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痛經怎麼回事
什麼是痛經?痛經指的是月經來臨前或來潮時,下腹部痙攣式的疼痛,有時還伴隨著頭痛、噁心、心悸、拉肚子等症狀,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兩種。原發性生理痛會 痛經的症狀,痛經怎麼治療?下面由小編帶你一起了解一下。
痛經的病因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併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後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係。
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於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8、子宮的過度收縮。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鬆,故發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
9、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
10、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痛經有什麼症狀
痛經的症狀表現為婦女經期或行經前後,週期性發生下腹部脹痛、冷痛、灼痛、刺痛、隱痛、墜痛、絞痛、痙攣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狀: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驚失眠、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胃痛腹瀉、倦怠乏力、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冷汗淋漓、虛脫昏厥等症狀。其發病之高、範圍之廣、週期之近、痛苦之大,嚴重影響了廣大婦女的工作和學習,降低了生活的質量。
原發性痛經的症狀:
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瞭。是指初潮不久後即出現痛經,有時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也可能由於子宮肌肉痙攣性收縮,導致子宮缺血而引起痛經。多見於子宮發育不良、宮頸口或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屈曲,使經血流出不暢,造成經血滯留,從而刺激子宮收縮引起痛經。有的在月經期,內膜呈片狀脫落,排出前子宮強烈收縮引起疼痛,排出後症狀減輕,稱膜性痛經。原發性痛經多能在生育後緩解。
繼發性痛經的症狀:
多見於生育後及中年婦女,因盆腔炎症、腫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內膜異位症系子宮內膜組織生長於子宮腔以外,如子宮肌層、卵巢或盆腔內其它部位,同樣有周期性改變及出血,月經期間因血不能外流而引起疼痛,並因與周圍鄰近組織器官粘連,而使痛經逐漸加重,內診可發現子宮增大較硬,活動較差,或在子宮直腸陷窩內發現硬的不規則結節或包塊,觸痛明顯。
治療痛經的方法
處理這種原發性生理痛,主要的原則是進行症狀治療,最常用的療法是以止痛藥來減緩疼痛,通常療效都不錯,除了少數婦女對某些止痛藥會產生過敏反應外,很少會出現其他嚴重的副作用。
治療經痛的止痛藥跟一般用來治療頭痛、牙痛的止痛藥原理不太一樣,女性應該要找婦科醫生做診斷開藥。要把經痛的痛苦減到最低,服用止痛藥也有小訣竅,因為藥效發揮通常需要一兩個小時,所以最好在感覺到疼痛時立即服藥,止痛效果會更好。
經痛患者要注意,平日的自我調理很重要,例如日常生活上的規律性、適度的運動、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以及愉悅的心情。經痛也可以從飲食及營養方面著手改善,若經痛以腰腳痠痛、腹部抽痛、乳房脹、抽痛為主,平日應攝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月經來時下腹子宮卵巢部位疼痛的人,則建議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E的食物,如黃綠色蔬菜、柳丁、檸檬、核桃、杏仁、小麥胚芽等。
經期整個腹部均痛者,平日尤應注意飲食及營養,少吃生、冷、油膩的食物,可以維生素B群、酸乳酪等調理腸胃。因貧血而引起經痛的人,月經來時多有頭痛或兼耳鳴、腹痛綿綿的症狀,不妨多補充鐵劑、深綠色蔬菜,或偶爾喝一些白蘭地酒,經痛的情形可以逐漸改善。
偶爾喝紅糖水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