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磨牙怎麼治

  寶寶磨牙是屬於一種很常見的事情。那麼寶寶晚上磨牙有什麼危害呢?寶寶磨牙要怎麼辦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寶寶磨牙的方法。

  治療寶寶磨牙的方法

  睡眠磨牙或稱咬牙,是人在睡眠當中咀嚼肌節律性收縮上下牙齒緊緊咬合滑動,發出很響的咯吱、咯吱聲。此時人並不會醒,即使醒了,對自己的咬牙,也一無所知,只有同宿人方知。

  睡眠磨牙一般發生在淺睡眠階段。磨牙並不在做夢時發生,此時僅身體的活動和心率的增加。次日醒來,常感兩腮疼痛、頭痛,有時伴有牙周組織損傷。

  睡眠磨牙在小兒及青春期的青少年發病率較高,根據醫學統計,可達15%左右。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功能的逐漸完善,其發作率會逐年下降,長大後自愈。

  睡眠時有習慣性磨牙或清醒時有無意識地磨牙習慣稱為磨牙症。夜磨牙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與精神性、情緒性、牙源性、系統性、職業性、自發性等多種因素有關。

  一旦,發現孩子磨牙,家長應仔細觀察護理。要注意孩子的飲食,晚餐避免過飽,睡前不吃點心,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還要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睡前刷牙漱口。平衡膳食,補充缺少的微量元素。及時喚醒孩子起床排尿。消除上述病因後,孩子磨牙會自行減少或消失。如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還沒有好轉,那麼家長就要及時的帶孩子到醫院做具體的檢查。

  寶寶夜磨牙的危害

  首先是直接損傷牙齒。天天晚上夜磨牙;會使牙齒過早磨損,外面牙釉質被磨掉了,露出牙髓後,引起牙本質過敏,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即發生疼痛。

  另外,牙周組織受到損害,易引起牙周玻因夜間磨牙,面部肌肉特別是咀嚼肌不停地收縮,時間一久,咀嚼肌纖維增粗,臉型變方,影響孩子面容的健美。

  如果牙體組織磨損嚴重,牙齒高度下降,面部肌肉過度疲勞,會發生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徵,在說話、歌唱或吃飯時,下頜關節及區域性肌肉痠痛,甚至張口困難。

  張口時下頜關節會發出絲絲響的雜音,有的甚至發生下頜關節脫位。此外,還會引起頭面痛、失眠、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寶寶磨牙的5大原因

  1、腸道寄生蟲病

  蛔蟲產生的毒素刺激腸道,會使腸道蠕動加快,引起消化不良,臍周圍疼痛,睡眠不寧;如果毒素刺激神經,使神經興奮,而導致磨牙。同樣蟯蟲也會分泌毒素,並引起肛門瘙癢,影響孩子睡眠併發出磨牙聲音。一般家長都認為磨牙的禍首是寄生蟲,但是近年由於衛生習慣和條件改善,寄生蟲引起的磨牙已經退居次要位置。

  解決方法:有腸寄生蟲病,就需及早驅蟲;有佝僂病的寶寶,要補充適量的鈣及維生素D製劑。

  2、精神過度緊張

  不少孩子在晚間看驚險的打鬥電視、入睡前玩耍過度,精神緊張也會引起磨牙。如果因某件事長期受到爸爸媽媽的責罵,引起壓抑、不安和焦慮,也是夜間磨牙的重要原因。

  解決方法:給寶寶佈置舒適和諧的家庭環境,晚間少看電視,避免過度興奮。

  3、消化功能紊亂

  孩子晚間吃得過飽,入睡時腸道內積累了不少食物,胃腸道不得不加班加點的工作,由於負擔過重,會引起睡覺時不自主的磨牙。

  解決方法:飲食宜葷素搭配,改去挑食的壞習慣,晚餐要清淡,不要過量。

  4、營養不均衡

  有的孩子有挑食的習慣,特別是不愛吃蔬菜,形成營養不均衡,導致鈣、磷、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晚間面部咀嚼肌的不由自主收縮,牙齒便來回磨牙。

  解決方法:寶寶吃飯應定時定量,寒溫適宜。磨牙期間應讓寶寶少食或儘量避免油膩、煎炸及辛辣食品,這些食物熱量高,體內溼熱過盛,更容易生病。如果寶寶有挑食的毛病,磨牙期間也應特別注意,家長可以把寶寶不喜歡吃的食物多做幾個花樣,儘量做到食物的均衡攝入,讓寶寶吸收來自各種食物中的營養,也能起到少生病,增強抵抗力的作用。

  5、牙齒生長髮育不良

  牙齒替換期間,如果孩子患了佝僂病、營養不良、先天性個別牙齒缺失等,使牙齒髮育不良,上下牙接觸時會發生咬合面不平,也是夜間磨牙的原因。

  解決方法:要請口腔科醫生仔細檢查有無牙咬合不良,如果有,需磨去牙齒的高點,並配製牙墊,晚上戴後會減少磨牙。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