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為什麼會發叉

  洋蔥是個很好的東西,其營養價值非常高,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而洋蔥生吃好還是熟吃好呢,很多人並不清楚。下面是小編給你介紹的洋蔥發叉的原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洋蔥發叉的原因

  很多地區種植的洋蔥有2個葉鞘,2個鱗莖並生在一個鱗球內,俗稱洋蔥“發叉”、“雙胞胎”。這種產品不能用於出口,嚴重影響商品價值。

  一、發叉原因

  洋蔥鱗莖是由葉片基部肥厚的葉鞘***外部***和鱗片***只有葉鞘,沒有葉片,在內部***組成。中間是主芽生長點。鱗片底部有休眠的腋芽,一般不萌發,如果腋芽萌發又成為一個單獨的鱗莖,即為發叉現象。

  1、定植時幼苗過大 華北地區頭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定植時,幼苗鱗莖的直徑以0.3-0.8釐米為宜。由於去年10-11月份氣溫過高,幼苗鱗莖過大,一般在1釐米左右,腋芽通過春化階段而萌發,不但發生先期抽薹,而且易發生發叉現象。

  2、暖冬、暖春 去年冬季氣溫較高,春季開春較早,致使洋蔥幼苗生長期延長,鱗莖過大,腋芽通過春化階段萌發而發叉。

  3、地膜覆蓋 定植時用地膜覆蓋的地塊,因地溫增高,生長期延長而易發叉。

  4、苗期氮肥施用過多 洋蔥苗期施用氮肥過多,幼苗生長過大,也會導致發叉。

  5、蟲害 幼苗期害蟲吃掉了主芽,造成2個以上的腋芽萌發。

  6、化肥燒苗 撒施化肥時,主芽被燒死,造成腋芽萌發。

  7、種子問題 利用發叉的鱗莖做種球留的種子,有一定的遺傳性,生長後易發叉。

  二、防止發叉技術

  1、定植時,剔除鱗莖直徑0.8釐米以上的幼苗。

  2、栽培地施肥應注意氮、磷、鉀配合施用,忌偏施氮肥。

  3、利用地膜覆蓋時適當利用較小的幼苗。

  4、苗期及時噴施15%安打懸浮劑的4000倍液防治甜菜夜蛾等害蟲。

  5、撒施化肥應注意勿撒到葉鞘內。

  6、利用優質的種子。

  7、春季發現發叉的植株,可用竹子作成的刀,從中間剷除其中的一個叉,保留一個。生長期噴施天然蕓薹素一碩豐481的萬分之一液1-2次,促進生長髮育,植株仍可長成正常鱗莖。

  8、已發叉的植株,勿待包被磷皮破裂,提早收穫,仍可上市銷售。

  冬季吃洋蔥好嗎

  1、冬季吃洋蔥可以預防感冒,減輕身體炎性反應

  洋蔥微辣性微溫,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可以預防感冒,也可以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鼻涕等症狀。洋蔥所含的前列腺素A,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對減輕身體炎性反應、調控血壓、降低血粘度都有幫助。洋蔥營養價值很高,不僅含有鉀、鋅、葉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還含有槲皮素和前列腺素A這兩種少為人知的特殊物質。

  2、冬季吃洋蔥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改善便祕

  洋蔥含有蔥蒜辣素,有濃郁的香氣,加工時因氣味刺鼻而常使人流淚。正是這特殊氣味可刺激胃酸分泌,增進食慾。動物實驗也證明,洋蔥能提高胃腸道張力,促進胃腸蠕動,從而起到開胃作用,對萎縮性胃炎、胃動力不足、消化不良等引起的食慾不振有明顯效果。洋蔥的硫磺成份在大腸與蛋白質,或腸內的細菌結合,形成硫化氫,能促進腸蠕動。豐富的可溶性食物纖維能刺激腸,使運動更旺盛,而寡糖也能抑制腸內壞菌增殖,有效改善女生常見的便祕症狀。

  3、冬季吃洋蔥可以降血糖,預防癌症

  洋蔥還具有降血糖作用,因洋蔥中含有與降血糖藥甲磺丁脈相似的有機物,並在人體內能生成具有強力利尿作用的皮苦素。糖尿病患者每餐食洋蔥25~50g能起到較好的降低血糖和利尿的作用。洋蔥的防癌功效來自於它富含的硒元素和槲皮素。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刺激人體免疫反應,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生長,同時還可降低致癌物的毒性。而槲皮素則能抑制致癌細胞活性,阻止癌細胞生長。一份調查顯示,常吃洋蔥比不吃的人患胃癌的機率少25%,因胃癌致死者少30%。

  吃洋蔥的注意事項

  1、洋蔥不宜不可過量食用

  洋蔥不宜不可過量食用,因為它易產生揮發性氣體,過量食用會產生脹氣和排氣過多,給人造成不快。洋蔥一般人群都能食用,其特別適宜糖尿病、癌症、急慢性腸炎、痢疾患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消化不良者食用,但特殊人群在食用時必須多加註意。

  2、洋蔥與蜂蜜不宜同食

  洋蔥與蜂蜜不宜同食,蜂蜜有清熱的作用,洋蔥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遇到蜂蜜中的有機酸和酶類時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毒物質,並刺激胃腸道,導致腹脹、腹瀉。洋蔥中的磺脲丁酸屬油脂性揮發液體,長時間烹調易揮發,從而失去降血糖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