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溼疹小偏方

  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與變態反應有關的面板病。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1、黃瓜皮適量,水煎代茶飲。

  2、鮮馬齒莧30克,水煎服,每次50毫升,分3次服。

  3、炒槐米、香油各適量,將槐米研細,加香油調成糊狀,塗患處。

  4、紅薯適量,搗爛取汁,用消毒紗布放在紅薯汁內浸透,折成兩層,貼患處,然後用幹紗布包好,每日換藥1次。

  5、殭蠶適量,去嘴研末,煎湯浴洗,每日或隔日一次。

  6、活蚯蚓4條,白糖少許,共搗爛取汁液,擦塗患處。

  7、土豆一個,切薄片,敷擦患處。每日數次。

  8、蛤蟆草30克,水煎溫洗,每日數次。

  9、包雲膏:松香末60克,硫磺末30克,研勻,麻油拌成糊狀,攤於紗布上捲成如指頭粗條 ,用線紮緊,再入麻油中泡1天,取出。用火點一頭,下用粗碗接著。布灰陸續剪去,取所 滴藥油,浸冷水中一夜,外搽用,尤適合伴區域性感染者。

  10、茄子1個,雄黃、枯礬各15克,先將茄子挖一個小孔,將上藥灌入孔內後封口,用草木灰火烤,將茄子烤軟,枯礬、雄黃滲透到茄肉內,再將茄子放患處輕輕磨擦5-10分鐘。一般邊擦邊止癢,治急性溼疹有良效。

  11、黃丹15克,冰片6克,氧化鋅20克。共研末,調香油外塗患處。1日3次。

  12、蛇床子、大黃、苦蔘30克,楓球15克,黃柏12克,水煎外洗患處,1日3次,每次外洗30分鐘即可。一般用1次急性溼疹即消。

  13、土豆洗淨,切碎搗爛,敷患處,用紗布包紮,每晝夜換藥2-3次。

  14、雞蛋餾油:雞蛋7個,煮熟取蛋黃,鍋內放麻油50-100克,文火將蛋黃內油熬出,待蛋 黃呈焦糊狀即可,取油頻塗患處。

  中醫治療溼疹的方法

  1、蒼耳棵30克,蛇床子15克,白蘚皮15克,蒼朮15克,苦蔘15克,生軍15克,黃柏15克,地膚子15克。水煎取濾液待溫涼後洗患處。每天1劑,早、中、晚各洗1次。

  2、蛇床子9克,銀花9克,野菊花9克,生甘草6克,煎水外洗或溼敷區域性,每天2-3次,每次約10分鐘。

  3、蒲公英、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鐘,然後煮沸15分鐘。等藥液放涼時,取一塊乾淨的紗布放在藥液裡浸透,然後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每天兩次。

  4、花椒能消炎、止癢;艾蒿有鎮靜、抗過敏的作用,療效相當不錯的。用花椒、艾蒿、鹽各適量放水中熬半小時,過濾後取汁液兌水來洗澡。

  5、白蘚皮40克,地膚子40克,蛇床子40克***以上3味藥均研成細粉***,爐甘石粉40克,青黛粉20克,香霜1500克。

  用法用量:將藥充分調勻貯瓶中,用時每日3次外搽;

  對兒童溼疹中藥治療結果:白蘚皮可清熱燥溼止癢;地膚子、蛇床子清熱除溼止癢;爐甘石甘平,功可收溼收斂;青黛鹹寒,清溼熱解毒是其所長。諸藥合用外搽,直至病所,發揮效用,無不良反應,比較適用於兒童溼疹的治療,同時避免了外搽激素類霜、膏所造成的副作用。

  溼疹不能吃什麼

  新生兒溼疹不能吃什麼:寶寶如果對牛奶過敏,可以煮久一點,使蛋白變性,這樣可以減少致敏物。

  新生兒溼疹媽媽不能吃什麼:

  1、忌致敏食物。如果在飲食方面發現有致敏的食物,如魚、蝦、蟹、牛肉、羊肉、雞、 鴨、鵝、花粉等引起,應徹底禁忌這些食物,以免引起變態反應,導致寶寶溼疹復發或加重病情。

  2、忌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蔥、大蒜、生薑、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耗陰助陽,對溼疹是一種刺激,應該避免食用。

  3、忌發溼、動血、動氣食物。中醫認為對面板溼疹的人來說,應該要忌吃發溼的食物,如竹筍、芋頭、牛肉、蔥、姜、梨、蒜、韭菜等;動血的食物,如慈菇、胡椒等;動氣的食物,如羊肉、蓮子、芡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