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華學生談高考的時間安排
就讀於清華大學的楊振同學對科學、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有獨特的見解。下面是他寫的一篇文章,我們不難從中受到啟發。
只有走近六月的高中生才會明白這“寸光陰”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高考複習的時間是“寸光陰”,時間滴滴答答、一點一點流逝的時候,複習的時間便越來越少,怎樣合理安排時間便成了一個無比重要的問題。
這裡首先要掌握好自己的生理執行規律和學習習慣,要根據自己的精力盛衰時間合理的安排學習和複習。如“百靈鳥”型別的人習慣早睡早起。早上,特別是清晨,頭腦清楚,思維敏捷,記憶力、理解力都很好,於是他們便充分利用早起的時間讀語文,讀英語,甚至做數理化題。而另一種人稱之為“夜貓子”的,習慣晚睡晚起。別看他們早上遲遲不肯起床,懶洋洋的,甚至從不早讀,讓英語老師傷透了腦筋,但晚上的時間才是他們的黃金時間,效率高,見效快。
我之所以要說這些,而不是介紹自己的時間安排,只是想告訴大家:學習方法無所謂好,也無所謂不好,適合自己的便是好方法,正如寫鞋子無所謂大,也無所謂小,穿得合腳便是好鞋子。這也正應了大家都熟悉的那句話: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便是好貓。
我想,就算是一位老師,他所能交給我們的也只是一種方法,一種能力,而不是事無鉅細的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我也只想讓後來的小師弟、小師妹們學會如何選擇最好的時間安排,而不是沒有選擇的全盤接受,否則,其毒害恐怕和全盤西化沒什麼區別。對別人的方法,可參考,可借鑑,但一定要按自己的實際情況,批判的接受,不然的話,說不定就要鬧出“邯鄲學步”的笑話。
但無論如何,“一寸光陰一寸金”總是句至理名言,高考複習的分分秒秒都不可隨意揮霍,在這期間的沒一點努力都將為金色六月打下堅實的基礎。
前面說到高考複習時間,但更高寶貴的還是考場上的分分秒秒。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自己將來的命運便在自己手中創造,於是臨考一刻便至關重要。雖然我是個保送生,沒有經歷過高考那一刻的驚心動魄,可能認識不及大家深刻,但我還是想談點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想想是不是這樣。
通覽全卷,做好最優的時間安排,每一大題安排多少時間,心中有底,不要做到最好發現還有大題沒做。
丟難題,保容易題,判斷準確。高考中有些題確實是頗有難度的,或者說相對於我們的能力而言是難了些。很可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卻依然毫無結果。有這個時間,多做一些其他題,或者把其他題做準確一些豈不更好?不要在難題上過久的滯留,那樣會得不償失。
抓緊時間,提高效率。說時間就是生命,能能過分了一些,但在考場上,真的是搶到時間便是搶到分了。當然這是所謂的“搶時間”還是要基於平時的基礎和訓練。平日裡多聽多想多做,臨考必定熟練迅速,遊刃有餘。這一點,想必大家都有體會。
有人說,高考選擇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是有用意的,不僅要考我們的智力、知識,也同時考研了我們的體力和心理素質。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心理素質對於一個人來說,其重要性不亞於能力。
不知大家是否愛看各種體育比賽,我對各種大型的體育比賽很感興趣,而我格外欣賞的是那些反敗為勝的勝利者。看著乒乓球運動員在失利的情況下,一分一分的往回追,不心慌、不著急、保持鎮定,在失利的情況下,仍然能超常發揮,直至取得最後的勝利,我佩服他們過硬的心理素質。我國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之所以世界聞名,令對手聞風喪膽,一度成為中國隊的頂樑柱,恐怕不僅僅在於她高超的技術,更重要的還是她的心理素質。在賽場上,鄧亞萍不管開場佔優還是失利,總能保持那麼旺盛的鬥志,從來沒有打亂了、打失常了的時候。她之所以贏,也就在於她什麼時候都不怕你,而你卻常常怕她。
沒錯,高考對誰來說都重要極了,誰不想考好一點,去報答師長,報答父母,報答所有關心自己愛自己的的人;但這些應該成為我們的動力,而不是壓力。如果因此而緊張擔心,導致發揮失常,是誰也不願見到的事。退一步想,以我們平時的實力,自己的基本功,對付考試的經驗,憑什麼不相信自己能考好,甚至超常發揮?最退一步,世上除了高考還有很多路可走,考不上的人千千萬,照樣可以幹一番事業。保持一顆平常心,平靜的看待高考,試試看,也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勞逸結合,學習好也要休息好
睡眠是人類生命運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減少睡眠延長學習時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最終可能是得不償失。
說的睡眠,有人會主張減少睡眠時間,以便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工作。對於這這觀點,科學家並不贊同。科學家皮埃爾說:“沒有必要以犧牲睡眠來成為天才”對於極少數經歷特別旺盛者來說,適度減少睡眠時間也許能夠行得通,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適宜。不管怎樣,不可逆生理特點而行。
一般來說,兒童與少年每天須保證8小時的充足睡眠,以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成年人略微減少,每天須保證6小時左右的睡眠;而老年人每天睡4-5個小時就可以了。正因為生理特點的不同,老年人通常極少睡懶覺,而少年兒童卻幾乎都戀被窩。
減少睡眠時間的方法效用比較有限,最主要的還得從睡眠本身出發,看看怎樣才能提高這幾個小時之內的睡眠質量。
每個人都有一個生物鐘,他在個體的生活中不會輕易改變,所以找出自己的睡眠週期很有必要。找出週期的準確延續時間,就能更好的利用時間。
皮埃爾所提供的計算方法是這樣的:在每天帶規律性的時間裡人們都會有疲勞乏力的感覺。用一個禮拜的時間好好的記下自己感到疲勞的時間和兩個疲勞期的時間差,這樣會發現,每天的疲勞期幾乎發生在同一時候,而兩次疲勞的時間差也基本相同。
找準了自己的睡眠週期,就可以主動的把睡眠時間計劃在睡眠週期之內,而間隔期內絕對不要用於睡眠,那是自己的高效學習時段。這樣不但能使睡眠更加舒適,而且體力和精力可得以充分的恢復。
合理安排睡眠時間,從而使非睡眠時間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這從實際效果上看是節約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