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瘤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後葉及顱咽管上皮殘餘細胞發生的腫瘤。你對垂體瘤有多少了解?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垂體瘤的相關知識。

  垂體瘤形成的原因

  垂體腺瘤的發病機制目前有兩種學說,一為垂體細胞自身缺陷學說,另一為下丘腦調控失常學說。

  1.下丘腦調節功能失常

  ***1***下丘腦多肽激素促發垂體細胞的增殖,如移植入GHRH基因後,可引發大鼠促GH細胞增生,並進而發展成真正的垂體腫瘤。

  ***2***抑制因素的缺乏對腫瘤發生也可起促進作用,如ACTH腺瘤可發生於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的病人。

  2.垂體細胞自身缺陷學說

  ***1***垂體腺瘤來源於一個突變的細胞,並隨之發生單克隆擴增或自身突變導致的細胞複製。

  ***2***外部促發因素的介入或缺乏抑制因素:

  ①DA***多巴胺***受體基因表達的缺陷。

        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作用:癌基因實際上是參與細胞正常生長調節的一類基因,有些癌基因產物即是生長因子及其受體,另一些則是參與生長訊號在細胞內的傳遞過程,其表達的異常均可導致異常的細胞增生。

  垂體瘤的預防措施

  1.術後併發症

  垂體瘤手術會影響到垂體後葉,容易引起手術後垂體後葉素分泌不足,可導致尿量增多乃至尿崩。其他併發症,有下丘腦反應、視神經受損、腦脊液漏等。

  2.複查

  一些侵襲性垂體瘤,非常容易復發。病人手術後三天、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都需複查,觀察手術區域的動態變化,評價手術療效。

  3.手術後的放療

  一般垂體瘤,不需要作術後放療,只有一些侵襲性垂體瘤,術後有殘留或復發,要放療或者伽馬刀治療。

  1.心理安慰垂體瘤屬腦內良性腫瘤手術效果好痊癒後可參加正常工作。

  2.加強營養多食新鮮的高蛋白質的食物增強體質使病後機體早日康復。

  3.放療時間一般在術後1個月左右放療期間少去公共場所注意營養定期測血象。

  4.按醫囑服藥1年CT複查1次。

  垂體瘤的症狀

  1.內分泌激素過多表現大約70%的病例,臨床以腺垂體的高分泌性為特徵,結果引起特徵性的高分泌綜合徵。這類患者多見於年輕人。例如,閉經-溢乳症、巨人症與肢端肥大症、皮質醇增多症、垂體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症、Nelson綜合徵。

  2.腺垂體本身受壓徵群垂體促激素減少和周圍相應靶腺萎縮,可表現為部分或全垂體功能低下的症狀,如疲勞、軟弱、性腺功能減退或陽痿、甲狀腺功能減退、有時腫瘤壓迫神經垂體或下丘腦可產生尿崩症。

  3.垂體腺瘤鄰近組織受壓的表現有①頭痛:可能早期出現,這歸因於鞍內腫瘤使鞍隔及硬膜的張力增高;②視力減退,視野受損,視神經受壓,可出現顳部雙側偏盲;③腦脊液漏:腫瘤向下生長破壞鞍底;④下丘腦綜合徵群:下丘腦受壓可影響睡眠、攝食、行為和情緒改變;⑤海綿竇綜合徵,眼球運動障礙和突眼。

  4.分類

  ***1***按細胞嗜色性分類:可分為嗜酸性細胞瘤、嗜鹼性細胞瘤和嫌色細胞瘤

  ***2***按腫瘤大小分類:

  Ⅰ級微腺瘤腫瘤直徑<10mm

  Ⅱ級鞍內型腫瘤直徑>10mm

  Ⅲ級鞍上生長腫瘤直徑>2cm

  Ⅳ級腫瘤直徑>4cm

  Ⅴ級腫瘤直徑>5cm

  ***3***按功能分類:

  ①有分泌功能的垂體瘤,佔垂體瘤65%~80%:

  A.PRL瘤,是垂體分泌性腺瘤中最常見的腫瘤,在以往被認為是無功能性垂體瘤病例中,60%~70%是PRL瘤。在非選擇性屍檢中,PRL微腺瘤佔23%~27%,其中大多數生前沒有功能紊亂的證據。

  B.GH瘤僅次於PRL瘤,本病以青中年發病較多。此外為ACTH瘤、TH瘤,GnH瘤極少見。除GH-PRL的混合瘤外,絕大多數以一種細胞形態為主。

  ②非分泌***無功能***細胞瘤:用常規的方法測定血清激素濃度不增加,無特殊臨床症狀,佔垂體瘤20%~35%。無內分泌功能腺瘤是惟一的在老年期發病,尤其在男性呈遞增趨勢的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