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的權利規定

  居委會是一個街道的管理者,擁有一定的權利,村委會有什麼權利,今天小編為你們介紹村委會有哪些職權的內容,歡迎閱讀。

  村委會的權利

  根據2010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村民委員會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村民委員會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並報告工作。

  村委會的權利是:第二十四條 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

  ***一***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員及補貼標準;

  ***二***從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的使用;

  ***三***本村公益事業的興辦和籌資籌勞方案及建設承包方案;

  ***四***土地承包經營方案;

  ***五***村集體經濟專案的立項、承包方案;

  ***六***宅基地的使用方案;

  ***七***徵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方案;

  ***八***以借貸、租賃或者其他方式處分村集體財產;

  ***九***村民會議認為應當由村民會議討論決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項。

  村委會的職責

  一般來說,村民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

  一、領導本村村民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

  二、負責召集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並報告工作。組織村民落實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

  三、接受黨支部領導和鄉、鎮政府指導,完成鄉、鎮政府佈置的各項任務。負責領導下屬各委員會和村民小組的工作。

  四、組織村民發展經濟,完善各種經濟承包責任制,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的合法權益,做好村民在生產、生活中的協調服務工作,教育村民履行公民義務。

  五、管理本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財產,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六、興辦本村農田水利、交通道路、廣播供電、文化教育、衛生防疫、社會福利等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

  七、做好救災、救濟、低保、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和殯葬改革工作。

  八、協助政府做好計劃生育、徵兵、擁軍優屬、社會治安、民事調解、稅費收繳等工作。 九、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組織村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教育村民尊老愛幼、扶貧幫困、團結互助,開展“雙文明戶”評選工作。

  十、及時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建議,負責處理全村的日常事務。

  村委會是村民委員會的簡稱,是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援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村委會組織法的相關規定

  民主管理與監督

  第二十九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決策機制和公開透明的工作原則,建立健全各種工作制度。

  第三十條 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

  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公佈下列事項,接受村民的監督:

  本法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規定的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的事項及其實施情況;

  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方案;

  政府撥付和接受社會捐贈的救災救助、補貼補助等資金、物資的管理使用情況;

  村民委員會協助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的情況;

  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關心的其他事項。前款規定事項中,一般事項至少每季度公佈一次;集體財務往來較多的,財務收支情況應當每月公佈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應當隨時公佈。

  村民委員會應當保證所公佈事項的真實性,並接受村民的查詢。

  第三十一條 村民委員會不及時公佈應當公佈的事項或者公佈的事項不真實的,村民有權向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反映,有關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門應當負責調查核實,責令依法公佈;經查證確有違法行為的,有關人員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第三十二條 村應當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務監督機構,負責村民民主理財,監督村務公開等制度的落實,其成員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在村民中推選產生,其中應有具備財會、管理知識的人員。村民委員會成員及其近親屬不得擔任村務監督機構成員。村務監督機構成員向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可以列席村民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三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以及由村民或者村集體承擔誤工補貼的聘用人員,應當接受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對其履行職責情況的民主評議。民主評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由村務監督機構主持。

  村民委員會成員連續兩次被評議不稱職的,其職務終止。

  第三十四條 村民委員會和村務監督機構應當建立村務檔案。村務檔案包括:選舉檔案和選票,會議記錄,土地發包方案和承包合同,經濟合同,集體財務賬目,集體資產登記檔案,公益設施基本資料,基本建設資料,宅基地使用方案,徵地補償費使用及分配方案等。村務檔案應當真實、準確、完整、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