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拆遷補償後企業的稅務核銷是怎樣的
拆遷補償,又名徵收補償,是在徵地過程中對住宅或者非住宅房屋的價值評估後對該房屋合法拆除並給予房屋產權所有人一定補償。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企業拆遷補償的相關法律知識。
獲得拆遷補償後企業的稅務核銷
***一***拆遷補償款收入首先列入專項應付款核算
根據財政部2005年《關於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有關財務處理問題的通知》規定:“企業收到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作為專項應付款核算。搬遷補償款存款利息,一併轉增專項應付款”具體而言:企業在搬遷和重建過程中發生的損失或費用,區分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1.因搬遷出售、報廢或毀損的固定資產,作為固定資產清理業務核算,其淨損失核銷專項應付款;
2.機器裝置因拆卸、運輸、重新安裝、除錯等原因發生的費用,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
3.企業因搬遷而滅失的、原已作為資產單獨入賬的土地使用權,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
4.用於安置職工的費用支出,直接核銷專項應付款。
企業搬遷結束後,專項應付款如有餘額,作調增資本公積金處理,由此增加的資本公積金由全體股東共享;專項應付款如有不足,應計入當期損益。企業收到的政府撥給的搬遷補償款的總額及搬遷結束後計入資本公積金或當期損益的金額應當單獨披露。
***二***搬遷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結束後,專項應付款餘額轉增為資本公積金
根據《公司法》第167和第168條規定,因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列入資本公積金的其他收入,應當列為公司資本公積金。公司的公積金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增加公司資本。但是,資本公積金不得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
資本公積金的惟一用途是依法轉增資本,不得作為投資利潤或股利進行分配。企業按法定程式將資本公積金轉增資本,屬於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的變化,並不改變所有者權益的總額,一般也不會改變每一位投資者在所有者權益總額中所佔的份額。故此依法提存資本公積金部分不能用於利潤或股利分配。
***三***拆遷補償款的稅務問題
拆遷補償款項用於重建和搬遷、轉換新的經營業務的部分不上繳企業應納稅所得額,五年內的此項支出也在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規定“因政府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性原因,企業需要整體搬遷***包括部分搬遷或部分拆除***或處置相關資產而按規定標準從政府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或處置相關資產而取得的收入。
在扣除根據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後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企業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或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准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後的餘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相關閱讀:
拆遷補償的補償分類
說明
拆遷補償大多按照土地性質和房屋的使用用途兩種情況來分類。
土地性質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土地性質可以分為國有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以前,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徵收分別是由《拆遷條例》和《土地管理法》調整。城鄉間兩種不同的地權,適用兩種不同的徵收補償制度。2011年新頒佈的《徵收條例》適用於城市範圍內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徵收,對於集體土地上的拆遷仍然依據《土地管理法》,這導致了同樣是房屋徵收與補償,城鎮與農村適用不同的法律法規,造成了立法和執法上的不公平。為了解決城鄉實行不同的徵收補償制度的問題,正在修改之中的《土地管理法》,將參照《徵收條例》中確立的基本原則,國有集體土地有望實現同價同權。
使用用途分類
拆遷補償根據房屋用途可以分為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和非住宅房屋拆遷補償兩種。
房屋用途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土地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走向;二是規劃設計的用途,它決定了房屋用途的內容。“住宅”是專供居住的房屋,“商業服務用房”是從事商業和為居民生活服務所用的房屋,二者是兩種完全不同用途的房屋。正是房屋的用途區別,其在設計規劃上和建築結構上還有價值產生都有所不同,因此拆遷補償也有所不同,遂分開處理。
”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