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怎麼治療好

  女人夏季臉上長痘痘、食慾不振、面板起疹等問題多是由於體內溼氣重引起的,及時排溼是養生關鍵。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溼氣的方法。

  治療溼氣的方法

  1、薏米紅豆粥

  人人皆宜的去溼佳品,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裡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

  紅豆和薏米都是去溼的,本身不含溼,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湯很清。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來把人體的溼給除掉。一旦加進去大米,就等於加進去了溼氣,所以整個粥都稠了。味道雖然更好了,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就因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功效全無。

  2、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開胃,利水通淋。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而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又高於普通玉米。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於普通玉米。玉米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潤腸道排腸毒,具清溼熱、利肝膽、延緩衰老等功效。適合患有水腫及淋症的男士食用。

  3、山藥

  山藥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沈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它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脂肪、膽鹼、澱粉酶等成分,還含有碘、鈣、鐵、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中醫認為,山藥具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久瀉、慢性腸炎、肺虛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遺精、遺尿等症。

  4、芡實

  芡實是一種很好的滋補食物,它可以有效的去溼健脾,同時也可以固腎止瀉,很多養生專家的養生之道當中都是強調要多吃芡實的。如果是鮮芡實的話可以直接嚼著吃,幹芡實可以泡水之後嚼著吃,當然,最好還是將芡實和山藥、茯苓還有蓮子放在一起煮來喝,健脾利溼的效果會更好,一般人都可以飲用。

  人體溼氣重的原因

  1、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的人通常活力不足。肌體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身體會比較低迷。對策:保證睡眠時間,每天增加點體力消耗會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

  2、運動少。出門坐車,上班坐在電腦前,沒有體力消耗的身體代謝自然變慢,身體的運化能力隨之降低,活力不足導致陽虛。對策:運動生陽,尤其是能夠讓身體出汗的運動要把面板這扇“窗戶”開啟,藉助運動產生的熱量將溼氣“蒸騰”出去。

  3、辦公室空調溫度過低。由於夏季毛孔都是張開的,寒冷製造的一些寒溼會聚集在我們的身體裡。對策:把辦公室空調的溫度調節到25度以上,準備護腰和披肩,避免冷風侵襲身體。

  4、環境因素

  患者所處的環境是導致身體溼氣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患者受傷的時候是在霧露當中,或者是出了汗溼透了衣服沒有及時更換,又或者是淋了雨、在水中作業,還有就是長期居住在潮溼的環境當中都是有可能會導致身體溼氣重的。身體溼氣重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危害,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必須要儘快除溼才行。

  5、飲食習慣

  如果我們的飲食習慣不良那麼也是很容易導致體內溼氣加重的,比如有些人總是喜歡吃一些油膩的或者是甜膩的食物,還有一部分喜歡喝酒、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等,這些都是很容易導致溼氣入體的。同時這些飲食習慣也容易損傷脾臟,使體內的水溼無法熬得到有效的運化,從而集聚在體內,形成了我們平時所說的多餘的水分,加重體內溼氣。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