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的室外養殖方法是什麼

  很多朋友對於月季花的室外養殖方法不是特別的瞭解,在養殖過程中總是會出現一些問題。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月季的室外養殖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月季花的養殖方法

  1、溫度:月季花性喜溫暖,怕炎熱,較耐寒。一般氣溫在22-25℃為月季花生長的最適宜溫度。夏季高溫對月季花開花極為不利,如高溫持續30℃以上,則開花會減少,而且月季花的品質也會降低,進入半休眠狀態。

  2、日照:月季花喜歡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排水良好而避風的環境,不要在陰暗潮溼的地方養殖月季花。在陽光強烈的盛夏時期,要適當的給月季花遮蔭,否則盛開的花朵容易容易失水乾枯。

  3、水分:月季花喜歡溼潤環境,空氣相對溼度最好控制在75%-80%之間。月季花也能承受一定程度的乾旱。夏季最好早晚各噴一次水,保持溼潤環境,促進花葉生長。澆水宜用晒過的水,以減少盆土與水的溫差。

  4、土壤:種植月季花的土壤最好含有機質、肥沃、疏鬆、偏酸性、排水性良好,板結土壤和石灰質土壤不利於月季的生長。其實月季花對土壤的適應範圍相對也較寬。

  5、施肥:夏季是月季花的生長旺季,蒸發量和消耗量都很大,開花期應每隔10天追施一次薄肥,也可將豆餅、禽糞用水浸泡,經封閉發酵後摻水作追肥,使植株花繁葉茂,打破月季夏季休眠狀態。

  6、整枝修剪:月季花要及時除去病枝、弱枝、退化枝,適當調整植株高度。萌芽初期要疏芽,及時摘去花枝上的側芽和副蕾,勿使營養分散。

  月季的生態習性

  月季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微帶酸性沙壤土最好。盆土疏鬆,盆徑適當、乾溼適中,薄肥勤施,摘花修枝,防治病蟲,每年換盆。喜歡陽光,但是過多的強光直射又對花蕾發育不利,花瓣容易焦枯,喜歡溫暖,一般氣溫在22~25℃最為花生長的適宜溫度,夏季高溫對開花不利。

  月季需日照充足,空氣流通,排水性較好而避風的環境,盛夏需適當遮蔭。多數品種最適溫度白晝15~26℃夜間10~15℃。它較耐寒,冬季氣溫低於5℃即進入休眠。如夏季高溫持續30℃以上,則多數品種開花減少,品質降低,進入半休狀態。

  月季的一般品種可耐-15℃低溫。要求富含有機質、肥沃、疏鬆之微酸性土壤,但對土壤的適應範圍較寬。空氣相對溼度宜75%~80%,但稍幹、稍溼也可。有連續開花的特性。需要保持空氣流通,無汙染,若通氣不良易發生白粉病,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氯,氟化物等均對月季花有毒害。

  月季的花期控制

  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11月,開花連續不斷,然而奧運期間月季的花期控制仍十分重要,特別是盆栽月季和切花月季一定要控制好花期,以圓滿完成奧運期間各個會場、體育館場臨時性擺花任務和鮮切花供應任務。

  在實際工作中,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地栽月季要根據所處的地理位置,在保證連續開花的情況下,讓其在8月8日~24日多開花,開好花。以下方法供參考:6月20日左右,將地栽月季全部殘花和部分已盛開的花枝按50%比例修剪,剪到花枝中部成熟部位的圓形芽位置,其開花觀賞期約為8月1日~15日;在6月30日左右將全部殘花和全部盛開後花枝按上述方法修剪,其開花觀賞期約為8月10日~25日;6月30日以後隨時修剪殘花,使其自然開花。盆栽月季和切花月季計算好用花日期,在用花前45天左右,進行全面枝條修剪。

  肥水管理在上述各種情況修剪中,要結合植株長勢,進行科學肥水管理。當植株修剪後,新一代芽不萌發時,用0.2%尿素每5、6天葉面噴肥一次,可促進新芽萌發;如植株生長快,新枝迅速生長,超出計劃範圍時,控制供水可延緩生長。控水過程中,以枝葉萎蔫後,及時噴水,1小時內恢復為臨界。水是植物體內各種酶的載體,水供應不足,酶活性降低,新陳代謝變慢,因而植株生長變慢。如新枝現蕾比計劃晚,此時用0.2%的磷酸二氫鉀每5、6天葉面噴肥一次,花蕾迅速生長。月季花期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和體內營養,水分供應要充足。

  月季的開花條件

  1.日照一定要長。種植月季的地方,一要既通風,又能獲得半天以上的日照。這是它能開得花繁如錦的首要條件。如置於半陰半陽處或光照不足的陰處,一年中最多隻能開春秋兩季花。所以居住條件不能滿足光照要求的家庭,最好不種月季花而改種比較喜陰的花草。

  2.要常修剪。日照條件雖好,但長期不修剪,月季也長不好。修剪的方法是。每年12月後月季葉落時要進行一次修剪,留下的枝條約15釐米高,修剪的部位在向外伸展的葉芽之上約1釐米處,並同時修去側枝、病枝和同心枝。5月後每開完一次花,就修去開過花的這根枝條的2/3或1/2,這樣便會有更多的再生花芽的機會。如要花朵開得大,也可在花蕾多時摘去一部分,既可使營養集中,又能達到延長花期和分批開放的目的。

  3.施肥次數要多而及時。一般新種或移植的盆栽月季,用腐殖質而疏鬆的黃土就可栽培,最好拌以1/4礱糠灰或少許蠶豆殼、豆餅或雞鴿糞等,使月季不斷能從土中吸收氮磷鉀等各種營養。老盆栽的月季如需換盆,也可照上法施入基肥;不換盆的,可扒開土面2-3釐米,壅入一些鮮魚肚腸或雞鴿糞、豆餅屑等作基肥。這最好在1~2月份月季休眠時進行。這樣,肥料就會逐步發酵變成肥液,隨雨水或澆的水滲入根部,取得較好效果。5月後是月季的生長旺季,每隔10天,要施追肥1次,可用腐熟發酵的魚腥汁、菜葉汁,以3份肥7份水的比例拌和施入,到11月時便停止施肥。如能按上述要求做的話,就可使月季的鮮花每月同你見面。月季生性忌熱,溫度在20~25℃時它生長最好;超過30度就生長困難了。倘在施肥這一關掌握得好,就可克服它夏季怕高溫的弱點。

  4.換盆。月季不必每年換、翻盆,如是小盆換大盆,一年四季都可進行。

  月季的早春管理

  早春,月季的根開始在土壤裡伸展。這時最重要的撫育工作是修剪。

  溫暖地區在2月下旬,較寒冷的北方地區,修剪工作要在3~4月進行。修剪大體上是剪去植株高度的1/3左右,首先是剪除弱枝、病枝及枯枝。植株2011年發出的新枝生機最旺,選這樣的主枝留下2~3條最多5條,根據植株原來生長情況,一般在距地面50釐米左右,健壯芽的上方1釐米的部位用枝剪修剪。所謂健壯芽就是沿未萌動的、豐滿的、已隆起的芽。為了不使芽生長成過密的枝,應選留植株外側上方的健壯芽。另外,修剪應在枝條飽滿的部位進行。用剪子修剪時發出“咯噹”的聲音就是飽滿的部位。如果感到切口柔軟,就要再往下剪到到硬的地方。植株分枝節老化的部位粗糙而且突出的膨脹,其間根本沒有壯芽,因此也要剪掉。

  2~3年的主枝中間部位是新芽多發部位,所以修剪時只留10~20釐米便可。一般要想花期開花多,就進行弱剪。要想花期花開得好,不求花多,就進行強剪。另外,對長勢不好的植株應下決心強剪,因為這種植株根系發育不良,如果樹冠偏大,易造成養分供應不足。在修剪的同時最好做一次高濃度消毒,這樣對 防病蟲害有顯著效果。

  為使修剪後的枝條向外傾斜,可用支柱***木棍等***固定,使樹形均衡優美,並避免颳風時枝葉互相摩擦。傾斜枝下部芽發出的枝條較健壯,花也繁茂,應注意保護。

  驚蟄後,昆蟲先後從冬眠中甦醒並開始活動,這時用殺螟鬆***殺蟲劑***10毫升和用於治白粉病的可溼性硫磺粉20克溶於10升水中,用充分溶解的濃溶液噴灑植株。因為這時月季還沒有長葉,所以不必擔心發生藥害。

  在修剪後20天左右,芽開始萌動,其中弱小的芽在抽芽過程中往往自然淘汰,要想使花開得好,就要根據主枝的粗細留芽,粗枝留3~4個芽,鉛筆粗細的枝留1~2個芽,其餘全部去掉。天氣寒冷的地區,萌芽較遲,可推遲去芽時間。

  如在12月份已施基肥,早春可不追肥,待抽芽時在根的周圍撒上適量化肥,用以催芽。芽抽出後,晴天如果地表乾燥,為不使地表凍結,可在早晨或午前灌水。

  月季的修剪技巧

  及時剪除月季殘花才能使其集中養分,保持植株強壯及開花不衰。如不及時去掉殘花,緊靠殘花下的幾個腋芽往往會萌發,形成弱枝。這些小枝既消耗養分又破壞株形,即使能開花,也大多是畸形或較差的小花。另外,除了要採收種子的花,絕不能讓殘花結子。

  第一批花開後,中等枝條應中截,枝條上保留3~4個芽;弱枝重截,留芽1~2個;強枝輕剪,留芽5個,適當抑制生長。第二次修剪要輕,只在殘花下第二片葉的上面下剪,保留第二片葉的腋芽,這是一個在生長和發育上都具有最佳優勢的芽,並處於全株的優勢地位,剪除此芽會影響下次花期、花朵質量以及植物的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