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蛇瓶子草吃怎麼吃蟲子的

  眼鏡蛇瓶子草***學名:Darlingtonia californica***是瓶子草科的其中一個屬,為一種食蟲植物,那麼,它是怎樣吃蟲子的?

  眼鏡蛇瓶子草的魚尾狀附屬物背側會分泌大量糖蜜,並散發出強烈的氣味。黃蜂及蒼蠅等昆蟲會被這種氣味吸引至瓶口。順著蜜腺爬行的昆蟲可能被引入捕蟲瓶內,而捕蟲瓶內透光的斑紋又會迷惑昆蟲,使其將這些斑紋誤認為出口而被困在捕蟲瓶內。由於捕蟲瓶蠟質的頂部及帶下向毛的中下部,昆蟲會逐漸落入捕蟲瓶基部的消化液內。之後,其屍體被消化,植株即可從中吸收分解出來的營養物。與此捕蟲機制類似的物種還有鸚鵡瓶子草***Sarracenia psittacina***、小瓶子草***Sarracenia minor***、克洛斯豬籠草***Nepenthes klossii***及馬兜鈴豬籠草***N. aristolochioides***。


眼鏡蛇瓶子草

  眼鏡蛇瓶子草是美洲的三種瓶子草植物之一。其捕蟲瓶並不蒐集雨水,而是通過根部吸收水分再分泌於捕蟲瓶內。人們曾認為眼鏡蛇瓶子草的捕蟲瓶不會分泌消化酶,而必需依靠共生菌及原生動物將獵物分解為可吸收的養分。但後來的研究表明,眼鏡蛇瓶子草至少能分泌一種蛋白水解酶來消化獵物。捕蟲瓶內壁細胞從消化液中吸收養分與根系細胞從土壤中吸收養分是類似的。但眼鏡蛇瓶子草與一些動物及微生物之間仍存在著密切的互利互惠關係。

  眼鏡蛇瓶子草栽培技術

  眼鏡蛇瓶子草是較難栽培的食蟲植物之一。其需要較高的日間溫度及較低的夜間溫度。其原生地為終年有冰涼山泉流入的沼澤或河岸,根部能一直保持較低的溫度。所以在栽培最佳的模擬方法即是以冷涼的純淨水培養。天氣炎熱時可將冰塊放於土壤表面降溫。在高溼度、溫暖的環境下,可以給予植株充足日照;若溼度低或變化幅度大,則需稍微遮蔭。

  眼鏡蛇瓶子草從種苗開始種植是非常困難且緩慢的,所以通常在晚冬或春季以其匍匐莖繁殖。通常在春分至晚春時,匍匐莖節間上會長出許多小牙。將匍匐莖剪成數段,每段帶一些根。再將這些莖段放在涼爽潮溼的碎水苔上,保持明亮高溼的環境。數週後即可見到芽發育。

  與其他生長於溫帶地區的食蟲植物一樣,眼鏡蛇瓶子草需要在冬季休眠才能長期存活。植株在冬季會停止生長3至5個月。直到鄰近春天,成熟植株會長出單一朵花,並於數週後長出數個大型的捕蟲瓶。整個夏季其都會不斷長出捕蟲瓶,但其尺寸都遠小於春季的捕蟲瓶。

  許多栽培者都已成功栽培了眼鏡蛇瓶子草,並發現了三個變型:全綠、全紅、紅綠。野生的眼鏡蛇瓶子草,在一般強度的日照下為全綠,強光下則呈現紅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