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根功效與作用

  中藥白茅根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莖。中醫認為白茅根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功效與作用。食用白茅根需注意副作用。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功效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用於血熱所致的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淋、崩漏、水腫、熱病煩渴、肺熱咳喘、胃熱嘔噦等。

  白茅根應用

  1.白茅根配梔子:白茅根能涼血止血,梔子請熱瀉火止血。兩者配用,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之證,常再加大薊、小薊、側柏葉同用。方如十灰散。

  2.白茅根配蘆根:白茅根有清熱生津和胃之功,蘆根能清熱生津止嘔。兩者配伍,起協同作用,常用於胃熱嘔吐,食入即吐之症。

  白茅根藥理作用:利尿作用

  白茅根煎劑和水浸劑灌服,對正常家兔有利尿作用,給藥5-10天,利尿作用最為明顯,20天左右即不明顯。但所用劑量特別是動物進水量均不清楚,又無對照組,尚需進一步研究。也有人認為白茅根的利尿作用與其所含的豐富鉀鹽有關。

  白茅根藥理作用:止血作用

  白茅根粉能明顯縮短兔血漿的復鈣時間。但白茅根含鈣較多,可能干擾實驗結果。白茅根粉撒於犬或兔的股動脈出血處,壓迫1-2分鐘,有止血作用。臨床用白茅根治療鼻衄。

  白茅根藥理作用:抗菌作用

  白茅根煎劑在試管內對福氏及宋內氏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對志賀氏及舒氏痢疾桿菌卻無作用

  白茅根藥理作用:對心肌86Rb攝取量的影響

  白茅根水醇綜合提取物胙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對86Rb的攝取量增加。

  白茅根藥理作用:藥毒理學

  家兔灌服煎劑25g/kg,36小時後活動受抑制,運動遲緩,呼吸增快,但很快恢復。靜脈注射10-15g/kg,則出現呼吸增快,運動受抑制。1小時後逐漸恢復,劑量增加至25g/kg,6小時後死亡。

  白茅根藥理作用:其他作用

  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對骨骼肌的收縮及代謝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鎮靜、解熱鎮痛、熱病煩渴、胃熱嘔逆、肺熱喘咳、水腫、黃疸等作用。

  白茅根臨床報道

  1.洽小兒急性腎炎:用白茅根30g,石韋12~20g,生地黃12~24g,通草、竹葉、甘草各6g,車前子、澤瀉各10~20g,黃芩9g,隨證加減,每日I劑,水煎服。共治療26例,均在3~70日後治癒。

  2.治漫性腎炎:白茅根30g,黃芪50g,茯苓40g,山茱萸30g,阿膠20g,三七10g,水煎服,每日1劑。共治50例,5個月內,38例完全緩解,症狀消失。1年未復發,10例基本有效,總有效率為96%  3.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用白茅根、茵陳蒿、黃芪、茯苓、甘草,觀察31例,6例藥後30日,HHsAg滴度顯著下降,15例60日顯著下降。其中7例轉陰,4例90日轉陰,共11例轉陰,半年後複查無變化,6倒無效。

  4.治流行性出血熱:用白茅根150g,丹蔘20g,蘆根30g,黃柏10g,佩蘭15g,牡丹皮10g,隨症加減,水煎服,每日1~3劑頻服。共治療120例,其中治療組60例,全部度過少尿期,死亡2例;對照組60例,死亡9例。

  5.治鼻衄:用白茅根30g,生地黃30g,桑白皮30g,黨蔘10g,隨症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共治療36例,一般用藥3~12劑,全部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