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癇病的常用中藥配方

  癲癇俗稱“羊癇風”,那麼,有哪呢?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治療癲癇病的中藥配方,希望你喜歡!

  

  抑癇散***丸***

  對癲癇大發作伴有精神症狀者或精神運動性發作者有一定療效。其配方是:天麻330克、全蠍330克、丹蔘90克、當歸150克和硼砂90克。將前4種藥烘乾或烤乾後,與硼砂一起研成細末或製成蜜丸***以硃砂為衣***,每丸重9克。服用方法:抑癇散每次4.5克,每日3次;或抑癇丸每次1丸,每日3次。

  青黛散

  對部分癲癇大發作有較好的效果。其配方是:山藥180克、硼砂90克和青黛30克,三者混合均勻後即可服用。每次3克,每日3次。

  寧癇散

  對部分癲癇大發作的病人有效。其配方是:硃砂450克、硼砂450克、制香附900克、廣木香900克和川玉金900克。將諸藥研末混合後服用,每次1.8克,每日2次。

  白金丸

  對某些癲癇大發作病人有效。其配方是:廣鬱金120克、白礬120克。共研細末,薄荷湯泛丸。每次3~6克,熱湯或菖蒲湯送服,每日2~3次。

  癇症鎮心丸

  對精神性發作有效,用於大發作伴有精神症狀者。其配方包括:犀角150克、犀黃2.1克、川連9克、麥冬9克、茯苓21克、珠粉6克、棗仁30克、炙甘草3克、膽星15克、硃砂9克。將前幾種藥共研細末,膽星氧化,加蜂蜜為丸,硃砂為衣,每粒溼重1.2克。每次1丸,薑湯送服,每日2~3次。

  溫膽湯加減

  對癲癇精神症狀有一定療效。配方及用法是:半夏、茯苓各9克,陳皮、遠志、石菖蒲各4.5克,枳實、竹茹各6克,甘草3克。用水煎成200毫升,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早晚分服。也可簡化改用二陳丸,每次4.5克,每日2次,和白金丸***每次4.5克***共服。如體質虛弱,可採用白金丸與河車大造丸同服,每次各4.5克,每日2次。

  定癇丸加減

  對癲癇及癲癇性痴呆有一定療效。配法及用法:鉤藤60克、天麻15克、貝母30克、膽星30克、半夏30克、陳皮30克、茯苓30克、丹蔘15克、麥冬30克、菖蒲30克、遠志15克、全蠍15克、天蟲30克、琥珀15克、甘草15克,共研細末,用竹瀝薑汁和水泛丸,硃砂為衣,每次9克,每日2~3次。

  醫癇無雙丸、保元丹***丸***、朱黃抱龍丸、琥珀抱龍丸等成品丸藥,對緩解癲癇發作亦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