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方

  糖尿病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那麼能不能通過中醫的方法來治療糖尿病呢?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方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中醫治療糖尿病常用藥

  1、生地黃、麥冬、元參、丹蔘,葛根、知母,枳殼、黃連,甘草。水煎服,每日一劑。本方滋陰清熱、生津止渴。適用於2型糖尿病陰虛化熱型。

  2、泥鰍10條,幹荷葉3張,將泥鰍陰乾,去頭尾,燒灰,碾為細末,與幹荷葉研末同等量,每服10克,遇口渴再服。用治糖尿病。

  3、瓜皮,冬瓜皮,天花粉,加水煎服。用治糖尿病口渴、尿濁症。根粉,好大米,加水2碗煮粥,粥將成時加葛根粉,調勻成糊。

  4、紅參、天冬、牛膝,山茱萸、桃仁、紅花、枳實、菊花、枸杞、補骨脂。水煎服,每日一劑。本方具有益氣養陰、補腎活血的作用,適用於糖尿病腎病。

  5、葛根粉30克,好大米60克,加水2碗煮粥,粥將成時加葛根粉,調勻成糊,分2餐食用。用治糖尿病。

  6、太子參,川芎,麥冬、五味子、蘇梗、澤瀉,黃連、香附、香櫞、厚朴,每日一劑,水煎服。本方具有益氣養陰、益氣活血的作用。適用於糖尿病性心臟病。

  7、幹槐花30g或?鮮品50g、粳米50g,一同煮粥服用,適用於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腦卒中患者。槐花具有防治動脈硬化、預防腦卒中的作用。

  8、黃精、牡丹皮,赤芍,皁刺、秦艽、川斷、牛膝、狗脊,青黛,蜈蚣一條,共研末混勻,製成水丸。每次6克,每日3次。本方具有益氣養陰、活血通絡作用。適用於2型糖尿病合併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1、飢餓感

  由於體內的糖分被當做尿糖排出體外了,所以吃進去的東西不足以維持身體需要的熱量,導致患者總是出現飢餓感,於是大量的吃東西,但是還是感覺到飢腸轆轆,平時不怎麼吃甜食的人,也變得開始吃大量的甜食,出現了以上的症狀就需要考慮是不是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

  2、手腳麻痺發抖

  糖尿病人會經常出現手腳麻痺、手腳發抖、手指活動不靈及陣痛感、劇烈的神經炎性腳痛,下肢麻痺、腰痛,不想走路,夜間小腿抽筋、眼運動神經麻痺,重視和兩眼不一樣清楚,還有自律神經障礙等症狀。

  3、血壓高、尿液呈現發白

  糖尿病患者常常會無緣無故的感覺到疲勞,特別是上下樓的時候更是明顯,感冒的時候容易長癤瘡或血壓高,尿液呈現出白色,有甜酸的氣味,如果出現了以上的症狀,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就診,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比較好控制血糖,並且會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4、眼睛疲勞

  眼睛容易疲勞,視力急劇下降,看不清楚東西,站起來的時候眼前發黑,看東西模糊不清,眼睛忽然變成了近視,出現了老花眼等症狀,這是糖尿病會引起的視力障礙、視網膜出血、白內障、視力調節障礙等疾病的明顯表現。

  糖尿病的徵兆

  1、喜怒無常,脾氣暴躁。血糖異常時會感覺不舒服,可能變得更加暴躁。事實上,高血糖還可能出現抑鬱症狀,如覺得很累,不喜歡做事情,不想外出,只想睡覺。

  2、視物模糊。在糖尿病的早期階段,因為葡萄糖在眼睛積聚,暫時改變其形狀,導致眼睛不能聚焦。在血糖穩定下來後約六至八週,視物模糊症狀就會消失,眼睛也會自動調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的此症狀多不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3、傷口癒合慢。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導致身體自愈能力減弱。

  4、腳發麻。血糖濃度升高後,可能出現輕度神經損傷,引起雙腳麻木。

  5、更容易發生尿路和酵母菌感染。尿路和陰道糖水平升高將成為細菌和酵母感染的溫床,要警惕反覆感染。