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大的原因是什麼有哪些危害

  脾大即脾體積增大,是脾臟疾病的重要病理體徵。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脾大的原因和危害,希望對你有用。

  脾大的原因

  1.感染性

  ***1***急性感染見於病毒感染、立克次體感染、細菌感染、螺旋體感染、寄生蟲感染。

  ***2***慢性感染見於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血吸蟲病、慢性瘧疾、黑熱病等。

  2.非感染性

  ***1***淤血見於肝硬化、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慢性縮窄性心包炎或大量心包積液、特發性非硬化性門脈高壓症等。

  ***2***血液病見於各種型別的急慢性白血病、紅白血病、紅血病、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脾功能亢進症等。

  ***3***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等。

  ***4***組織細胞增生症如勒-雪病、黃脂瘤病綜合徵、嗜酸性肉芽腫。

  ***5***脂質沉積症如戈謝病、尼曼-匹克病。

  ***6***脾腫瘤與脾囊腫脾惡性腫瘤原發性者少見,以脾淋巴瘤最常見,原發癌灶多位於消化道,胃、結直腸多見。

  脾大的危害

  引起脾臟腫大的原因,以慢性、急性反覆發作的感染為多見。急性感染,可見於急性病毒性肝炎、斑疹傷寒、敗血症、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此類脾臟腫大以輕度至中度腫大為主,多數伴有壓痛,感染控制後短期內一般可恢復正常。慢性感染的疾病,包括血吸蟲病、感性性心內膜炎、梅毒、結核病等,此類脾腫大可呈中度至重度,質地堅硬,多有久居流行病區史,一般治療後不易恢復正常,特別是反覆發作的感染,可引起脾臟的顯著腫大。

  當出現脾腫大並伴有其它症狀時,要仔細觀察後再下結論。如伴有發熱時,且熱型為長期間歇型或馳張熱型,可考慮為急性血吸蟲病。如果出現脾臟腫大,伴發熱、貧血和出血傾向時,多考慮急生白血病。若伴不規則的週期性發熱且淋巴結和肝臟腫大的患者,多考慮為何傑金病。脾腫大伴發黃疸,考慮是否為溶血性貧血或病毒性肝炎。如果同時出現貧血、胸骨後壓痛,面板粘膜有出血現象時,可能為白血病或造血系統疾病。如脾腫大明顯,多昌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典型臨床表現。

  脾大的表現

  1.脾大的程度

  脾大的程度與疾病有關。

  ***1***輕度脾大深吸氣時脾下緣在肋緣下2~3cm為輕度脾大。可見於某些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立克次體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門脈高壓症、霍奇金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熱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2***中等度脾大下緣超出肋緣下3cm至平臍為中等度腫大。可見於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癥、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慢性溶血性貧血、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脾澱粉樣變性、惡性淋巴瘤、尼曼-匹克病等。

  ***3***極度脾大下緣超出臍水平以下為極度脾大或稱巨脾。可見於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瘧疾、晚期血吸蟲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地中海貧血等。

  2.脾的質地

  不同病因引起脾大其質地可有不同程度的變化。一般急性感染引起的脾大質地軟;慢性感染、白血病細胞、腫瘤細胞浸潤引起的脾大質地硬,表面不平;肝硬化的脾質地中等硬;淤血性脾大質地因淤血程度和淤血時間的長短而不同,時間短,淤血輕,質地軟,時間長或淤血重質地硬,但一般有充實感。囊性腫大有囊性感表面不平。

  3.伴隨體徵

  ***1***貧血、出血點或淤斑見於血液病性脾大,如各種型別的白血病、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2***貧血、黃疸見於溶血性貧血、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惡性組織細胞病、敗血症等。

  ***3***肝及淋巴結腫大見於惡性淋巴瘤、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結締組織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

  ***4***肝病面容、肝掌及蜘蛛痣見於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5***各種型別的皮疹多見於各種傳染病,或感染性疾病,如傷寒、斑疹傷寒、布氏桿菌病、敗血症、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6***水腫和腹腔積液見於慢性右側心力衰竭、縮窄性心包炎、肝硬化門脈高壓症、下腔靜脈梗阻等。

  ***7***心臟擴大見於各種心臟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各種原因引起的大量心包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