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長凍瘡吃什麼食物好

  冬天長凍瘡怎麼辦?除了塗擦凍瘡膏外,一些食物也可以緩解凍瘡的症狀。那麼冬季應該吃什麼來緩解凍瘡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緩解凍瘡的食物

  1、辣椒

  將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後,塗凍瘡患處能消炎、鎮痛、去癢。吃紅辣椒或者每天喝200毫升的姜水,能促進血液迴圈,減輕凍瘡感染引起的疼痛。

  2、冬瓜

  冬瓜連皮吃治凍瘡。凍瘡主要的表現是組織的水腫,在凍瘡初期時可以吃一些化溼利溼的食物。冬瓜就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冬瓜皮,對於面板的水腫特別有效。可以在煮冬瓜的時候連皮一塊兒吃掉,或者把冬瓜皮削下來後晾乾泡水喝。

  3、蜂蜜

  冬季面板乾燥,可用少許蜂蜜調和水後塗於面板,可防止乾裂。治療凍瘡可先用溫水洗淨患處,然後塗蜜包紮,隔日換一次,若未破潰,可不用包紮,僅塗蜂蜜即可。

  4、蘆薈

  蘆薈治療面板疾病的效果非常好,直接將新鮮的蘆薈汁塗抹在凍瘡表面即可。

  5、柚子皮

  用晒乾的柚子皮煮水,燒到很濃時取此水熱敷凍傷處,但破皮之處忌。熱敷的溫度要注意,剛開始時,毛巾溫度不可太燙,可抖抖熱氣再敷。待凍傷處適應後逐漸增加溫度,最高時應毛巾從鍋中拿出直接熱敷。

  6、生薑

  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面板,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7、啤酒

  冬季如有人生凍瘡、可在溫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鐘,即可馬上緩解凍瘡帶來的痛苦。這是因為啤酒中維生B1、B6有抗神經炎、面板炎和促進肌肉生長的功效。冬天堅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療凍瘡、腳氣等。

  8、香蕉皮

  用香蕉皮搓手足,可防治皸裂、凍瘡。每到秋冬二季,許多人會患手足幹,皸裂,用香蕉皮擦數日後,立竿見影,可使面板潤滑,不再發幹,也可用來擦臉美容,效果很好。

  冬季預防凍瘡的方法

  1、多用冷水洗臉

  在天氣轉冷之前一定要堅持用冷水洗臉、洗手,洗後要及時擦乾並塗抹護膚霜、藥用甘油、凡士林軟膏等。這樣可以增加抗寒能力,減少凍瘡的發生。

  2、抹保溼霜

  每天最好抹4次保溼霜,補充流失的水分。洗手的香皂可換成多脂性香皂或含油性的洗面奶洗手。護手霜可選用含甘油、礦物質的潤手霜。敏感乾性肌膚宜選含有薄荷、黃春菊等舒緩成分及甘油等滋潤型的潤手霜。

  3、暴露部位塗抹護膚品

  在寒冬季節,面板暴露處要多加保護,出門時應戴口罩、手套、防風耳罩等。潮溼可加速體內熱量的散失,因此應經常保持服裝、鞋襪乾燥。易受凍部位可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類護膚品,以保護面板,減少熱量散失。當從戶外回到戶內時,受凍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熱水浸泡肢體,而應讓肢體自然復溫。

  4、用辣椒水泡手腳

  冬天用辣椒水泡手腳,主要是為了活血,促進血液迴圈,依此類推,生薑水、煮熟白蘿蔔捂手等方法也是殊途同歸。但專家提醒,這些方法只能用於凍瘡沒有破口的時候,如果傷口破潰建議不要使用,避免感染髮炎。而一些對上述物品過敏或患手溼疹的人,可能也並不適用。

  5、注意手腳清潔

  細菌滋生也是造成凍瘡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老百姓很容易忽略的因素。勤洗手和每日用溫水泡腳洗腳,清潔工作做好了,凍瘡不易發生。

  6、防止潮溼,保持乾燥

  在家裡做家務比如洗碗、洗衣服,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可以用熱水保持手的溫度,洗完之後一定要及時擦乾,因為潮溼是對凍瘡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凍瘡的一個誘因。

  冬季凍瘡治療偏方

  1、用熱鹽水浸泡患處15分鐘,連續1周。

  2、“十滴水”外擦凍瘡區域性,每天6~10次,對於凍瘡未潰者療效較好;若區域性面板破潰糜爛,可先用紅黴素軟膏塗擦,待炎症消散後再使用十滴水。

  3、凍瘡剛剛開始時,每天晚上用電吹風邊吹邊揉,幾天後就沒有了。

  4、用新鮮的生薑片塗搽常發凍瘡的面板,連搽數天,可防止凍瘡再生;若凍瘡已生,可用鮮薑汁加熱熬成糊狀,待涼後塗凍瘡患處,每日兩次,連塗三天,就會見效。

  5、治凍瘡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時間長,見效慢,而用雲南白藥治療有良效。其方法是:凍瘡未潰破者,用白酒將雲南白藥藥粉調成糊狀外敷,並注意保溫。凍瘡已潰破者,將患處洗淨後,直接撒雲南白藥藥粉於創面,用消毒紗布包紮,數日內可愈。

  6、正骨水還有它的新用途,對凍瘡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現的皰塊消除了,半月有餘治好了凍瘡。凍瘡患者不妨一試。

  7、風油精治療凍瘡:將患處洗淨,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局部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區域性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8、香蕉:每晚用熱水洗患處後,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塗皸裂處,塗擦後不要洗患處,每日1-2次,數天即愈。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