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知識百問百答

  地震是對人類最具威脅性的自然災害之一,地震安全知識必不可少。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1、你瞭解我們的家園——地球嗎?

  答:從太空望去,有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這就是我們的家園——地球。形象地講,地球的內部像一個煮熟了的雞蛋:地殼好比是外面一層薄薄的蛋殼,地幔好比是蛋白,地核好比是最裡邊的蛋黃。

  地球從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運動。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地下深處由植物生成的煤海,盤山公路邊陡峻山崖上顯示的地層彎曲與變形……無不書寫著億萬年來大地滄海桑田的變遷。

  然而,地殼的運動與變化並非都是緩慢的,有時也會發生突然的、快速的運動;這種運動驟然爆發,常常給我們的星球帶來災難,其中地震對人類的危害最為嚴重。

  2、什麼是地震?

  答:廣義地說,地震是地球表層的震動;根據震動性質不同可分為三類:

  天然地震 指自然界發生的地震現象;

  人工地震 由爆破、核試驗等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動;

  脈 動 由於大氣活動、海浪衝擊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層的經常性微動。

  狹義而言,人們平時所說的地震是指能夠形成災害的天然地震。

  3、天然地震有幾種型別?

  答: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種類型:

  構造地震 由地下深處岩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約佔全球地震數的90%以上,破壞力也最大。

  火山地震 由於火山作用,如岩漿活動、氣體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它的影響範圍一般較小,發生得也較少,約佔全球地震數的7%。

  陷落地震 由於地層陷落引起的地震。例如,當地下巖洞或礦山採空區支撐不住頂部的壓力時,就會塌陷引起地震。這類地震更少,大約不到全球地震數的3%,引起

  的破壞也較小。

  4、構造地震是怎樣發生的?

  答:通常,我們所說的地震是指構造地震。它是怎樣發生的呢?這就要從地球的內部構造說起。地球是一個平均半徑約為6370千米的多層球體,最外層的地殼相當薄,平均厚度約為33千米,它與地幔***厚約2900千米***的最上層共同形成了厚約100千米的岩石圈。在構造力的作用下,當岩石圈某處岩層發生突然破裂、錯動時,便把長期積累起來的能量在瞬間急劇釋放出來,巨大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由該處向四面八方傳播出去,直到地球表面,引起地表的震動,便造成地震。

  5、什麼是斷層,它與地震有關嗎?

  答:斷層是地下岩層沿一個破裂面或破裂帶兩側發生相對位錯的現象。地震往往是由斷層活動引起的,是斷層活動的一種表現,所以地震與斷層的關係十分密切。

  斷層一般在中上地殼最為明顯,有的直接出露地表,有的則隱伏在地下;它們的規模也各不相同。岩石發生相對位移的破裂面稱為斷層面;根據斷層面兩盤運動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為正斷層***上盤相對下滑***、逆斷層***上盤相對上衝***、平移斷層***兩盤沿斷層走向相對水平錯動***三種類型。與地震發生關係最為密切的是在現代構造環境下曾有活動的那些斷層,即活斷層。

  6、全球每年發生多少地震?

  答: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也就是說,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不過,它們之中絕大多數太小或離我們太遠,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這樣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每年大約有一兩次。

  人們感覺不到的地震,須用地震儀才能記錄下來;不同型別的地震儀能記錄不同強度、不同遠近的地震。目前世界上運轉著數以千計的各種地震儀器,日夜監測著地震的動向。

  7、什麼叫地震波,它有哪些型別?

  答:地震發生時,地下岩層斷裂錯位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激發出一種向四周傳播的彈性波,這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主要分為體波和麵波。體波可以在三維空間中向任何方向傳播,又可分為縱波和橫波。

  縱波 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的波,傳播速度較快,到達地面時人感覺顛動,物體上下跳動。

  橫波 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傳播速度比縱波慢,到達地面時人感覺搖晃,物體會來回擺動。

  面波 當體波到達岩層介面或地表時,會產生沿介面或地表傳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稱為面波。面波傳播速度小於橫波,所以跟在橫波的後面。

  8、什麼叫震源? 什麼叫震中,它是怎樣確定的?

  答:地球內部直接產生破裂的地方稱為震源,它是一個區域,但研究地震時常把它看成一個點。地面上正對著震源的那一點稱為震中,它實際上也是一個區域。

  根據地震儀記錄測定的震中稱為微觀震中,用經緯度表示;根據地震巨集觀調查所確定的震中稱為巨集觀震中,它是極震區***震中附近破壞最嚴重的地區***的幾何中心,也用經緯度表示。由於方法不同,巨集觀震中與微觀震中往往並不重合。1900年以前沒有儀器記錄時,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壞範圍而確定的巨集觀震中。

  9、什麼叫震中距,如何劃分地震的遠近?

  答:從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叫做震中距。同一個地震在不同的距離上觀察,遠近不同,叫法也不一樣。對於觀察點而言,震中距大於1000千米的地震稱為遠震,震中距在100~1000千米的稱為近震,震中距在100千米以內的稱為地方震。例如,汶川地震對於300多千米處的重慶而言為近震;而對千里之外的北京而言,則為遠震。

  10、什麼叫震源深度?

  答:從震源到地面的距離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內的地震為淺源地震,震源深度超過300千米的地震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為60~300千米的地震為中源地震。同樣強度的地震,震源越淺,所造成的影響或破壞越重。我國絕大多數地震為淺源地震。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