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食物可以快速清熱解毒

  天氣太過乾燥很容易引起上火,所以可以多吃一些清熱解毒的食物,清熱解毒的食物可是有很多的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清熱解毒的食物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可以清熱解毒的食物

  苦瓜

  具有清涼解渴、清熱解毒、清心明目、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苦瓜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含有清脂、減肥的特效成分,可以加速排毒。據研究發現,它還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抗病毒和防癌功效。

  百合

  “月映九微火,風吹百合香。”百合性寒,除了可以清熱解毒外,對於經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的朋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冬瓜

  有利水消痰、清熱解毒的功效。溼熱體質者若有水腫、脹滿、痰多、暑熱煩悶、消渴、溼疹、癤腫等均可食用,並可解酒。

  綠豆

  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是溼熱體質者的天然良藥。

  梨

  梨有清熱解毒、清肺化痰的功效。食用梨的方法很多,可是將其炸成果汁,也可以蒸著吃,還可以煮湯,搗泥成梨糕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芹菜

  可清肝熱、養血。此外,芹菜還有清胃熱、通血脈、健齒潤喉、明目醒腦、潤肺止咳的效果。因此,體內熱盛、食慾不佳、疲倦無力的溼熱體質者可常食用。

  薏仁

  是緩和的清熱祛溼之品,中醫常用其來治療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疼痛、水腫、腳氣等病症。

  荷葉

  有清暑利溼、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荷葉也有降血脂作用,所以很多減肥、降脂、祛痘產品中都含有荷葉。

  清熱解毒的水果

  1、芒果

  芒果也是涼性水果中的一員,因此適當吃點的話,可促進降火氣。

  2、椰子

  椰子是涼性水果之一,以海南的椰子最為出名,夏季上火,可適當的喝些椰子汁都有助於降火。

  3、柿子

  柿子是屬於寒涼性水果之一,因此夏季吃點柿子可助降火氣。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柿子降火氣的,由其是對於體寒的人來說,就更不能吃了。

  4、柚子

  柚子具有清熱下火,由其是在北方乾燥的天氣,如果適當的吃些柚子更可減少面板乾燥的問題,起到一個清熱解毒,去火氣,助排便,美容養顏等多種養生功效。

  5、草莓

  草莓也具有去火的功效,因此夏季可多吃一點。另外由於草莓清潔起來非常不易,故提醒愛吃草莓的女性在吃之前最好做好徹底的清潔工作。可適當的用鹽水來清洗一下,幫助消除殘留在草莓上的農藥。

  6、西瓜

  中醫認為西瓜性涼,具有清熱降火的作用。炎炎的夏季,吃上西瓜就是最舒服的事。由其是冰鎮的西瓜更是可以給夏天帶來一絲涼爽。同時西瓜中還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對促進水電解質平衡具有很大的幫助。

  7、西紅柿

  有人說西紅柿是蔬菜,其實西紅柿也是一種水果。西紅柿不僅是公認的最有營養的蔬果之一,同時還具有美容,補血,平肝等功效,夏季吃西紅柿也能起到一個去火的功效。可生吃,涼拌著吃,做成湯吃,效果都非常不錯。

  8、梨

  眼下正是各種梨子上市的季節,而梨是公認的具有清熱降火,滋陰潤肺,清心的水果之一了。而且酸甜可口,多汁,多吃可補充水分。再者梨中還含有豐富的粗纖維,可促進排便。由其是對於那些因為上火而引起的口乾舌燥,喉嚨痛的患者來說吃梨更可以起到一個緩解的作用。

  清熱解毒的祕方

  1、玄蔘

  玄蔘為玄蔘科植物玄蔘和北玄蔘的根,含玄蔘素,環烯醚萜甙類;還含揮發油、生物鹼等;藥理試驗證明、玄蔘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劑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玄蔘還有擴張血管和強心作用;多種玄蔘屑植物的侵劑都有鎮表和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陰降火,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病煩渴,發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傷津便祕及咽喉腫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洩及痰溼盛者忌用。

  2、決明子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燉葉決明或決明的種子,內含蒽酯及蒽醌甙,決明素及維生素A等,藥理試驗證明:決明子有降低血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種致病菌和軟便瀉下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適用於肝熱或肝經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等;此外對治療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及習慣性便祕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搗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為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的根皮,內含桂皮酸,多種酚類物質,甜菜鹼及亞油酸等;地骨皮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其煎劑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劑對動物有顯著的降低血壓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涼血,退蒸,清瀉肺熱,適用於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癰腫惡瘡以及肺結核和高血壓症等。

  用量:一般為3--9克。

  4、蘆根

  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的地下莖,內含薏苡素,天門冬醯胺等。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適用於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療肺熱咳嗽、肺癰等。

  用量:一般幹者9---30克;鮮者15--40克。

  5、連翹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內含揮發油,連翹酚,黃酮甙,生物鹼等;藥理試驗表明: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所含連翹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連翹還有抗炎、鎮吐、利尿和強心的作用;所含黃酮甙能增強毛細血管的緻密度,因而對毛細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適用於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及過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6、牡丹皮

  牡丹皮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揮發油和植物甾醇等。藥理試驗證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壓作用;有鎮痛、鎮靜、抗炎和解熱作用;對多種致病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苦、辛,功能清熱,涼血、和血、清瘀,適用於熱人血分,發斑、驚痛、吐血、癰瘍,跌打損傷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虛寒瀉洩者忌用。

  7、知母

  知母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含多種皁甙及皁甙之,此外還含有兩種黃酮類成分、芒果甙等。試驗證明:知母有明顯的解熱作用,對流行性出血熱、流行性乙型腦炎、肺結核潮熱均有明顯療效。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適用於肺熱咳喘或陰虛咳嗽,煩熱消渴,骨蒸勞熱,小便不利,大便燥結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腎陽虛,兩尺脈微弱及大便溏洩者忌用。

  8、板藍根

  板藍根為十字花科大青葉屬植物菘蘭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藍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藍根有顯著抗病毒作用。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條鉤端螺旋體作用。臨床上用板藍根煎劑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有顯著療效;對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療效,能緩解或消退症狀,促進肝功能改善;用板藍根治療病毒性面板病,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療效果。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熱解毒,涼血,利咽,適用於流感腦炎、乙型腦炎、肺炎、丹毒、熱毒發斑、火眼、皰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虛寒者不宜用。

  9、金銀花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綠原酸,肌醇,黃酮類成分等;藥理試驗證明:金銀花有抗炎和解熱作用,對流感病毒和多種致病菌、面板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銀花的清熱解毒功效。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解毒,適用於溫病發熱,熱毒血痢,瘡、癰、癤腫等熱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為6-12克;但虛寒洩瀉及瘡流清膿無熱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

  夏枯草為脣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內含三萜皁甙及其甙元齊墩果酸,揮發油及維生素,氯化鉀等;藥理研究證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其煎劑對某些常見面板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多種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鬱結,降血壓,適用於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淚、頭痛、眩暈等;用於痰火鬱結所致的瘰癘,癭瘤等。

  用量:一般為9克左右。

  11、梔子

  梔子為茜草科植物山梔的果實,含多種苦味素甙,還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梔子有利膽作用,或使膽汁分泌增加;同時梔子有降溫,鎮靜,鎮痛和抗驚厥作用;還有抗微生物作用,對多種致病菌及多種面板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功能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適用於熱病虛煩不眠、黃疸、目赤、衄血、熱毒瘡瘍等症。

  用量:3—9克。

  12、蒲公英

  蒲公英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帶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膽鹼、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劑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膽和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適用於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等。

  用量:9——15克,搗爛外敷,可用於乳癰、疹瘡、癰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