據日本學者的研究"黑田五寸"型別品種苗期遇到10℃以下低溫累積360h以上,就有抽薹的危險,溫度愈低,持續低溫時間越長,抽薹率越高,最高可達90%以上。

  據筆者瞭解,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春播品種仍選擇日本秋播品種"新黑五寸"或是黑田五寸系的品種。這些品種都屬於易抽薹品種,因此為避免損失,春季播種需選擇對低溫不敏感抗抽薹的品種。

  二、畸形要產生的原因及防止

  胡蘿蔔的畸形根常見有分叉、裂根、彎曲、瘤狀突起、青肩、長鬚根及顏色變異等。胡蘿蔔肉質根的形成要求有良好的土壤條件、栽培技術與氣候條件。如果耕作層太淺,土壤粗糙且有石塊,或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易導致分叉、彎曲;土壤粘重不易透氣,易產生瘤狀突起、鬚根;生育期間水分供應不均勻,忽幹忽溼,易導致裂根的增加;耕層太淺,根膨大期不注意培土,容易產生根膨大期處在7、8月份高溫期,導致胡蘿蔔素、茄紅素的積累受阻,產生顏色變異,發白或發黃。

  因此,為使春播胡蘿蔔獲得優質豐產,應選擇土質疏鬆肥沃,灌排水條件較好的沙壤土地;同時,注意耕作層深度不低於25cm,底肥施用腐熟有機肥,生育期間供水均勻,並在肉質根膨大初期注意培土。胡蘿蔔肉質根膨大的適宜溫度為18~25℃,所以華北地區北部春季播種大致在3月下旬至4月10日期間進行,華北地區南部及華中地區應在3月中旬至4月初完,我國其它地區需根據當地氣溫選擇適宜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