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安全知識手抄報

  生命是寶貴的,人的生命,應該珍惜。做安全手抄報增強防範意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

  圖***1***

  圖***2***

  圖***3***

  圖***4***

  的資料

  一、交通指揮訊號燈的規定:

  1、綠燈亮時,准許車輛、行人通行,但轉彎的車輛不準妨礙直行的車輛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黃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但已越過停止線的車輛和已進入人行橫道的行人,可以繼續通行。

  3、紅燈亮時,不準車輛、行人通行。

  4、綠色箭頭燈亮時,准許車輛按箭頭所示方向通行。

  5、黃燈閃爍時,車輛、行人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可以通行。

  二、消防法有關規定

  1、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人身、公共財產和公民財產的安全,維護公共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指定本法。

  2、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

  3、任何單位、個人都有維護消防安全,保護消防設施,預防火災,報告火警的義務,任何單位、成年公民都有參加有組織的滅火工作的義務。

  4、任何單位、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不得埋壓、圈佔消火栓,不得佔用防火間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5、任何人發現火災時,都應當立即報警。任何單位、個人都應當無償報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攔報警。嚴禁謊報火警。

  6、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有組織引導群眾疏散的義務。

  7、發生火災的單位必須立即組織力量撲救火災。

  8、公共場所發生火災時,該公共場所的現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群眾疏散的義務,造成人身傷亡,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9、違反本法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食品安全常識

  常見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預防:

  食物中毒依其致病原通常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學性食物中毒,在餐館或家庭廚房內常見是細菌性食物中毒。之所以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是因為首先是食品被細菌汙染;其次是細菌在適宜的條件下,在被汙染的食品中大量繁殖或產生毒素;最後是未對食品加熱或加熱處理不徹底,未能殺死細菌或破壞細菌毒素。那麼,如何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呢?

  1、防止食品被細菌汙染,用於製作食品的原料要進行摘、洗、切、削的粗加工,對動物性原料還要加強宰殺前後的普通檢驗;生、熟分開,防止交叉汙染;餐飲具和加工器具應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加工人員要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

  2、控制細菌的繁殖和產生毒素。細菌繁殖和產生毒素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和時間,在適宜的溫度和足夠時間條件下,細菌才能大量繁殖或產生毒素。因此,降低溫度的縮短貯存時間是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一項重要措施。此外,還應儘可能縮短貯存時間。一般地說,烹調加工後的熟食品,貯存時間應縮短在6小時以內。

  3、徹底殺死細菌或破壞毒素。對受細菌或毒素汙染的食品進行徹底加熱滅菌或破壞毒素,是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關鍵措施。烹調肉食時,肉塊要小,應燉熟煮透,留放隔頓吃的熟製品,吃前一定要回鍋加熱,即使感官性狀沒有明顯改變,也必須徹底加熱或改制,不能麻痺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